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民眾消費升級為各地商業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業務量的不斷增長以及商業銀行的數字化金融轉型,對銀行方面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嘗試從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切入,針對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中涉及的風險以及相應的防控措施進行討論分析,提出從完善規章制度、健全組織機構以及加強個人貸款業務信息系統建設3個環節著手開展商業銀行內部的個人貸款業務風險防控實踐,以期推動商業銀行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業務風險;防控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50
[中圖分類號]F832.4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4-0152-03
0? ? ?引 言
得益于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民眾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的個人貸款業務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這給個人貸款業務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根據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公布的數據可知,個人貸款業務已經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態勢,就中行、平安、中信、招行等幾家銀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個人信貸余額的占比已趨近50%,并且信貸業務已經成為其經營利潤的主要來源。雖然個人貸款業務量的增加為商業銀行創造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但銀行方面由于缺少足夠的風險防控經驗,這部分業務的風險管理工作始終處于有待完善的階段。基于上述現狀,建議商業銀行應先明確風險表現,然后制定相應的干預管控措施,進而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1? ? ?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
客戶貸款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為銀行內部的個人貸款業務創造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并且數字化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實踐也提升了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辦理效率,但還是需要重視相關業務活動存在的風險隱患[1]。筆者主要從個人貸款業務的系統操作風險、系統審核風險以及系統技術風險3個環節分析個人貸款業務具體涉及的風險
隱患。
1.1? ?個人貸款業務的操作風險
目前,個人貸款業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舊存在業務系統操作不規范的問題。雖說個人貸款業務可以利用現有的業務監管系統進行有序把控、監督推進,但涉及具體環節的操作仍充滿隨意性[2]。這不僅會出現業務審批超時的問題,而且在具體的業務錄入及分析工作中也存在主觀性強的問題,最終造成貸款業務問題頻發的局面。需要明確的是,部分銀行業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懶、懈怠問題[3]。他們難以在第一時間完成具體的業務操作,并且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節點處理多項業務,無形中產生了工作壓力以及業務操作風險大幅度增加的問題,最終給這部分業務的有序開展埋下了諸多安全隱患。
1.2? ?個人貸款業務信息審核風險
新形勢下,數字技術在商業銀行內部運營管理中的應用有效推動了商業銀行運營管理效率提升,同時也提升了銀行工作人員處理相關貸款業務數據的效率。但也有客戶利用信息技術“粉飾”個人基本信息以及收入數據,進而影響銀行工作人員對于貸款提報數據的審批以及信用額度的授權[4]。還有個別銀行將主要精力放在貸款業務的成交量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自家經營利潤的穩定增長,于是將業務重心放到線上貸款業務的推廣審批上,但沒有給予客戶信息數據審核工作足夠的關注及重視。極少數銀行內部還存在不按流程進行審核的問題,只是存在被動放款、沒有重視款項使用情況。從本質上來說,這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與銀行未靈活運用數字化技術有關,最終造成了不良貸款頻繁發生的局面。
1.3? ?個人貸款業務的技術風險
在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之下,各地商業銀行都在嘗試將原有的貸款業務從線下轉移至線上,個人貸款業務的種類日漸呈現多元化、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基于銀行運營管理和開拓業務的角度分析,商業銀行通過更加簡便高效的貸款操作流程以及靈活多樣的貸款產品來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這將是其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工作重點。這一環節的探索實踐也會直接影響銀行的經營發展與盈利情況,但這方面的改革實踐也對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系統平臺的技術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標準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目前仍有少部分商業銀行的個人信貸業務系統不夠完善或存在系統功能缺失問題,其中要數線上業務審批系統在客戶信息采集環節的不準確、不嚴謹的問題最為典型。