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霞
【摘? 要】初中化學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科學性學科之一,到初三學期學生才開始接觸化學,之前沒有任何化學基礎,所以大多數學生會感到十分吃力,會認為化學內容枯燥又復雜,從而不愿意學習。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觀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初中化學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根據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個人能力水平創設教學情境,結合生活實際組織學生科學探究,基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化學進度組織化學實驗。
【關鍵詞】初中階段;化學教育;學習興趣;教學激發
其實,如今社會之所以出現發展凝滯的現象,是因為缺少綜合性人才。初中化學作為基礎性學科,還是一門能夠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創新創造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是一門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學科。教育改革的深入讓化學教學得到了廣泛關注,初中化學教師不僅需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應關注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科學素養的培養。基于此,初中化學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如何改革化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實際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生活實際改革措施,發揮引領作用,指導學生科學探究。
一、情境教學——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積極融入學習活動、參與學習過程、感受學習氛圍、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愉快的學習情緒,在積極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提高大腦的活動效率,強化學習效果。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學生保持持久的認知驅動力,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聯系新知識和舊知識,幫助學生在積極的學習中構建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如“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對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進行學習和歸納,基于性質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參與二氧化碳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后分析自然界碳循環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研究二氧化碳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意義價值;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原理、實驗裝置、收集和檢驗方式,比較氧氣和二氧化碳制取裝置,找出兩者的異同點;憑借對二氧化碳概念性質的了解,分析二氧化碳的滅火原理,學會使用滅火器。
二氧化碳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之一,即便沒有學過化學,學生也會在生活經驗中了解到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只是對二氧化碳其他知識知之甚少。這樣來看,初中化學教師應盡量結合生活實際,根據“認識二氧化碳性質”這一目標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優化課程導入,教師講解與二氧化碳相關的故事:一名獵人左手牽狗,右手拿著火把,經過意大利那不勒斯山谷時,拿著燃燒火把的獵人平安無事,但狗死了。教師利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初步激發學生好奇心后,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研究”為主題,開展具體實驗。例如,將一瓶雪碧,猛烈搖晃后打開瓶蓋,此時學生可以看見雪碧冒出了大量的氣體。根據實驗現象進行推測,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教師接著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對二氧化碳的溶解性進行檢驗,組織學生觀察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的反應。使用情境教學方式創設出來的情境激勵學生不斷探索,學生會在驗證實驗時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保持理性思維融合觀察、思維、知識、智力、能力,積極思考探究,提升綜合水平。
二、探究教學——指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究
探究教學的最大作用就是改變傳統課堂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使學生對探究主題產生探究興趣,從而積極投入實際的探究活動,形成科學探究能力和素養。初中化學學科中落實探究教學,目的是保證學生在科學的探究活動中獲取化學知識。初中化學教師研究科學探究方式,根據教學現狀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將學生置于科學探究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在真正的科學探究活動中產生學習領悟。教師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創設科學探究性的教學情境,組織開展對科學探究性的實驗活動,設計科學探究性游戲。
