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洪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化教育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注重對小學語文信息化管理,了解當前語文課堂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現(xiàn)全面化的課堂教學研究,可以增強整體課堂教學效果。閱讀可以直接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當前信息化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將閱讀知識遷移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鼓勵學生進行讀寫結合,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效果。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加以分析,希望提出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6-0155-03
閱讀體現(xiàn)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水平,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詳細講解知識,更要充分重視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行授課,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在這期間,教師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對學生學習的影響,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更有助于教師將學生引入具體的閱讀情境中,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體驗感。當前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要注重使用不同的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好的課堂學習體驗將直接影響學生對這門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小學語文教師想要保障其教學的效益,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就必須充分重視這一點。與此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通過對學生當前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基于實際開展評價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
1.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閱讀教學內容局限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講解教材的知識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也是學生在校園內接受系統(tǒng)閱讀教學指導的重要途徑,但是僅依靠教材進行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滿足部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會不可避免地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許多學生在課前就已經(jīng)閱讀了整本教材內容,導致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不在乎的情緒,也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所設計和開展的活動,需要以學生當前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前提,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適當延伸和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滿足。比如,通過群文閱讀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的同時,可以閱讀多篇文章,同時提高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在語文課堂閱讀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緊張性,這樣便能更好地避免由于閱讀文章單一性所帶來的教學問題。局限的閱讀教學內容不利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會讓學生的思維在閱讀過程中只是關注到某一部分,學不會從整體出發(fā)縱觀全局。
(2)閱讀教學形式單一
許多語文閱讀課堂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往往是根據(jù)以往的課堂教學課件,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文章的學習,相關的課件并沒有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調整,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容易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師的引導和指揮下開展課文知識的理解學習,學生失去了主動思考的機會,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加強對閱讀課堂教學形式的優(yōu)化管理,盡量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授課,在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堅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變換教學模式,多給予小學生學習的新鮮感,重視其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將能更好地保障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要教學目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形式,積極轉變自身角色進行教學,落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會更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與學生的日常相處和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語文閱讀學習意識,端正學生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
(3)閱讀缺乏遷移應用
目前的閱讀課堂教學,教師缺乏主動引導的意識,學生在學習閱讀課堂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太過于被動,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難以有效培養(yǎng)的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閱讀知識內容的遷移應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總體學習效果。許多教師只注重課堂知識內容的講解,通過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課內的文章,課堂中給學生安排了各樣的問題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此緊鑼密鼓的安排會直接導致學生產(chǎn)生學習抵觸情緒,不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的。新課改理念倡導緊密圍繞學生,重點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發(fā)展,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教師需要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證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并學會應用。
(4)閱讀課堂缺乏評價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常常會遭到忽視,這種忽視會導致學生的階段性學習得不到有效的評價和及時的反饋,其實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總結和反思的。許多教師由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課堂進度上,希望學生掌握閱讀文章的生字詞以及文章的寫作手法,而且關注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相關知識的掌握,忽略對學生的系統(tǒng)性評估,使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形式化嚴重,學生在得不到正視與認真對待的情況下,會越來越懈怠這門課程的學習。當前的課堂教學評價活動要立足于學生學習發(fā)展,評價的語言要具有多樣化。并且要結合每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教師也可以通過評價了解當前閱讀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當前課堂知識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接下來的閱讀課堂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完善原有的課堂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充分地發(fā)揮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輔助作用,學生會因為得到科學的評價而備受激勵,更愿意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活動中。
