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琦
內容摘要: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深入推進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等履職平臺建設,通過代表作用發揮,更好地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新時代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目前,全國范圍內“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方興未艾,但在建設標準、活動方式和內容、工作機制等方面不盡一致,突出問題導向,總結分析實踐中存在的困惑并予以回應,有利于為促進“人大代表之家”建設良性發展提供可復制的經驗,也有利于更好地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之家”建設;工作機制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代表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群眾路線在人大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大優勢和特色。近年來,甘肅省平涼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不斷探索創新代表履職平臺,持續加強和規范“人大代表之家”建設,豐富和發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平涼人大實踐。本文試以平涼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為例,就通過“人大代表之家”功能作用發揮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作以探析。
平涼實踐:“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為代表更好地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搭建平臺,也為在人大工作中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了載體
2021年11月印發的《中共中央關于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指出,“各機關、各部門、各方面要為代表履職提供支持和保障,使各級人大代表成為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使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深入推進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等履職平臺建設,使之成為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民意窗‘連心橋,成為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載體”。
在鄉鎮層面及農村村組和街道層面及基層社區,或獨立或分片設立“人大代表之家”(或代表工作站、代表聯絡站、代表聯絡室),組織代表學習交流思想,討論研究調研報告、議案及建議、批評、意見,接待選民和人民群眾,向選民報告履職情況,聽取有關方面工作匯報提出問題和意見等,為代表提供一個便于在閉會期間履職的載體或平臺,通過各地實踐證明這是拓展代表履職空間、提升代表素質、增強代表工作實效等行之有效的舉措。平涼市自2014年以來,明確任務、嚴格標準,整合資源、全面推進,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累計建成“人大代表之家”471個,已成為展示民主的窗口、聯系群眾的橋梁、服務發展的載體、基層治理的平臺、人大工作的陣地,以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
(一)聚焦“能參與”“真參與”,創優機制建“家”。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關鍵是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真正深入下去、取得實際效果。代表主體作用發揮的如何,一定程度上與代表有沒有聯系群眾、聯系的好不好緊密相關。平涼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功能實用、便捷高效、貼近群眾的原則,對照發展需要和群眾期盼,指導各鄉鎮街道人大整合資源、因地制宜推動代表聯絡向基層延伸,在不斷優化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布局和建設的同時,始終把創優工作機制作為推動“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環節來抓,不斷健全完善“‘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人民群眾”聯動工作機制,組織廣大代表進“家”開展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引導廣大群眾進“家”反映問題、傾吐訴求、提出建議,讓“代表之家”不僅是人大代表的“家”,更是群眾的“家”。
平涼市涇川縣人大常委會創優代表日常管理機制,制定代表之家“六不少”履職量化標準,出臺縣鄉人大代表履職激勵和約束退出辦法,從學習培訓、出席會議、代表活動、聯系選民、樹立形象五個方面制定考核評分細則,實行年度履職積分管理。推進代表履職檔案規范化建設,制定縣人大代表履職檔案規范化管理辦法,堅持“一年一表、一人一檔”,統一制作涵蓋代表基本信息、參加履職活動、年度獎勵懲戒等七個方面的制式代表履職檔案,準確記錄反映代表履職實效,并作為代表連任的重要依據,有效提升了代表職務意識、增強了履職自覺。平涼市靜寧縣城川鎮人大主席團深入開展“三亮三帶頭”(即:亮代表身份和承諾,帶頭履職擔當;亮代表之家牌子和陣地,帶頭服務群眾;亮代表述評和業績,帶動創新實干)活動,積極打造選民接待“集智慧”、設崗定責“亮承諾”、雙聯機制“暢溝通”三大載體,并通過推行“進行一次視察活動、開展一次政策宣講、參加一次整治行動、提出一個意見建議、創建一個先進典型”的“五個一”行動,使代表在“家”內履職可觸可感,使人民群眾對人大代表可親可信。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真正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貫徹落實到了基層治理的各個方面,使履行代表職責、發揮代表作用成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讓人民群眾對“家門口”的民主政治增加了更多的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二)聚焦“接地氣”“察民情”,創新方式活“家”。民主法治是當今世界政治文明的時代標識和價值導向。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衡量標尺,也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訴求。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履行代表職能,是創立和辦好“人大代表之家”的根本所在。平涼市堅持把“人大代表之家”建在群眾家門口,積極推動“站、家、點”實現“大門常開”,吸引代表進“家”、入“站”、蹲“點”,熱情接待群眾說事找“茬”,及時收集群眾的好建議、“金點子”,通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實打實”解難,推動代表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聽取和反映群眾的呼聲期盼,既有效架起了吸納民意、匯聚民智的橋梁紐帶,打通了人大代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最后一公里”,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人大就在身邊,在群眾心中形成了“有事找代表”的強烈身份認同,又很好地實現了社情民意從“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充分體現了尊重民意、發揚民主,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平涼市崆峒區東關街道寶塔社區“人大代表之家”緊扣“力相合、心相通、情相融”多方聯動服務理念,圍繞“代表全面參與、網格全部覆蓋、工作形成閉環、服務打破距離”的工作目標,組建人大代表民情巡訪員、民意接待員“兩員”隊伍,特色開展“上街辦公行動”,定期開展選民接待活動;結合網格化管理布局,將人大代表嵌入網格當中,探索出了“走訪—核查—調研—解決—反饋”的“五步走”閉環履職模式,通過“固定+移動”“集中+分散”等形式,以“零距離互動、面對面座談、心貼心協調、實打實辦事”為工作著力點,組織代表開展“問癥”“問需”“問計”三問走訪11次、“小區夜話”“民意接待日”活動5次,社區兩委及網格員入戶核查相關問題62條,集中力量協調解決網格微實事、民生關鍵事62件,人大代表情系民生建諍言、辦好建議惠民生的良性循環模式逐步形成。