曹立新
(浙江新世紀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 金華 322000)
審計工作對企業運營的影響較大,如果不能完成審計任務,就會對企業發展計劃的實施產生影響。為了更好地推進審計工作,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審計資源配置工作,調整審計管理方式,由此提高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企業應該明確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管理模式,清楚審計管理要點,創新管理方法,為企業開展業務活動提供基礎保障。
在運營期間,企業沒有及時將信息技術引入財務審計中。當下,由于工作數據暴漲,審計人員如果沒有運用信息化手段處理財務數據,將會在工作審核期間花費較多的時間,同時難以保證審計階段不會出現數據處理錯誤的情況。隨著審計工作任務量的增加,必須調整審計方式,借助信息系統開展審計工作。當下我國很多企業使用的財務核算系統不能滿足審計工作需求,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處理工作數據。財務核算系統軟件更新速度遲緩,無法在新系統出現后快速更換。很多企業在財務審計方面,沒有根據工作需要推進培訓活動。在職審計人員工作一段時間便出現懈怠的情況,沒有基于財務領域發展近況學習新的財務知識,對現代化審計方法的掌握不足,不能利用云計算等現代技術處理財務數據。當下,財務人員的知識不足以應對工作任務,專業基礎薄弱,無法合理應用軟件完成審計工作。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進程遲緩,沒有及時使用最新的信息化軟件推進審計工作,由此導致工作進展緩慢。審計工作仍然采用軟件與人員相互配合的方式,不能發揮設備在工作處理方面的價值,難以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1]。
審計計劃作為審計工作的執行依據,關系到審計工作的執行效果。基于過往企業在審計管理方面的表現,發現審計計劃制訂時便存在考慮不周的問題。
第一,企業管理人員沒有基于審計工作任務繁重的現狀,要求審計部門快速應用專業數據軟件。受制于工具,審計管理無法按照要求進行,不能快速獲取數據并進行分析,無法結合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當下由于管理工具較少,不能保證審計數據的安全性。部分企業使用數據軟件,但是軟件應用更新遲緩,容易出現重復審計、存在審計盲區等問題。
第二,從事審計計劃管理的工作者,必須清楚工作任務與自身承擔的職責。然而,很多企業在財務部門人員設置方面,沒有基于審計計劃管理需求,安排足夠多的人手,由于專業人才數量不足,無法按照規劃完成管理任務。企業沒有落實考核與監督任務,不能按照要求全程動態管控審計計劃。
信息化時代,數據海量增加,對企業審計部門提出了不小的挑戰。企業管理者必須意識到審計工作發生的轉變,充分發揮審計業務組織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快審計信息化發展速度。然而,審計業務組織部門沒有根據審計工作需求,轉變管理方法,仍然依托過往的管理模式,使審計工作受到部分因素影響,無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2]。
審計工作需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范、準則調整,由此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然而,當前審計業務組織部門沒有關注國家政策,不能及時根據新出臺的政策調整管理方式,對審計信息化管理模式創新關注度不高,不能提高審計管理水平。在業務處置方面,由于管理方式滯后,工作效率一直處在較低水平,不能有效管理審計業務。
信息化時代,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快速傳遞信息,有利于各部門快速獲取工作數據,也使審計人員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獲取工作所需的數據。在信息共享、數據交流的過程中,各項工作可以高速進行。然而,相關模式也存在一定風險,在應用審計數據庫期間,如果沒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可能出現數據遺失的情況,對審計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基于網絡會計模式分析企業審計工作,在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與應用等方面,受外部威脅,自身數據在使用中可能出現被盜或被篡改的情況。會計資料的準確度、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旦數據遺失,就會影響到企業對活動的控制,從而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基于審計工作需求分析,當前審計內部控制采用的方法并不合理。以人為控制作為數據管理主體,但人類控制能力有限,無法通過計算機操作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因此,需要快速淘汰以人為主的計算機控制方法,應該根據企業內部控制需求,依托內控軟件加以檢測。但是當下很多企業受制于技術,無法通過計算機監控軟件掌握企業內部環境狀況,不能快速鎖定并控制風險。審計人員應用信息技術后,對信息化應用缺乏正確的理解,盲目地推進審計管理工作,無法快速找到合適的管理方式。在此種情況下,審計管理不能做好數據安全控制工作,會影響企業的發展[3]。
企業需要快速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力度。企業審計部門人員需要清楚自身承擔的工作職責,合理應用信息技術,豐富審計手段,清楚審計要點,加大審計階段對工作成本的調控力度。企業管理者也應該意識到信息化建設在審計中的作用,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同時,選擇有效途徑控制成本,順利推進審計工作。為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數據處理與工作執行方面的價值,企業必須推進信息化基礎建設,在審計中應用信息化軟件,并關注軟件在實務中的情況。企業應逐步加大軟件開發力度,利用軟件功能為審計人員服務。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應該意識到創新審計管理方式,對自身財務工作開展的意義。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企業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企業管理者應該清楚自身在審計管理階段存在的問題,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企業應在審計軟件中增設審計聯網功能。在審計聯網后,整理工作案例,分析工作要點并調整活動方式,降低審計工作整體成本。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審計工作中,依托程序按照流程開展工作,工作人員只需要通過程序操作就可以完成審計任務。