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中“實驗證明紙中含有碳、氫元素”為例。教師教授之前提出問題:紙中是否含有碳、氫元素?怎樣才能證明?教學過程中教師梳理教學思路,根據問題做出假設:假設紙中存在碳、氫元素,假設紙中不存在碳、氫元素。如果紙中存在碳、氫元素,一旦紙燃燒,便很有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順著假設,設計實際的探究實驗。先準備可能用到的各類實驗用品,如火柴、小燒杯、石灰水、玻璃水、卷成桶狀的白紙。用火柴點燃白紙,用冷而干燥的小燒杯罩住正在燃燒的白紙。此時學生觀察燒杯內壁是否有水霧,記錄具體的實驗現象。轉過燒杯,將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燒杯并振蕩燒杯;或者用火柴點燃白紙,將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燒杯,再用沾有石灰水的燒杯直接罩住燃燒的白紙。也可以拿出一塊玻璃片,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在玻璃片上,再將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學生任意選擇實驗方式,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和記錄現象。驗證紙中含有碳、氫元素的依據是,燒杯內壁是否出現水霧;于燒杯內倒入石灰水,石灰水是否變得渾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燒杯內壁出現水霧,石灰水變得渾濁,則證明紙張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進一步證明紙中含有碳、氫元素。諸如此類的探究活動并不難,甚至相比其他方式比較簡單。只是使用此方式需要著重引導學生探究觀察,如此才能保持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才能在興趣的作用下探究學習,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培養學習技能和素養。
三、實驗教學——積極組織課堂實驗
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必須應用的教學方式,只有設計具體實驗并讓學生參與,學生才能因此產生興趣,有效地學習,增強實踐技能。但以往的實驗教學都是教師實驗,學生主要在觀察和從旁輔助。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化學教師不僅要組織演示實驗,還要將學生帶至專門的化學實驗室,突出學生主體,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自己實驗。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下“可燃物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為例。教師先教授并講解理論知識,進行“點燃一根蠟燭,觀察其燃燒”的演示實驗;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蠟燭上的火焰熄滅”這一問題,并總結歸納熄滅的原因。
課堂上,學生會基于知識學習和生活經驗積極表達交流,有學生認為蠟燭的火焰最簡單的可以用嘴吹滅;也可以用手和本子扇動,利用扇動時帶動的風讓火熄滅;或者用水打濕衣服、布等,將濕布蓋在蠟燭上,通過隔絕火源和可燃物讓火熄滅。也可以拿出一個深燒杯直接蓋在蠟燭上,通過耗盡燒杯內的火焰達到熄滅的目的;還有用水澆滅,用滅火器撲滅等方式。根據學生的結論,教師詢問學生,水和火存在什么樣的關系?通過蠟燭實驗可以發現,水可以讓火熄滅,用火烤冰則能使冰融化,那么水和火究竟存在怎樣的關系?常言道“水火不容”,此話是否絕對正確?以問題引入實驗,準備好相關實驗物品后進行具體的實驗教學。取出燒杯,于其內注入新開水;拿出提前準備的白磷,割下一小塊投入燒杯內,并使用薄銅片蓋住燒杯,致使燒杯里的氣體不外露。拿出小漏斗、一氧氣發生器,發生器的出氣導管末端裝上漏斗罩在白磷上,觀察通入氧氣后水中白磷的變化。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水中的白磷開始燃燒,這是因為其中有助燃氣體,且該物質達到了著火點。而這個實驗也說明,水火可以相容。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繼續提問“空氣是否可以滅火”“一定需要氧氣才能燃燒嗎”,學生繼續實驗,并得出結論,解釋實驗現象。
四、生活教學——結合生活實際優化教學
初三是畢業階段,此階段的學生承擔著極大的升學壓力,加重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生顯然難以對課程學習產生興趣;即使一開始對化學存有好奇的學生,也會因為繁忙的學業而失去學習欲望。但化學不僅是一門理工學科,還是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化學教學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完整的生活,聯系其他學科知識。
以“環境污染的防治”課程中“水的污染及其防治”為例。教師明確教學主題后設計教學任務,如“通過對生活實際的觀察搜集水污染的相關資料”。此時有學生搜集農藥化肥的污染,有學生搜集酸堿對河流湖泊的污染,還有重金屬的污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石油對海水的污染等。政府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加強對環境防治的監督。教師抓住機會繼續對學生提問:國家決定大力開發西部,而西部的開發離不開大型化工基地的建設。國家已經決定了建設大型化工基地的城市,只是還未曾確定具體的地點,已知確定建設化工基地的城市氣候干燥,經常刮西北風。待定的甲、乙、丙、丁四個地點分別位于該城市的不同方向,如果是你,請通過對西部地區城市地圖的分析,說明自己建設化工基地的具體方位,并說出這樣選擇的理由。學生互相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如甲地有便利的交通,有水路和陸路,所以可以選擇甲地。有學生認為不能只考慮交通,還應該考慮環境,不能將化工基地建在居民區,而乙地周邊空曠,離居民區較遠,應該選擇乙地。也有學生表示,西部地區城市的氣候很干燥,經常刮西北風,建設化工基地時應避免被風刮到,滿足條件的只有丁地。教師根據學生的意見做出評價。實施生活教學,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能讓學生加強對化學的認知,還能使其產生對應的情感。通過參加實踐活動,學生在不同形式的實踐中提升個人能力,形成社會責任感和核心素養。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習興趣能影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習知識的原因。缺乏興趣的學習并不能讓學生理解學科知識的本質,也不能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從種種情況來看,初中化學教師應當了解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學生的現實需求和興趣點,重新梳理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式,以不同的教學手段真正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其在興趣的驅動下理解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賈敏.探討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南北橋,2020(24):169.
[2]劉艷紅.初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中外交流,2021(6):1566.
[3]孫洪海.初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64):133-134.
[4]鮑翠玲.初中化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讀與寫,2021(15):203.
[5]李高船.芻議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新課程,2021(25):137.
[6]杜小春.初中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中),2021(10):88-89.
[7]史云霞.基于實驗導學下初中化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