要想完善線上貸款業務審批以及對應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必然要在相關環節的改革實踐中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并且銀行方面也需要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于是大多數商業銀行只能作出被動維持現狀的決定。基于上述現狀,雖然商業銀行想要加強個人信貸風險信息處理、個人信貸業務風險識別以及風險監控等工作,但具體涉及的工作措施也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因此沒有辦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造成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技術風險的發生。
2? ? ?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風險原因
在梳理個人信貸風險表現的基礎上,商業銀行還應當有系統全面地認識相關風險問題的成因,這樣才能為后續優化改革措施的制定和落實打好基礎。
2.1? ?現行的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完善
全新的行業發展形勢下,仍有部分商業銀行存在個人貸款業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問題,并且影響到了相關業務活動的有序推進。就業務實踐案例分析,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基于業務流程的角度分析,仍舊有少部分商業銀行沿用舊的業務審批流程,并且沒有重視相關業務活動與數字化技術的有機融合。具體而言,針對具體的貸款業務操作流程并沒有設置操作時限,進而造成個別環節進度緩慢,影響了后續其他業務環節和其他業務活動的有序開展。基于業務內容的角度分析,在全新的行業發展形勢下,客戶的貸款需求也正在向著全新的角度發展,但商業銀行依舊在固守原有的業務操作流程,并且現行的管理規章制度也沒有辦法與業務操作模式相契合。在這一情況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個人貸款業務的操作失誤率一直居高不下,并且滋生了違規違法事件。從長遠來看,如果這部分問題得不到切實有效的解決,則商業銀行內部的個人貸款業務以及整體運營發展都將受到影響。基于銀行內部崗位設置的角度分析,雖說有部分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需要在全新的業務發展形勢之下改革現有的業務模式,但在應用移動互聯網或數字技術之后,并沒有根據個人信貸業務的崗位變化情況合理調配業務人員,最終造成了個人信貸業務系統操作權限不明確的問題,并且個別銀行內部還存在個人貸款業務交叉兼職操作的情況。如果這部分問題無法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那么商業銀行在出現個人貸款業務風險之后便難以追責到個人,還會影響商業銀行內部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
2.2? ?現行的風險監督機構缺少足夠的合理性
面對全新的工作形勢,仍舊有少部分商業銀行沒有針對個人貸款業務建立起完善的風險監督及管理機構,導致這部分業務的風險管理工作始終處于有待完善的階段。已經建立風險監督機構的銀行,在實際開展的監督管理工作中仍舊存在形式化的問題。由于監督機構通常受到總部或是分支機構領導的約束,其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反映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值得關注的是,還有少部分商業銀行存在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滯后的問題。目前,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在悄然發生,因此部分商業銀行始終沒有對于這方面的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及重視,與之相關的業務技能、風險管理意識培養也始終處于相對初級的狀態,最終影響風險監督機構人才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從個人層面來看,無論是基層業務員還是后續的風控管理人員,他們始終沒有樹立起科學、完備的風控意識,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利用過去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被動地完成自己需要負責的工作,并沒有為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防控提供足夠的
支持。
2.3? ?信息技術的應用實踐存在滯后性
現階段,雖說商業銀行正在積極推進業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實踐,并且正在嘗試從軟件以及硬件兩方面著手開展業務風險的監管改革,但具體涉及的探索實踐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基于軟件層面分析,目前有部分商業銀行正在嘗試搭建個人貸款業務信息管理系統,但由于缺少完備的技術資源,并且沒有結合當下的政策要求,管理系統的功能尚無法完全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進而影響銀行內部有關貸款業務活動的有序推進。基于硬件層面分析,由于商業銀行一直將工作重點放在軟件系統的開發上,并沒有對業務系統配套硬件設備的維護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硬件設備的運行狀態同樣也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最終影響各環節的有序推進。