2.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1)注重閱讀教學內容擴展
語文閱讀不應該受到局限,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擴展,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單一的知識講解和灌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課外喜歡的閱讀讀本引入課堂中,通過群文閱讀等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多篇文章的共同閱讀,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多篇文章中尋找到文章寫作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真正地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從而在接下來的寫作訓練中幫助學生將積累的寫作素材在寫作中加以應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習《窮人》一課時,在本節(jié)課課后安排了小練筆,教師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理解文章安娜的情緒變化,通過文章中的心理描寫以及人物外貌和語言描寫,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使得文章更具有情感色彩,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閱讀課堂教學活動要引導學生主動學會思考,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堂問題提問,學生從自己的閱讀角度出發(fā),提出自己的疑惑,可以實現(xiàn)深度閱讀,更好地促進學生總體學習效果的提高。
(2)創(chuàng)新閱讀課堂教學形式
在目前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要注重閱讀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形式,只能讓教師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根本無法讓學生享受到科學合理的教學,既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入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手段,通過視頻以及音頻的形式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引入,打造更為直觀生動的高效語文閱讀課堂,以具有新意和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驅動學生進行學習,帶領學生層層深入課文中,將能有效幫助學生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學會知識的應用。
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對童話單元,學生學習的興趣非常高漲,教師在本節(jié)教學中可以通過通話故事視頻的引入,讓學生融入課堂學習中,有助于學生想象能力的發(fā)揮,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想象故事變化情節(ji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或者讓學生自主尋找自己所感興趣的童話讀本,促使學生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互融合。在本單元的寫作訓練過程中,學生也就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童話編寫的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童話編寫故事的要素,讓學生在編寫故事的過程中更有方向,寫作編寫結構更完整,實現(xiàn)對閱讀童話內容的遷移應用。教師也要及時給予學生寫作指導,回顧應用以往的課堂寫作教學方法指導,也可以結合自己通過閱讀所積累的各種寫作素材,小學生學會恰當?shù)貞玫綄懽鬟^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充實,也能使學生的童話編寫更具有合理性。
(3)關注學生閱讀遷移應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組織學生學會閱讀遷移應用,對學生閱讀核心素養(yǎng)能力要注重提升,以根據(jù)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幾大指標,逐一引導學生,逐步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并且讓學生在讀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對閱讀文本知識內容的積累分析,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較大的幫助意義。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多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會更有利于學生后續(xù)的語文閱讀學習和個人能力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一課時,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了解文章作者的故事,還可以提升學生對本篇文章的理解。通過對潤土形象的相關寫作語言的深入分析,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寫作手法。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學習作者魯迅先生的其他散文,比如《朝花夕拾》等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作者的寫作手法,感受文章作者的人物魅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對學生總體學習效果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注重學生閱讀課堂評估
教師在課堂教育過程中要及時開展教育評估管理,通過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監(jiān)督,了解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應用能力的監(jiān)督和管理,讓學生可以將閱讀知識應用于日常的寫作實踐中,更好地促進學生總體學習效果的提升,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這對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了較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和思維進行鼓勵和激發(fā),讓學生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主動進行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方式。
例如,在學習《慈母情深》一課時,在本節(jié)課學評估過程中,要了解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學生是否理解文章作者寫作手法,是否能夠理解對于母親外貌以及語言的各種寫作意圖,并且組織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進行練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回憶以往和母親之間的點滴細節(jié),并且用一段話寫出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這也就升華了文章主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學生總體的評估,通過對學生的練筆情況評價,提高學生寫作效果,可以結合學生課堂問題的反饋情況,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效果,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課堂教學也要鼓勵學生開展自我反思評價,讓學生對閱讀知識產(chǎn)生足夠興趣,促使學生閱讀素養(yǎng)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現(xiàn)代化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是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形成和綜合能力發(fā)展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形成對學生學習而言非常重要,是學生后續(xù)學習效率和質量提升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關注到學生的未來學習發(fā)展,組織學生通過多樣化的課堂知識學習學會對閱讀知識內容的積累,而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開展隨筆練習,通過文章閱讀與練筆相互結合,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應用,才能讓學生得到更科學有效的培養(yǎng),更大程度上保證其教學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溫亞文.不斷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4).
[2]任先國.略議強化小學語文教學與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
[3]白春花.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16(03).
[4]張春林.自主性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J].學苑教育,2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