在審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企業需要提高信息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程度。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先進技術與最新的軟件,處理審計工作,為審計工作高效進行提供技術支持。在內部審計管理創新期間,企業應該同步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使其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術和處理工作的能力。審計工作內容較多,在信息技術應用到審計領域后,審計工作者需要在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的前提下,強化軟件操作能力,可以借助現代技術推進審計工作。在審計信息化建設階段,企業需要設置審計崗位的工作指標,依托指標選拔人才并對在職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通過指標加以管控,發現審計管理人員在業務方面存在的短板,調整培訓方案,進行針對性培訓。在定期培訓的過程中,讓審計人員形成完善的專業知識體系,按照企業對審計工作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務。
企業需要清楚自身在審計方面的需求,為更好地完成審計任務,應該增強審計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從而高效推進審計工作。資源配置已成為企業快速完成審計任務的有效手段,企業需要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在日常業務活動運行中同步推進審計資源庫建設。企業應該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清楚自身發展方向的改變,基于信息化、網絡化方向推進審計工作。數據收集是審計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整理審計數據,分析相關數據,審計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為管理者掌握內部運行情況與作出活動決策提供依據,對企業強化內部控制有較大作用。審計部門開展工作時,企業管理者需要關注審計工作的開展情況,調整審計機構結構,優化人員架構,明確工作人員職責與任務,確保審計工作良性開展。在審計活動進行時,審計人員需要按照任務要求,調整技術方式,更好地依靠網絡平臺完成審計任務。
企業需要根據審計工作訴求,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建立數據庫,存儲審計工作數據。企業過往并沒有根據自身需求構建可以存儲大量數據的數據庫,這使審計人員難以高效處理工作信息。當下企業需要學習先進單位在審計管理方面的做法,建立審計管理數據庫,并投入大量的資金,確保審計工作的良好開展。
數據庫內應該包含審計結果及審計對象的具體信息,便于審計人員處理數據,滿足審計工作需求。審計部門應該圍繞工作要求,編制審計方案,確定審計工作的主要對象,了解審計活動可能持續的時間,結合多方面情況確定審計工作要點。審計工作內容較多,在信息技術應用到審計領域后,通過信息系統快速確定審計在不同環節的工作內容,明確各環節管理標準。各類審計工作均應在標準規范下進行,合理應用資源,為審計工作服務。在日常運行期間,企業需要對內部活動進行評估,從而快速發現工作存在的不足并調整,保證審計活動可以高效進行,為企業業務活動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企業通過創新審計管理模式,依托信息技術改變管理方法,借助審計數據庫為審計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助力。在審計管理階段,企業需要通過動態化管控模式,分析各類活動的開展情況,以更好完成審計管理任務。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人員可選擇實時監督與控制的方式,掌握工作數據,快速完善審計信息數據庫,便于審計人員分析數據、利用數據,靈活轉變管控方法,從而更好地完成審計任務。審計人員需要按照自身職責,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推進審計工作,確保審計工作達到質量要求。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企業需要明確信息技術對自身審計工作的幫助,還需要在審計信息化建設階段,發現信息技術帶來的隱患,調整管控方式,發揮信息技術的最大價值,在完成審計任務的同時規避技術風險。企業在審計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實現數據共享,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為審計人員開展活動提供有價值的數據。然而,信息技術應用也存在數據被竊取的隱患,審計工作者需要清楚信息技術應用在審計領域存在的危險,不斷拓寬應用渠道,依托合理方法加以控制,為企業可靠、安全運行提供保障。審計人員需要清楚自身在審計方面承擔的職責,嚴格按照流程規范操作,強化自己在工作過程中的風險意識,確保審計任務全面落實。審計工作者需要清楚當下審計階段存在的風險,靈活選擇方法控制風險源。審計人員需要整合會計信息,在信息運行階段設置防火墻,或者配合其他安全保障手段,增強信息在傳輸階段的安全性。審計人員應該基于審計需求,調整操作流程,規范審計操作行為,嚴格按照審計程序落實工作任務,降低審計風險。
審計活動的各環節均存在風險,為了更好地完成審計任務,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風險意識,在數據庫使用期間嚴格按照流程推進審計工作。企業使用網絡審計模式已經有一段時間,該模式為企業開展活動提供了便利。但是基于互聯網開放性特征,數據在共享階段存在被竊取或修改的風險。因此,企業需要在數據庫應用環節,加大內部控制力度。在審計過程中,計算機控制的主流方式給審計與其他工作的開展施加了不小的壓力。為保證審計管理良性開展,需要根據審計需求調整審計管理方法。企業審計人員作為審計工作的實施主體,需要明確審計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等,在創新審計管理方法的同時,形成風險管控意識,合理使用管理方法,完成審計任務并規避該環節的風險。
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復雜,企業必須清楚自身在運營方面承擔的壓力,推進內部改革、創新審計管理模式,由此提高自身財務管控能力,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更好地為企業各類運營活動服務。企業領導應該基于企業發展情況,編制管理方案,更新審計管理思想,基于信息技術制訂科學的管控方案,為審計管理工作開展提供資源保障,確保審計管理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