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晶
【摘 要】海報是一種應用歷史久遠的傳統平面媒介,19世紀末以來廣泛應用于電影、戲劇表演等文藝演出活動的宣傳推廣,主要以簡要醒目的文字表達、吸睛的圖像、精美的印刷來宣傳活動信息。移動互聯網時代,因信息高度集中、視覺吸引力強、發布便捷、可交互、有社交屬性等特點,海報這一平面媒介被新媒體運用到新聞宣傳工作中,形成了創新型的新聞海報產品,成為信息傳播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分析研究其特點和優勢、制作與傳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聞宣傳;新聞海報;媒體融合;新聞與社交
移動互聯網時代,主流媒體積極推動融合發展,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創新傳播方式。新聞海報因其發布即時性、視覺吸引力強、信息高度集中,同時具有社交屬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重大新聞報道、政務宣傳、重要時間節點等新聞宣傳方面。本文分析新聞海報的特點和優勢,以及優質新聞海報的制作,探究主流媒體利用新聞海報進行媒體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及可借鑒的經驗。
一、新聞海報的特點和優勢
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的新聞閱讀媒介以移動智能手機為主,獲取信息主要來自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且呈現“淺閱讀”的特點。這種閱讀習慣,要求新聞報道簡短、高效、有趣,新聞海報則兼具這些特點。
新聞海報一般包括新聞大標題、簡明扼要的新聞事實、新聞背景等文字信息,新聞主圖(插圖)、符號設計等圖像元素,以及媒體名稱標識、平臺二維碼等內容。
新聞海報是新聞報道的一種創新表達方式,它將新聞事實和數據、圖像、色彩、美學設計結合在一起,將信息繁多、內容復雜的新聞信息經過內容提煉和藝術化再加工,轉化為信息高度集中、視覺吸引力強、受眾易理解易接受的新聞信息,具有主題鮮明直觀、視覺吸引力強的優勢。
新聞海報還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能給受眾帶來不一樣的新聞閱讀體驗,滿足受眾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下獲取優質內容的心理需求。受眾被新聞海報傳遞的信息打動,會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微信群,或直接將其保存到手機、平板,并轉發至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使新聞海報在多個平臺上快捷傳播,很容易產生裂變式傳播效應,從而大大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力。
新聞海報雖然集內容精簡醒目、易于傳播等特點于一身,但并非適用于所有新聞報道。一般來說,新聞海報這種“即時發布、信息輕量化”的表現形式比較適用于突發新聞、重要節點類新聞、有視覺沖擊力的現場新聞、熱門話題新聞、獨特視角拍攝的圖片新聞、城市的建設更新等普遍受讀者關注的新聞內容。
二、新聞海報提升新聞報道傳播力的實踐與探索
由于新聞海報兼具直觀醒目傳遞新聞信息、創意設計靈活多變、傳播迅捷等特點,能有力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力。以右江日報社為例,其自2020年以來開始在新聞海報產品策劃上布局發力,并在不同場景的新聞報道中廣泛運用新聞海報。
(一)主題鮮明,信息簡要,即時發布,易引發共情
在信息爆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要想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新聞海報必須主題鮮明、內容簡要,能直擊受眾的“痛點”。優秀的新聞海報應讓受眾第一時間獲取核心信息,一般情況下,新聞海報的標題需體現新聞的創作主題,是新聞眼,它要求標題的文字簡明扼要、開門見山,或靈活有趣,滿足受眾好奇心,能助推受眾了解新聞事件的完整報道和相關信息,如果文案乏味、冗長,新聞海報則毫無特點。因此,新聞海報比較適合重點突出、情緒強烈、觀點清晰的新聞事件。這類信息往往也比較容易引起受眾的共鳴。
