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華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關注也由單一的分數向綜合素質提升轉變。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體育教學對兒童身體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這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適時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育。基于此,本文以當今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作為立足點,對初中生積極參與中學體育教學的策略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主動參與;教學;策略
在如今的教育之中,體育教學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在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之中時,就需要得到老師的引導與幫助。教學中,老師可依據學生學習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可對教學知識進行適當拓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可借助于各種教學方式。在這些教學方式中,可利用所查詢的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革新,這都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學習,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和教師的師生關系。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各種教學方式的輔助對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方式,還要借助有效的資源來促進學生學習。
一、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重要性
一方面,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積極參與能力,能夠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性,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與要求,既符合素質教育發展方向,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參與熱情和學習意識。初中時期正是塑造學生的最好階段,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性可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與綜合素質的發展。體育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有所不同,體育教學中主要通過非智力因素的應用,激發學生智力與思維,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與全面發展。
另一方面,初中體育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性,可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分為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兩大類。主動學習主要表現為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獨立地學習知識,并通過自學獲取知識。區別于主動學習的被動學習,主要表現為學生受外界環境影響,如教師的苛求、父母的促使等等,迫于此而進行知識學習,在學習態度上主要表現為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就可以了,對學習意義認識不足。由此看來,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具有更大的學習效果,因此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整體質量。最后,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能力,培養出終身體育理念和積極參與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興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性,可以幫助他們建立終身學習觀念并取得長期進步。
二、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在倡導素質教育模式下,初中體育的重要作用不斷突顯出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是提升初中生身心素質的重要保障。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初中體育教學師資水平存在差異。一些學校初中體育教師缺乏專業體育教學能力,認為單純通過課程培訓、專題講座等方式來提升教學能力。面對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們在訓練過程中積極、主動、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地開拓思路、積極地把訓練活動的內容納入到實際課堂教學之中。而有一些教師對于新課改教學觀念理解得不準確和不透徹,以為課程內容簡單調整就能滿足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對新課改的目的與方向有一個科學的理解,并從學生本身在課堂上表現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以此來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我國體育教學始終堅持由教師主導、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如何統籌處理學生主體地位與老師主導作用,同樣需要著重研究。為了使這兩種角色協調地發展和前進,就必須創造一個真誠、信任、融洽的師生互動交流環境,讓初中體育教學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出優秀人才。此外,初中體育教學在學生層面上進行剖析,其主要問題是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興趣,未建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而陷入被動接受和應付學習的局面中。其中的確存在著初中體育課程內容枯燥無味、流于形式、學生只機械模仿指定體育動作、純粹出于課程考試需要參與課堂互動等現象。針對這一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學生易出現抵觸情緒和學習熱情不足等問題,這一切均不利于初中學生體育熱情的發揮。
三、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
(一)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體育教學當中,教師過多地關注教學,缺乏對學生學習意愿的尊重,這最終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教師有必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策略來豐富體育課堂中的內容,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例如教師可將游戲性教學方式融入到體育課程當中,提高體育鍛煉趣味性,以適應學生體育學習需要。如老師可以以競賽的方式訓練學生跑步,但這種競賽并不需要具備很強的體力。在跑步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改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促進他們對體育鍛煉的了解,獲得更多的跑步技巧,提高體育學習興趣,并最終實現體育鍛煉目的。例如,老師在講解健美操動作的時候,首先可讓學生學習課本中分解出來的動作并熟悉其要領,教師還應對每一個動作都進行說明,使學生認識到健美操對于自身鍛煉的重要意義,增強學生實踐課堂中學習的主動性,確保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尊重學生發展的個性化特征。不同學生因身體素質存在差異,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若老師布置的運動強度太大,則會影響部分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尊重學生個性并針對學生的不同體質制定不同的方案。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都應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實際教學為出發點,創設相關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有所準備,使學生提前知道相關動作要領,能夠幫助其初步模仿動作,促進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應用層次教學的方法,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科學地安排他們進行體育訓練,發現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也可通過體育課堂中的小組討論來使學生了解課堂中所講述的體育動作要領,增強了學生間的溝通,提高對體育知識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積極與學生交流,激勵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學習自信。特別是女學生,正值青春期,對環境較為敏感,這將影響其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例如,當老師講解跨欄的時候,部分學生就怕過不了欄,被其他同學開玩笑。教師若沒有給予鼓勵,則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在體育練習中應積極地鼓勵學生,當學生練好動作后不管動作質量如何,均應給予鼓勵并指導練習,建立起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信心。教師也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心中所想,發現自身教學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以確保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握學生心理并根據學生心理開展課程,初中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階段,良好的體育運動將為其以后的生活學習帶來良好的影響。教師在體育課堂中應該多給學生解釋體育鍛煉的意義,轉變傳統學習觀念,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四)設計有趣的體育游戲
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們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不強,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奔跑、接力的形式進行。久而久之,學生們就容易失去興趣,參與的主動性變差。而學生主動參與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在他們身上的作用。學生參與度越高,鍛煉效果就越好,身體素質也能更好地提高。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老師應該轉變過去單一模式化教學的方式,更多地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為了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程度,中學體育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去設計一些有意思的體育游戲,把他們的想法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從而提升他們的榮譽感。在此期間,由于小游戲是由一個學生自己創造的,所以他們的參與熱情將得到顯著提高。
比如,在學期初,教師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組,每個組別輪流設計一個教學游戲。教師合理地安排時間,并結合新課教學內容來進行游戲方式的革新。比如,課程內容是關于羽毛球的,那么同學設計的游戲就包括熱身部分的接力賽,手持羽毛球拍,在拍子上放球,由體育館這一邊向另一邊奔跑,一次往返,進行接力賽等活動,來提高同學們對球拍熟悉的程度。另外,還設計了“邊拍邊走”的游戲,這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是兩人一組做發球訓練并試圖接球。該系列活動均以羽毛球為主題展開,既有競爭性又不缺乏趣味性,同學們表現出強烈的參與熱情。
(五)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教學過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大部分教師都習慣將自身教學目標作為切入點,對學生的集體課堂表現進行整體評價。但學生在實際學習能力與身體素質方面普遍存在著差距,泛泛的評價與建議無法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精準地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引導。若千篇一律,就會使一些學生學習成果不被認可,不利于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要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有針對性的引導、及時精準的評價與激勵,這些均有利于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差異化教學方式與多元評價體系能夠使本來就多動調皮的學生同樣獲得教師的認可,并引導他們形成正確、規范的習慣。主動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思考,有助于教師正確把握學生學習的需求與實際課堂教學的不足與缺陷,優化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新課改背景下使教學目標、知識體系及其他理論有效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實踐中去,使教師在恰當的點撥、啟發、合理的評價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壯的身體,還能為其全方位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要使學生能主動地、積極地投入體育教學,教師對課堂教學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改進和完善教學評價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和良好成才的前提下,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參考文獻】
[1]洪游京.實踐,合作——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明日,2021(7):1.
[2]安雨晴.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3):128.
[3]張泰源.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2):128.
[4]李富忠.談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