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睿
摘要:目的 分析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32例)與實驗組(32例)。兩組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并觀察和對比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兩組FEV1、FEV1pred%、PEFpred%均明顯改善,且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ROCC、MVV均明顯改善,且實驗組優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局部炎癥反應,緩解癥狀,促進肺功能改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肺功能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2],是一種變態反應炎癥。主要特征包括氣道慢性炎癥、氣道對多種刺激因素呈現高反應性、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以及隨著病程延長而導致的一系列氣道結構的變化及重構。哮喘所引起的臨床癥狀,根據輕重程度不同而不同[3~4]。其中,重度患者可引起端坐呼吸和出現三凹征,極危重可時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糖皮質激素是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必不可少的治療藥物[5~6]。但由于目前臨床糖皮質激素的劑型較多,包括注射劑、口服藥、霧化吸入以及鐵劑等。在治療療效及安全性上存在差異。同時,長期且大量吸入糖皮質激素會增加感染風險[7~8],引起鼻竇炎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32例)與實驗組(32例)。參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37~77歲,平均(57.15±2.14)歲;病程1~7年,平均(4.05±1.02)年。實驗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35~78歲,平均(56.57±2.63)歲;病程1~8年,平均(4.51±1.0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常規治療:口服潑尼松5 mg/次,每日2次;口服氨茶堿片0.2 g/次,每日2次;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次,每日3次。實驗組實施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療:霧化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次,每日3次;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次,每日3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FEV1(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pred%(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EFpred%(呼氣流速峰值占預計值的百分比)。
(2)利用淺快呼吸法[9~10]測定兩組ROCC、MVV。
(3)比較兩組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急性發作次數減少或沒有;有效,臨床癥狀改善,急性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或病情惡化[11]。
(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肺功能均明顯改善,且實驗組肺功能指標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ROCC、MVV比較
治療后,兩組ROCC、MVV均明顯改善,且實驗組ROCC、MVV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療效及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出現1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3%;參照組出現惡心嘔吐3例,皮疹2例,失眠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2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支氣管哮喘病因還不清楚,現在多認為與遺傳以及環境因素有關[12~13]。哮喘是一種具有多基因遺傳傾向的疾病,具有家族聚集現象,親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近年來,利用點陣單核苷酸多態性基因分型技術已經鑒定了多個哮喘易感基因。但是,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發病與否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環境因素包括變應原性因素,如室內變應原(塵螨、家養寵物、蟑螂),室外變應原(花粉、草粉),職業性變應原(油漆、活性染料),食物(魚、蝦、蛋類、牛奶),藥物(阿司匹林、抗生素);非變應原性因素,如大氣污染、吸煙、運動、肥胖等。如果支氣管哮喘發作時不積極治療或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哮喘持續性發作,病情就會比較重,容易發生呼吸驟停和呼吸衰竭。并且,由于排氣困難,肺泡內壓力急劇升高,可導致肺泡破裂,形成氣胸;或肺泡氣體通過破潰的肺組織,進入縱隔組織,形成縱隔氣腫。此外,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容易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增加支氣管炎發生風險。隨著病情的進展,而逐步發展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影響患者生命質量。支氣管哮喘如果是在急性發作期,癥狀不嚴重時可以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等藥物,以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癥狀。對于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可通過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在支氣管哮喘的緩解期,可服用氨茶堿緩釋片等藥物防止哮喘發作。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遠離容易過敏的物質,如避免接觸粉塵、動物的毛發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FEV1、FEV1pred%、PEFpred%均明顯改善,且實驗組FEV1、FEV1pred%、PEFpred%優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ROCC、MVV均明顯改善,且實驗組ROCC、MVV優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參照組的71.8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出現1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3%;參照組出現惡心嘔吐3例,皮疹2例,失眠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21.8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提示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的療效更好,且安全性更高。潑尼松屬于中效的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消炎殺菌、免疫抑制等作用,可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同時,還具有比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防止或者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延遲過敏反應,減少免疫細胞數目,抑制細胞因子的合成與釋放。但長期應用潑尼松易引起不良反應,如消化道潰瘍、血糖增高,骨質疏松以及庫興氏綜合征等。布地奈德屬腎上腺皮質激素藥,與潑尼松的作用基本相同,但藥效起效更快,作用更強、更持久[14~15]。布地奈德還是一種吸入式糖皮質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氣道,更利于抑制早期支氣管痙攣及氣道高反應性,且無全身糖皮質激素較多的副作用,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局部炎癥反應,緩解癥狀,促進肺功能改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趙雪華.不同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急性發作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2023,16(11):27-30.
[2] 高建龍,魯月,姚虹.間歇性使用布地奈德對5歲以下輕度支氣管哮喘患兒的哮喘長期控制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22,29(24):12-14.
[3] 馮孝強,李亞梅,張春艷.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合玉屏風顆粒對支氣管哮喘患兒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22,51(23):2643-2647.
[4] 劉小菁,陳艷艷,薛白麗.不同劑量布地奈德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療效比較[J].中國藥業,2022,31(14):95-98.
[5] 程雪嬌.布地奈德氣霧劑聯合孟魯司特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觀察及安全性評價[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14):57-60.
[6] 張柳梅,肖元發.小劑量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2,15(12):81-83.
[7] 楊濱濱,宋文濤.大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哮喘急性發作的臨床效果及對患兒IL-1β、IL-6水平與NLRP3 mRNA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04):89-91.
[8] 王秀麗.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法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31):122-124.
[9] 李光輝,陳曉雙.高劑量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兒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16):2989-2991.
[10] 丁亞楠,吳華杰,劉瑤,羅建峰,楊文敏,李娜,崔佳欣.脾氨肽聯合布地奈德對小兒支氣管哮喘癥狀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21,33(04):85-89.
[11] 劉濤.小劑量布地奈德聯合茶堿治療老年哮喘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0):7-9.
[12] 陳翠林,馮軍軍.大劑量布地奈德對哮喘急性發作患兒哮喘癥狀控制時間及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7):2937-2939.
[13] 林偉軍,胡麗婭,呂聰聰.小劑量布地奈德對兒童支氣管哮喘血漿皮質醇水平的作用[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25):74-77.
[14] 陶佳.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01):143-145.
[15] 程靜輝.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小兒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