2022年2月初,疫情發生期間,一些自媒體為博取流量,未經求證便在社交平臺發布“2月6日晚百色即將封城”等不實消息,右江日報社第一時間利用新聞海報的形式及時做了澄清——海報以簽約攝影師拍攝的一張交警在百色高速出口執勤的實時照片做背景,配以“2月7日0時起,百色全域‘不進不出”的醒目標題及簡短說明文字,說明百色并非封城。這幅新聞海報內容簡練,新聞照片也極富感染力,在百色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發布后,一天之內閱讀量很快達到1.2萬+,很快就澄清了謠言,打消了公眾的疑慮和恐慌。
新聞海報創作也需要遵循“少即多”的設計理念,只體現最重要的信息,即核心信息,盡量做到刪繁就簡,圖文相輔,力求最高效傳遞新聞信息。
(二)文圖結合,相輔相成,凝聚共識,傳遞正能量
融媒體時代新聞產品形態十分豐富,想要在各具特色的創新表達中脫穎而出,獲得受眾的關注,有趣、直觀、醒目的視覺化表達非常重要。如果說新聞海報的主題是“骨骼”,海報中的新聞圖片、版式設計、色彩搭配等則是外在的“血肉”,只有這二者協調統一,新聞海報才能生動起來。
2022年2月初,右江日報社運用兩組實拍照片(畫面中顯眼位置均有鮮艷的黨旗,畫面內容為百色醫護人員采集核酸、黨員干部維持秩序、志愿者搬運物資等)組成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主圖,再通過簡單的底色 ,配以“疫情中守護我們的那道光”“戰‘疫一線黨旗紅”的醒目主題,這兩組海報被百色市各政務新媒體賬號廣泛轉載,廣大網民也積極轉發至朋友圈和微信群內,發揮了主流媒體在輿論引導方面的積極作用。而另一組《火力全開!百色奏響復工復產最強音》主題海報,以百色市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實拍照片為主圖,及時展示該市經濟復蘇的大好局面,并在百色新聞網微信公眾號、右江日報客戶端、百色新聞網微博等平臺獲得總計5.3萬次的瀏覽量。
在實踐中,主流媒體可利用新媒體平臺即時發布、不限篇幅、可裂變傳播等特點,通過發布系列海報、組圖海報等方式強化宣傳某一共同主題,達到凝聚共識、傳遞正能量的目的。
(三)表達形式多樣化,能交互,社交屬性強
如今,隨著受眾的喜好變化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海報的表達形式變化豐富,從單幅的平面海報,逐漸向多元場景拓展,發展出手繪插畫(漫畫)海報、長圖海報、九宮格海報、有聲海報、視頻海報、動效交互式海報等多種形式,可讓受眾在不同場景下產生沉浸式體驗,從而引起強烈共鳴,提升新聞宣傳的傳播力。
在新聞海報的視覺設計中,創作者可充分發揮創新能力,除了在主題立意、文字表達、版式設計上突破創新,還可嘗試融合運用圖片、視頻、聲音、色彩、動效、漫(插)畫等元素,以多樣變化的構圖方式、合理美觀的色彩搭配、主題鮮明的標題與富有個性的文字表達相輔相成,進行富有創意的新聞敘事、情緒刻畫。
2022年11月,右江日報社以“長圖海報+交互式H5”的形式創作了融媒體作品《音畫長卷|輝煌二十年 再啟新征程》,充分展示百色撤地設市20年來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成就,該融媒體作品在多個新媒體平臺同步發布,最終獲得了1.5萬+的閱讀量。
(四)立足內容,深耕創意
若想新聞海報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需要立足內容,深耕創意。創意在新聞海報中無所不在,除了鮮明的主題,沖擊力強的圖像設計、優秀的排版設計、靈活多變的字體設計、巧妙搭配的色彩,這些都需要創意。此外,柱形圖、折線圖、散點圖、餅圖、關系圖等數據可視化處理可以優化一些較復雜的數據和信息,融合運用到新聞海報生產中。
每年的百色兩會期間,右江日報社都會精心制作圖解兩會系列長圖海報,凝練概括《政府工作報告》里的重要數據,結合數據可視化處理,搭配相應的圖片符號和簡潔美觀的排版,將內容繁多、篇幅較長的工作報告濃縮成全是“干貨”的新聞海報,讓受眾能輕松讀懂、讀透報告內涵和精神。
截至目前,右江日報社已發布各種新聞海報300多張,內容涵蓋二十四節氣、百色兩會、重大新聞、重要節慶日等,通過一張張新聞海報,給予受眾新鮮、有趣、直接的新聞閱讀體驗。
三、新聞海報的發展趨勢及創新路徑
目前,新聞海報產品仍存在制作容易卻難出精品的尷尬處境,且新聞海報制作中審校出錯、內容侵權等各種風險也時有爆雷。要想制作出讓受眾喜歡、傳播力強的新聞海報產品,需要新聞策劃與寫作、創意設計等各方面的知識,也需要復合型專業人才、團隊和相關專業技術的支撐。
新聞海報產品要想推陳出新,要求創作者去思考新聞宣傳如何與海報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發展。結合一些優秀主流媒體的做法,或者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設置議題,超前策劃,緊跟熱點,讓海報“打頭陣”
內容未出,海報先行,讓海報成為受眾的消息源。通過增強議題設置,緊跟熱點來持續推出新聞海報產品,不僅能取得良好傳播效果,還可高效輸出媒體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價值內涵。