平涼市靈臺縣蒲窩鎮、百里鎮城市社區依托“逢四說事”“板凳課堂”“樹下議事會”等平臺,把“代表接待選民日”的工作現場搬到村社和社區一線,組織轄區居民群眾說事、議事、決事,通過意見建議閉環辦理機制協調解決居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揪心事煩心事,既有效架起了人大代表與居民群眾的“連心橋”,又通過“說事”紓解了民怨,讓居民群眾感覺到有地方說話,說了有人聽,有事能解決,增進了社會和諧。
(三)聚焦“惠民生”“促發展”,激發動能強“家”。代表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進行活動和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歸根到底都是在于真實地了解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訴求,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其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而這又回歸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人大工作一貫的、明確的要求上,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推動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平涼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設作為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的有效平臺和載體,在反映和推動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問題解決的同時,有效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平涼市崆峒區東關街道寶塔社區“人大代表之家”根據建議辦理的急緩、難易程度,建立“陰晴雨雪”四個等級清單(即“晴時送清涼,急辦易辦當天辦;陰天有暖意,可辦協辦當周清;雨天有助力,能辦難辦雙周結;雪天有溫情,盼辦愁辦當月解”),積極開展“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惠民生”活動。同時,選擇切口小、關聯廣、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用心用情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目前共接待選民16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1條,認領居民微心愿12個,推動解決了東臺等行路難、排污難、吃水難、如廁難、照明難民生實事14件。平涼市靈臺縣人大常委會創新組織形式,按照“依托特長建小組、發揮優勢盡職責”的原則和“把代表小組建在產業鏈上、把代表力量聚在產業鏈上、把代表作用發揮在產業鏈上”的思路,創新開展了組建專業型、功能型代表小組的“1+2”靈臺模式,把代表作用發揮凝聚在了產業鏈、服務鏈、監督鏈上。在縣級層面組建了5個專業型代表小組和3個產業課題小組。鄉鎮層面組建牛、果、菜、勞務產業和鄉村治理等功能型代表小組19個,讓代表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和優勢,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和事項上開展調研視察,實施法律和工作監督,進一步深化了履職實效。2022年以來,專業型代表小組圍繞縣人大常委會、縣人大專門委員會監督計劃開展視察、調研等活動15場次,各功能型代表小組開展產業技能培訓、政策法規宣講、環境衛生整治、矛盾糾紛調處等活動80多場次,有效助推改革發展、帶領群眾致富。
回顧平涼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發展歷程,我們在進行有益探索的同時,也積累了一些體會和經驗。一是必須堅持黨對“人大代表之家”工作的領導。“人大代表之家”活動順利有效開展,黨委重視和支持是關鍵。必須堅定不移地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宣講進“家”,突出“黨建+人大代表之家”新舉措,始終保持代表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二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代表職能作用發揮,使社情民意表達和反映的渠道更加暢通,對人民群眾的脈搏把握更加精準,更好地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真正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三是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動問題解決中助力發展。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人大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鮮明主題,也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人大代表之家”開展活動,要始終堅持把引導和支持代表在熟知的領域、熟悉的行業,緊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方向、著重點,主動領責、勇于擔責作為切入點,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努力從制度上、法律上、政策上推動解決百姓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發展之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甘肅人大實踐目標,全面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水平
縱觀平涼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現狀,雖然有成效,但與全過程人民民主視野下代表工作新要求新特點相比,還存在個別“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標準不高,硬件設施和場地條件不能滿足代表活動需求,經費保障水平不夠平衡;部分代表主體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一些基層代表對閉會期間開展活動認識不足,參與代表之家履職活動不夠經常;代表活動與中心工作結合不夠緊密,針對性不強,活動實效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今后應在總結繼承以往好做法好經驗的基礎上,守正創新,全面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水平。
(一)堅持“高標準”,在提升建設質量上下功夫。要按照因地制宜、集約高效、就近就便的原則,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人大代表之家”建設,使之真正成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想來、能來、常來的“家”。
