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麗 殷葉琳(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誕生于20 世紀70 年代,是現代醫療技術的重大科研成果。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機體老化、鈣質流失加速等問題,導致很多老年人都存在股骨頭壞死及骨折問題。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我國也引入了人工置換技術用于治療這類疾病。具體的操作方式就是將損壞的髖關節、股骨頭切除,利用人工制成模擬人體股骨頭關節的人工假體植入髖關節部位,重構受損部位。髖關節假體主要由鈦合金金屬材料、聚乙烯、骨水泥所構成,和人體的相容性很好,術后恢復一段時間,經過功能康復訓練后,患者可以自如行走,甚至都能忘記里面有人工假體的存在,但還是建議盡量不要劇烈運動。
術后需要注意患者的體位,仰臥時要將患肢抬高15°,足尖朝上,并于兩腿之間放置枕頭隔開,為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引起不適感,可以適當變換體位,從仰臥變為側臥,患肢再往上,并在患肢和健肢中間夾上厚枕頭。在坐位時,應當選擇高板凳,患肢朝著前方伸直,坐下時需要先用雙手支撐軀體,身體朝后,將雙腿自然分開。如廁時要選擇坐便,不要使用蹲便。在病情允許下,患者可扶床站立,但是雙腿要分開,和肩膀同寬,腳尖超前。邁腿時,患者側腿不宜上抬過高,鍛煉時抬腿不能超過腰線。在穿鞋時,不要彎腰或蹲下穿鞋,應當由護理人員或是家屬幫患者穿鞋。
患者主要為老年人,這類人群的新陳代謝很慢,且皮膚缺乏彈性。因為術后需要臥床一段時間,容易出現褥瘡。為了避免褥瘡的發生,應當保持床鋪清潔,定期協助患者翻身,翻身時按照前文所述的要點來注意患者的體位。翻身后對患者的受壓部適當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還可以使用氣墊緩解局部受壓問題。
術后需要為患者補充營養,為患者選擇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的食物,可適當選擇鈣劑或維生素片,但最好是多吃牛奶、雞蛋、海帶、雞鴨魚蝦和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進行食補,防止骨質疏松,促進骨愈合。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并發癥和術后護理工作存在一定關系,如果護理不當就會增加各類并發癥的發生率,如人工髖關節脫位、靜脈血栓、感染等。為避免這些并發癥,需要在護理中加強防護。為預防人工髖關節脫位,在護理時要嚴格注意患肢的體位,患肢髖關節應避免過度彎曲和超過身體中線的內收。
預防靜脈血栓患肢需穿彈力襪,同時在麻醉復蘇后就可在床上進行自動或被動的活動,患側先不要活動髖關節,可活動腳趾、腳腕,健側可抬腿、蹬腿,患側主要以腳部活動為主,患者家屬還可以對患者進行下肢及足部按摩,由遠心端向近心端按摩。
預防感染患者本身就是身體孱弱的老年人,加上一段時間的臥床,缺乏運動,導致身體更加虛弱,機體抵抗力減弱,容易引起呼吸道和泌尿系統感染。應指導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時可以霧化吸入。每天保持一定的飲水量,并做好會陰部位的清潔,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功能康復訓練的要點就是循序漸進。術后在醫生的建議下,可坐起或下地行走。但無論是站立、臥位、下坐等動作都需要遵守前文提到的體位注意要點。
臥位時在患者麻醉消失后,患側部位先屈伸腳踝,用力摒一摒大腿的肌肉,整個腿不彎曲地向上抬,護士及患者家屬可以對患者患側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肌肉及關節僵直,健側下肢可以做抬腿、伸腿等活動。
坐位時雙手后撐逐漸下坐,坐在高椅上,坐位時可以活動膝關節。但不可久坐,最好每次坐位不要超過1 個小時。在坐位時上身盡量往后靠,從坐位站起時要用雙手支撐,或是借助拐杖等支撐物。術后鍛煉主要還是以臥位、立位和行走訓練為主。
立位時行走時,目視前方,雙手將助行器提起,向前放下,先邁出患肢再邁出健肢,步伐不宜過大,以不超過助行器的一半為宜,逐步增加步數;注意轉彎時不能原地大角度轉彎,要小碎步慢慢轉彎,否則容易脫位;助行器行走時,重心要靠前,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家屬需要在后面做好防護。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內旋,以免脫位。下蹲的動作在術后盡量要不做,如廁時也要用比較高的坐便器,沐浴時最好準備個高凳子坐著沐浴。不要盤腿,也不要蹺二郎腿,能爬坡。在日?;顒訒r,患者要避免髖關節呈內收的姿勢,平時也盡量減少患側的負重。同時避免增加關節負荷的運動,如體重增加、長時間行走和跑步等劇烈運動。
術后3 個月以內下床需要他人協助,患者要移動到床邊,先把健肢離床,之后患側保持外展的姿態,輕緩地將患肢放到地上。上床時則正好相反,需要先把患肢放到床上,并用手撐著,上身盡量向后仰,再逐漸抬上健肢。當患者可以自主下床,患者雙手撐著床,以臀部為軸心,將自己移動到床邊,再借助拐杖等支撐物下床。
最開始行走時要借助助行器、雙拐,不要著急棄拐,等到沒有跛行、沒有痛感時才建議棄拐。在棄拐后也推薦拄手杖行走,走路時注意地面,不要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上下樓梯需要借助拐杖,一手扶著拐杖,一手扶著樓梯扶手,拐杖先上臺階,再邁健肢,然后患肢跟進,下樓則相反。每上或下一節臺階都要休息一會。始終記得“好腿先上,壞腿先下”。
日常生活中,在術后早期階段穿褲子、穿鞋襪都應當讓家屬幫忙,穿褲子時注意先穿患側再穿健側,在脫褲時則相反。在后期可以自己穿鞋時要坐在凳子上,再通過長柄鞋拔子輔助穿鞋,不要彎腰穿。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術后的康復仍需很長一段時間,這期間需要做好體位護理、皮膚護理、營養護理、并發癥預防護理等,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開展功能鍛煉。在可以棄拐行走后,也需要注意不要做一些動作,并且每年定期復查,如果出現疼痛或是肢體短縮等問題,就需要就醫檢查,看是否存在人工假體脫位、損壞等問題,并根據醫學影像觀察結果確定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