遇到好的新聞內容時,可以先以內容簡要、畫面吸睛的新聞海報“打頭陣”,后續及時跟進,推進圖文、視頻等形式的深度報道,最后還可通過新聞海報復盤整個新聞報道,形成傳播鏈的完整閉環。例如,新華社微博宣傳珠峰新“身高”的報道,先用包括測繪人員登峰的新聞照片、珠峰的新身高“8848.86米”等醒目標題的新聞海報展現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再通過微博微評、三分鐘視頻帶受眾了解珠峰高程是怎么算出來的,最后以深度報道《第一觀察 | 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身高”有何深意?》去挖掘測量珠峰新“身高”背后的重大意義。
(二)找準定位,持續輸出,專業化運營,打造自有IP品牌
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應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做新時代的輿論引導者;以用戶思維為導向,堅持做優質內容的生產者;巧立親民人設,堅持做接地氣的官方媒體;深耕移動互聯網領域,堅持做新技術的實踐者[1]。有了這樣一個清晰的定位,此后所有的新聞宣傳工作和平臺運營都應服從于這個定位。
主流媒體應打造自己的新聞海報IP品牌。具體而言,IP指代某一小說、漫畫、動漫、電影、游戲等文化創意領域的某一著名角色(群體)、吉祥物和潮玩手辦等,是有內容的文化產品;抽象來說,IP意指傳遞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意識形態和文化方面的內容,可以和受眾產生文化、思想、情感上的共鳴。新聞海報IP品牌可以說是二者的結合物,它既是指代一個創作團隊,也是這個團隊通過源源不斷的新聞海報產品來傳遞的新聞信息和價值觀,以及日久產生的品牌精神和品牌文化。當前,已有一些主流媒體開始創作新聞海報并成功打造了自己的IP品牌,如新華社的海報突擊隊、新華網的寶藏青年工作室、央視網的《小央畫話》欄目等,都是通過設置議題、緊跟社會熱點持續輸出新聞海報、漫畫產品,逐漸形成自己的IP品牌。
主流媒體如何打造自己的新聞海報IP品牌?筆者認為應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主流媒體要及時補充或培養全媒體人才,通過建立穩定、專業的團隊來打造自己的新聞海報IP品牌。目前,一些高校已經開設新媒體設計相關專業,有條件的主流媒體在發展新媒體新聞產品時,可與本地高校的相關院校合作,共同開發設計一些新媒體新聞產品,在建設人才隊伍時,應及時補充相關的全媒體技術型人才。另外,主流媒體可以在內部管理時,通過實行團隊制、工作室制,舉行內部比賽等方式,激發內部員工的創作動力,以干代訓,讓有創新能力、有融媒體作品創作能力的員工成為創新主力軍,生產出立意獨特、表現新穎的好作品。
(三)與新聞評論結合,突出鮮明的中心觀點
與文字相比,新聞海報的圖文并茂、創意化表達能讓觀點更加直觀鮮明,更能抓住人的眼球。針對社會熱點話題,新聞海報表達形式要多樣,可通過生動活潑的漫畫、富有創意的文字表達等形式來傳遞觀點、表達見解,這也是輿論引導的一種新思路。如央視網的《小央畫話》欄目,就曾針對少年兒童中流行的一些網絡爛梗的話題,創作了一組諷刺意味濃厚的新聞漫畫,與言辭懇切的新聞評論結合,犀利地指出網絡爛梗對少年兒童的危害,并提出鮮明的觀點——“我們無法物理隔絕孩子與網絡,只能做好網絡內容的凈化和篩選”。
(四)與受眾“共情”弘揚正能量,讓新聞更有力量、更有溫度
要想達到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新聞海報在選題策劃、創意立意、設計制作時就要最大限度地做到貼近受眾,與受眾“共情”,力求內容有思想、有溫度、有力度,創作出能打動人心的新聞產品。
地市級主流媒體可以從媒體自身定位出發,找準本地切口,從“熟悉的人、身邊的事”出發,滿足本地受眾的需求,制作深耕本地內容的新聞海報,更容易引發本地受眾的共情,從而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四、結語
在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將新技術與新聞報道內容完美融合到一起,是每一個新時代媒體人需不懈探索的任務。本文從分析媒體運用新聞海報這一產品形式,提升新聞傳播力的實踐及經驗中發現,主流媒體在新聞生產中應堅持“內容為本、創意為魂、交互為先”的原則,不斷探索新聞宣傳的創新表達方式,牢牢占據新聞宣傳的主陣地。潮
參考文獻
[1]陳麗丹,鄧海霞.移動互聯網時代主流媒體新聞短視頻生產策略:以《主播說聯播》為例[J].電視研究,2020(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