一要全面提質增效。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設作為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平臺,切實加強對“人大代表之家”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督導檢查,逐項進行查漏補缺,按照“黨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之家(工作站)+產業幫扶、居民服務、法律服務、教育服務、就業服務”模式,不斷加強“家”的軟硬件建設,確保已建成的“人大代表之家”全部達標、規范運行。要積極主動向同級黨委匯報工作,爭取黨委的重視和支持,形成“黨委高度重視、人大積極作為、政府全力配合”的工作合力,下決心解決人員力量不足、經費保障不到位等問題,提升代表工作整體水平。
二要加強制度建設。高度重視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人大代表之家”運行程序,統一制定代表學習培訓、聯系選民、向選民述職、接受監督、接待選民日、開展視察調研執法檢查、代表意見建議辦理、履職考勤考核等制度機制,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有規可循,進一步提升“人大代表之家”活動規范化水平。
三要創新建“家”方式。在對現有的“家”進行調整優化的基礎上,一方面推廣在代表人數較多的地方設立代表工作站的做法,延伸工作觸角;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術,結合“智慧人大”平臺建設,積極探索建設網上“人大代表之家”,以公眾號、微信群等社交軟件為載體,搭建代表網絡溝通交流平臺,實現“家”的實體、網上、掌上同步推進,為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真正做到代表履職“無死角”、聯系選民“零距離”。
(二)著眼“善作為”,在強化功能定位上下功夫。要緊盯“使代表之家成為宣傳黨中央精神的窗口,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履行法定職責的陣地,提升能力素質的平臺”這一目標要求,積極作為,善于作為,增強“家”的吸引力、凝聚力。
一要堅持政治建“家”。始終突出“人大代表之家”的政治屬性,在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組織集中培訓的基礎上,以“家”為單位開展常態化的履職學習、履職交流等活動,引導代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自覺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貫徹落實到代表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認真學習與履職密切相關的憲法法律知識,學習人大工作的特點、方式和程序,使代表在依法履職過程中明確“干什么、怎么干”,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
二要堅持調研“興”家。調查研究是代表依法履職和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與“必經程序”。要鼓勵支持人大代表用好用活“人大代表之家”平臺載體,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把代表“走出去”與將人民群眾“請進來”相結合,把開展專題調研和傾聽群眾意見建議相結合,把執行代表職務與發揮專業優勢相結合,做到“身到”“心到”,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進而通過法定程序推動問題解決,使“家”真正成為“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主陣地。
三要堅持活動“強”家。堅持把開展代表活動、保障代表履職作為“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組織代表經常就近就便參加“家”的活動,主動亮身份、亮職責、亮履職,不斷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要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進“家”議事、說事,積極探索開展眾事“民”商、民事“民”定、事務“民”管、成效“民”評等活動,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人大協商民主中的引導作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示范作用,為社會治理尋求到“最優解”和“民意最大公約數”,讓“人大代表之家”成為展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
(三)立足“求實效”,在發揮代表作用上下功夫。堅持以發揮代表作用為導向,進一步調動代表進“家”開展活動的積極性,豐富活動形式,拓展活動內容,積極支持和保障代表有效履職,增強代表活動實效。
一要規范活動促履職。縣鄉人大要指導幫助“人大代表之家”按年度精心制定活動計劃,按照“5+X”的模式,即在開展好學習培訓、接待選民、視察調研、民主監督、述職評議5類基礎性活動的同時,根據實際組織開展其他活動,著力提升代表活動規范化水平。要向代表大力宣傳“人大代表之家”的重要作用,科學設置一些合理、適度的量化指標,引導代表積極進“家”參與活動,增強代表履職的責任感。
二要圍繞中心助發展。緊緊圍繞基層中心工作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家”內活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與重點任務落實相結合、與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相結合,經常組織代表在“家”內聽取情況匯報,開展工作評議,提出意見建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代表作用發揮在產業鏈上的目標思路,動員人大代表立足本職崗位和專業特長,積極投身平涼市九大產業鏈建設和各項重點工作,在助推全市“3659”發展思路落實和“三基地兩區”建設中展現代表風采。
三要健全機制惠民生。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達,落實于人民意愿有效實現。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之家”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作用,健全完善代表反映人民群眾意見和訴求的受理、分析、處理、反饋機制,打造“意見征集—意見梳理—意見吸納—意見反饋”的閉環辦理模式,督促有關單位認真辦理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或者轉遞的群眾來信來訪,并將辦理結果及時向代表反饋,推動興辦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好事、實事,力求做到讓代表滿意、讓群眾滿意。
四要督查考核明責任。加強代表聯絡機構建設,強化業務培訓、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服務質量,有力有效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職務。嚴格督導檢查,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對“人大代表之家”運行情況定期不定期進行指導檢查,加強對考核結果的綜合運用,推動部署的各項工作落細落實。加強上下聯動,強化縱向溝通對接和橫向銜接協調,及時協商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問題、總結推廣實踐中的做法經驗,進一步形成協同用力、共同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
五要強化宣傳濃氛圍。建立代表履職先進典型宣傳激勵機制,在市縣媒體開設專欄,充分展示代表履職先進事跡,大力宣傳“人大代表之家”建設中的先進典型,總結推廣“人大代表之家”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全社會了解代表工作、支持人大工作。開展“人大代表之家”星級評選、優秀代表之家評比等活動,努力創造有利于代表發揮作用的工作環境,營造促進代表履職的良好氛圍,助推代表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