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蘩
近日,遼寧省丹東市教育局公開一則對人大代表《關于加強教師著裝儀容管理建議》的答復稱,教師群體統一穿著職業裝,將是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將積極推動教師穿著職業裝。事件引發熱議。贊同的人認為,教師穿統一的職業裝能提升教師團隊的整體形象,有利于教師對自己進行行為約束,也有利于社會及時監督。這種觀點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教師統一著裝沒有必要。
為什么有人建議教師要統一著裝?我想,一是疑慮或擔憂教師未統一著裝會影響教學效果,二是“部分教師在校著裝五花八門,穿著隨意,甚至是奇裝異服,打扮怪異,或者邋遢”,這有損教師整體形象,也不利于對學生的熏陶。
先說教學效果會不會受教師著裝影響的問題。事實上,如果教師的著裝在正常范圍內,那無論是簡約風還是走時尚路線,都不會影響教學效果。從實際來看,絕大多數老師的著裝并無異常,因而推廣教師統一著裝并無必要。當然,不可否認,有少部分教師著裝過于隨意甚至怪異,或者邋遢。對此,可以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著裝儀容“大方得體”的要求去規范管理,如有些學校明確要求“裙裝要過膝”等。也就是說,教師穿“奇裝異服”的問題,可由校方的教師管理工作來解決,沒必要大張旗鼓地通過教師統一著裝來解決。
再說教師統一穿著職業裝的推廣問題。丹東市教育局的回復稱“擬在著裝種類、數量、款式、資金來源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服裝的款式等問題好解決,問題是費用怎么辦?眾所周知,老師的總體數量比較大,而且服裝一年四季都不同,還存在衣服陳舊破損需要更換等問題,一句話,費用不少。這筆錢誰來出?老師還是財政?或者按比例分擔?無論何種,都是一筆額外的支出。
教育管理部門當然不能對有損教師整體形象的著裝問題放任不管,但藥方不是“統一著裝”。應在尊重個體的基礎上,依照相關法規,按照“大方得體”的標準去規范和要求。對違規者進行規勸說服;對屢教不改者,予以訓誡懲罰。這種解決方案,經濟實用。事實上,教師群體是一個道德修養和自我要求很高而且自律性較強的群體,只要引導、規范和要求到位,奇裝異服、打扮怪異和邋遢穿著等在“大方得體”規范之外的現象,是可以避免的。
規范教師著裝,并不等于一刀切地采用統一穿職業裝的做法。教師這一職業并不像警察、軍人等特殊職業需要國家嚴格規范地統一管理,也不像護士、服務員等職業,對著裝進行統一有便利工作的特殊需要。老師穿著不同的服裝,有利于展示教師的氣質與個性,還可以增加對學生的親和力。如果學生日復一日地面對著裝統一的教職員工,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
所以,教師群體的著裝,規范是必要也是可行的,但統一穿職業裝則是矯枉過正,并不可取。(指導教師:陳金華)
[簡評]文章標題以問句形式,引發讀者的探究欲望。開篇概述新聞內容后提出“教師統一著裝沒有必要”的觀點,然后從“教學效果會不會受教師著裝影響”和“推廣教師統一穿著職業裝”的費用問題兩個方面論證了自己的觀點。再對教師著裝應該規范但不宜“一刀切地采用統一穿職業裝的做法”進行闡述,邏輯性和思辨性強。文章觀點鮮明,論述周全、深入,有思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