3? ? ?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防控措施
3.1? ?著重推進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
現階段,商業銀行方面需要積極推動個人貸款業務的管理規章制度的優化調整,進而為這部分業務的風險防控監管打好基礎。首先,建議商業銀行積極推進內部貸款業務流程的優化調整。改革的重點在于理順有關手續的先后順序,進而明確相關手續的操作時效,以免因為業務順序顛倒或整體進度緩慢而影響其他環節業務活動的有序推進[5]。需要針對現行的業務流程以及對應的管理制度進行總結回顧,并且不能忽視相關環節暴露出的問題。其次,銀行方面還需要做好規章制度內容的總結梳理工作,既要確保各個環節的業務操作都能夠在制度的約束之內,又應當為相關業務活動的穩定、有序開展提供輔助及推動作用。最后,建議商業銀行從崗位設置的角度著手,實現對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的防范控制。重點在于依托數字化技術實現各業務流程的動態監管,并明確各崗位員工的業務管理系統操作權限。在此基礎上,需要在個人貸款業務環節按照專人專崗的工作原則設置工作崗位、理順崗位職能,進而避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不相容崗位的交叉兼職問題。即便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違規、風險事件,也需要確保能夠追責到個人,最終實現全方位的風險防控,保障商業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是制度的創新抑或針對特定事件的追責處置,懲罰當事人都不是目的。重點在于通過管理制度層面的改革創新以及推進落實來構造出全新的風險管理格局,進而在約束工作人員工作行為的基礎之上監督把控好商業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保障商業銀行正常
運轉。
3.2? ?著重推進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監管機構的優化調整
新形勢下,商業銀行需要注意推進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監督機構的優化調整,厘清有關業務活動的風險監管職責。在調整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監管機構的過程中要注意適當放權,進而保證監管機構能夠全方位參與各個環節的業務活動,實現整體監管效果。基于上述改革實踐,商業銀行還需要加強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實踐。重點在于按照引入與培訓齊頭并進的思路,對各環節細節工作進行優化調整,打造全新的監管格局[6]。具體需要選擇業務能力強、理論知識儲備豐富的復合型人才擔任風險監督員,并從人才引進環節著手為各項細節工作的創新改革注入新鮮血液。注意做好基層業務員以及風險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重點在于以細化考核指標與考核內容為前提,對員工實際工作行為進行必要的監督約束、表彰獎勵,進而引導員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與工作能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邀請專家對基層員工進行集中培訓的方式不斷革新其專業技能,提升其綜合素質,最終讓其為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風險防控打好基礎。
3.3? ?加大個人貸款業務管理系統的規范建設力度
商業銀行內部圍繞著個人貸款業務管理系統的建設實踐依舊存在明顯的技術性風險,因此銀行方面需要重視業務管理系統在軟件以及硬件方面的優化升級。軟件層面,具體需要基于現行的業務管理系統不斷推進功能、操作流程的優化調整,進而在滿足政策要求、客戶或是業務員使用需求的基礎之上保障相關貸款業務活動的順利推進。硬件層面,建議商業銀行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做好信息系統硬件設備的維護工作,并要求基層員工實時記錄、匯總有關硬件設備的使用動態。設備更新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商業銀行需要通過這方面的投入在內部建立起系統、科學、嚴謹、完善的業務管理系統,最終為各環節管理工作的落地實施打好基礎。由此著手,可以保持設備在最佳運行狀態,并從源頭避免相關環節的風險隱患。具體要求商業銀行內部的管理人員提升對業務管理系統規劃建設的重視程度,進而為各環節細節工作的落地實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設置專項資金的方式滿足這方面的設備更新升級需求,進而為有關細節工作的推進落實掃清障礙。
主要參考文獻
[1]郭大禹.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2022(30):37-40.
[2]杜王坤.后疫情時代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業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商論,2022(19):99-101.
[3]王楚煜.X銀行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管理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3-5.
[4]曹羽佳.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個人貸款業務風險控制流程優化研究[J].商訊,2022(16):72-75.
[5]馬藝文.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研究[J].商展經濟,2022(7):74-76.
[6]馮雅茹.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風險防范[J].全國流通經濟,2022(10):151-153.
[收稿日期]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