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開展項目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結合知識內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高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研究和設計案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在分析和反思項目的過程中獲得多方位的發展。文章指出了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說明了高中語文項目式教學的原則,并分析了當前高中語文項目式教學存在的問題,詳細探究了通過項目式教學提高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閱讀;探究能力;項目式教學
作者簡介:趙世軍(1978—),男,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第一中學。
在高中語文項目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主題。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創新閱讀學習模式,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教師應重視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當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項目式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結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常見,但不論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還是項目式教學,都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高中語文教師只有科學分析存在的問題,并采用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才能真正促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項目式教學的融合,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在項目式教學中提高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一、當前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方面的問題分析
(一)閱讀時間相對少
在高中階段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難度比較大,日常學習任務相對繁重。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很難有時間自主開展課外閱讀。此外,部分學生存在應付考試的學習心態,并不重視課外閱讀。
(二)閱讀內容較隨意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很少開展閱讀指導工作。由于缺乏教師的指導,部分學生在選擇閱讀內容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常閱讀一些娛樂性的書籍。長此以往,學生就難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閱讀合適的內容,對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促進語文閱讀課程的有效開展,高中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精選文本,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
(三)不重視閱讀教學
受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部分教師不注重拓展閱讀教學,這影響了學生對閱讀的態度,導致學生對課外閱讀不夠重視。而由于閱讀文學作品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在學習任務相對繁重的情況下,部分學生更加不重視進行自主閱讀。教師若只指導學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識,不僅難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難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更難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教學方法有待優化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采用“一刀切”的教學形式,并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閱讀水平來開展教學,導致部分學生覺得閱讀課堂乏味、枯燥,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有部分教師不重視監督和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這也會對學生的閱讀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二、項目式教學的原則
(一)過程性原則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限制,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注重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不斷進行嘗試,幫助學生消化知識。這樣有助于深化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其充分感受項目式學習的樂趣。教師只有充分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才能將項目式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二)合作性原則
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語文基礎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開展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碰撞,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三、當前高中語文項目式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未能科學設計項目計劃
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探究項目,同時為學生預留出充足的項目探究時間。因此,教師要科學地設計好項目計劃和閱讀教學方案,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但在實際的項目教學中,部分教師未能科學設計項目式教學計劃,甚至將項目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混淆,導致項目式教學成為空有其表的活動,無法有效地指導學生,難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部分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項目式教學打破了傳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有助于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效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因此,項目式教學對于教師的專業素養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項目式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專業素養無法滿足項目式教學的開展要求;部分教師尚未深入理解項目式教學的內涵,未能將其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結合起來,導致項目式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還有部分教師雖然掌握了項目式教學的相關知識,嘗試將其融入學科教學中,但受到自身專業素養的限制,未能在閱讀教學中有效開展項目式教學。
(三)部分教師未能科學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
高中語文教師若想在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項目式教學法,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雖然組織學生進行了小組合作,但未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導致小組合作浮于表面,課堂效果無法達到預期。部分教師未能科學劃分小組,導致小組成員搭配不科學,學生之間無法形成互補,影響了項目式教學的效果。學生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存在個體差異性,他們可能在學習能力、認知思維、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在項目式教學中,教師如果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分組不科學,就會影響項目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此外,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主要根據小組整體情況進行指導,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影響了項目式教學的效果。
四、通過項目式教學提升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設計好項目式教學的方案
在項目式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一個好的項目式教學,其項目方案一定是環環相扣的。高中語文教師要優化項目方案,幫助學生將一個大的學習項目分解成幾個小問題,而后引導學生開展探究,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明確項目式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在項目式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明確項目主題,提出項目任務,使學生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主動進行項目式學習。
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通過項目式教學法,帶領學生學習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的中國革命傳統題材的課文時,可以在明確教學主題的前提下,要求學生自己編輯一本紅色作品集,進行項目式學習。對此,學生需要結合單元文本的特征,設計學習方案。首先,學生要搜集紅色人物,可參考課文《記念劉和珍君》和《為了忘卻的記念》,結合文章內容建立人物檔案。其次,學生要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深入分析,搜集相關圖片。再次,學生要做紅色報道,要借助課外閱讀材料以及網絡渠道等,深入了解報告文學的寫作手法。最后,學生要形成紅色作品集,將收集到的內容整理起來,編排目錄等,做好整理工作。通過這樣的項目式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鑒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
又如,高中語文教師在運用項目式教學法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針對人物關系、人物形象以及藝術表達等多個方面,為學生設計學習主題。以人物關系的學習主題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紅樓朋友圈”的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參考微信朋友圈的展示方式,呈現作品中人物之間的互動,展現人物的形象特質。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細化學習主題,幫助學生進行深入閱讀。通過這種項目式教學法,教師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從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選擇合適的項目式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通過設計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價值、目標、任務驅動的方式開展探究教學,以核心任務引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將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充分發揮出來,活躍學生的思維。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單元學習要求,為學生設計驅動性的學習任務,充分結合閱讀、寫作等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多方位發展。
例如,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包含五篇文章:《祝福》《裝在套子里的人》《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促織》《變形記(節選)》。這一單元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對人物語言的個性化特點以及小說的藝術價值進行探究。結合單元寫作任務的訓練點,教師可以設計項目式教學任務:對文本中的情境進行分析,對文本的內在邏輯進行審視。
在教學本單元內容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虛構與想象”作為主要的探討主題,設計項目任務:從情節、人物以及語言的角度,對小說的藝術表達效果進行分析,同時分析其中的一些情節,感受人物特色以及作者表達的對人性的思考。此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完成小小說的習作練習,在完成后與同學互相點評。
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問題支架落實項目式教學。對此,教師要結合核心任務,對學習任務單進行細化,設置問題支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這一單元的項目式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小說中超現實的虛構部分。借助問題支架,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積極開展項目式教學評價
在實際的項目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效果,積極開展過程性評價、自主評價以及總結性評價。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過程性評價。為了有效評價學生的項目式學習成果,教師要為學生設計過程性評價表,對學生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的錯誤以及失誤進行分析,引導學生了解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策略,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例如,在“吟誦青春”這一主題項目式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詩歌朗誦并編制青春詩歌朗誦合集。在進行過程性評價時,要注重對學生在朗誦中的輕重音、配樂以及節奏等進行評價,對朗誦過程進行綜合點評。
高中語文教師還要注重優化診斷性評價。教師要設計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評價,這樣有助于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仔細對比項目式教學和單篇閱讀教學,分析兩者的不同,找到正確的教學評價方式。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開展項目式教學,高中語文教師能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深入分析文本,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總結閱讀知識,避免進行碎片化的學習。但是,當前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項目式教學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結合閱讀教學經驗,在仔細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閱讀課堂,借助項目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吳昌潔.以項目學習方式推進語文“主題式課外閱讀”的研究[J].內蒙古教育,2020(18):117-118.
劉云生.項目學習:信息時代重要的學習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02(1):36-38.
胡佳怡.項目式學習的本質、模式與策略研究[J].今日教育,2016(4):47-49.
王思維.項目式學習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1.
陸娟娟.項目引領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啟迪與智慧(中),2020(8):34.
賈龍弟.項目介紹 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行動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20(合刊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