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
摘 要 微課作為一種短小精悍的教學形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備一定的優勢。本文首先簡單介紹微課在教育領域興起的背景;接著闡述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然后結合《蘇州園林》的具體微課教學設計,分析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供多媒體素材和互動性體驗的優勢,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重要性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和交流的益處;最后總結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和對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強調繼續推廣微課的重要性。
關鍵詞 微課教學 初中語文 教學設計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設備的普及,微課逐漸被應用在教育領域。微課是一種短小精悍的教學形式,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將教育內容以小節或小片段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一文以其獨特的藝術觀點和細膩的描寫,為讀者展示了蘇州園林的美麗和魅力。通過對《蘇州園林》進行閱讀和分析,讀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蘇州園林的獨特之處及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就以《蘇州園林》為案例,論述教師應如何借助微課的形式,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園林的美景和文化內涵,并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園林藝術。
一、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提供多媒體素材和互動性體驗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需要對文學作品、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進行深入的探索,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因為時間和教材的局限性,難以為學生提供多樣的素材。而通過應用微課,教師可以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元素,為學生呈現更豐富、更具體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學習。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視頻,讓學生感受其獨特的美景和文化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該文化遺產。
微課還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教師單向傳授知識、學生單向接受知識,而微課的互動性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通過微課中的互動環節,學生可以回答問題、完成測驗、參與討論等。例如,在利用微課講解《蘇州園林》這樣的文學作品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互動問題,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表達個人觀點,促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發展。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微課與在線討論平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在微課的支持下,教師在教一篇文學作品時,可以通過音頻朗讀、畫面展示、配樂等方式,營造出文學作品的情感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主動性。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還可以使學生以小節或小片段的形式進行學習,即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腦、平板或手機等電子設備觀看微課,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課還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提供思考環節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例如,在教《蘇州園林》時,教師可以通過在微課中設置與園林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對園林文化的興趣,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思考。通過主動思考和互動參與,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學作品,同時促進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3.促進合作學習和交流
教師將微課與在線討論平臺、課堂互動結合,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學生可以在觀看微課的同時,與同伴進行討論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觀點和理解,并互相啟發、協作解決問題,以促進彼此對學習內容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時,學生通過微課與在線討論平臺,可以一起探討園林的美學特點、文化內涵等,通過集思廣益,共同構建對作品的理解。在微課中,教師還可以布置合作項目或小組任務,讓學生分組完成相關任務。具體地,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寫一份關于蘇州園林的小組研究報告。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學習不同的經驗,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二、以《蘇州園林》為例的微課教學設計
第一,引入微課激發興趣。教師使用一張精美的蘇州園林照片或一段關于蘇州園林的視頻,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同時引述葉圣陶先生對蘇州園林的贊美和評價,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園林的美感和獨特之處。
第二,介紹蘇州園林的背景。教師使用多媒體素材展示蘇州園林的美景和建筑特點,介紹蘇州園林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解釋蘇州園林的命名由來和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醒學生關注園林的文化意義。
第三,探究文化內涵。教師在課堂上分析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并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園林的特色,與學生一起解讀其文化內涵。
第四,互動討論與思考。教師在微課教學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蘇州園林與中國古代文化之間的聯系。教師在線上討論平臺或課堂中,組織學生就蘇州園林的美學特點、意象和情感表達展開互動交流,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第五,綜合思考與拓展。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蘇州園林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教師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延伸閱讀或觀看資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蘇州園林的相關知識和研究成果。
第六,創作體驗與表達。教師鼓勵學生以蘇州園林為靈感進行創作活動,如繪畫、寫作或設計園林模型等,并為其提供相關的創作指導和創作素材,以引導學生表達對蘇州園林的理解和情感。
第七,實地考察與實踐。教師安排實地考察活動,帶領學生參觀蘇州園林,讓他們親身體驗園林的美,并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和記錄,以及在園林中進行一些小組合作活動,如觀景討論等。
第八,反思與總結。教師結合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素材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讓學生進行個人反思和總結,引導學生思考對蘇州園林的理解和感悟有何改變和深化。教師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展示、演講或小組討論等形式,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和互動。
在以上微課教學設計中,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素材和互動性體驗深入了解蘇州園林的歷史背景、文化意義和建筑特色,并能夠通過視聽的享受和教師的引導,對蘇州園林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學生在上述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創作、實地考察和總結反思等方式深入了解和體驗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并培養批判性思維、創造性表達和團隊合作等能力。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社會快速發展,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而微課作為一種融合科技與教育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并成長為時代需要的人才。因此,我們需繼續推廣微課,促進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