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榮
【摘要】“五育融合”視域下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是一種綜合性教學模式,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介紹“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實施路徑設計,包括教師團隊建設、學科整合課程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學校與社會資源整合利用等.此外,本文還通過案例分析探討實踐活動的主題和內容、“五育融合”實踐、實踐效果及學生反饋,最后總結成功經驗與不足之處,提出對于物理跨學科實踐的啟示和建議.
【關鍵詞】“五育融合”;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因此,“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應運而生,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人才.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也需要與其他學科融合,實現跨學科教學.本文將結合實際案例,探討“五育融合”視域下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的實施路徑和經驗總結.
1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介紹和重要性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是指將知識、技能、體育、美育和品德教育相互融合,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教育理念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育并舉”的思想,旨在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人才.
“五育融合”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的學科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五育融合”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平衡和全面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五育融合”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更受企業和社會的青睞,更容易獲得成功.
2 實施路徑設計
2.1 教師團隊的建設與能力培養
教師是“五育融合”教育實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建設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實現“五育融合”教育的基礎和保障.一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對物理跨學科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學校還應該通過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組織參加學術會議等方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在教師培訓中,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除了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外,更需要注重實踐教學中的操作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可以組織實驗室實訓、教學觀摩等活動,幫助教師掌握實踐技能.第二,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五育融合”教育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因此在教師培養中,需要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創新教育研討會、編寫教育教學教材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創新水平.
2.2 學科整合的課程設計
為了實現初中物理的跨學科教學,需要設計具有學科整合特點的課程.在課程設計中,需要注重橫向整合、縱向整合和實踐教學等方面.橫向整合指將初中物理內容與數學、化學、生物等學科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促進不同學科間知識的交叉融合.縱向整合指將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大學物理進行整合,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科學發展歷程、探究科學問題等方式,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促進不同學科間知識的銜接.實踐教學是實現學科整合的重要途徑,需要設計具有實踐性的課程內容,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 在學習光學原理時,可以通過探究相機成像原理等方式將物理與數學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也可以引入化學方面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相機鏡頭中光學玻璃材料的制作方法等,從而促進化學與物理知識的整合.此外,可以組織學生設計和制作簡單的光學儀器,如望遠鏡或顯微鏡等,通過實踐掌握光學原理,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3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
案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并學會如何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第一個案例是“摩擦力的應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兩塊木板,讓學生放在地上并用力拉動,觀察木板之間摩擦力的變化情況.接著,讓學生探究如何減小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如加潤滑油、使用滑輪等.最后,引導學生思考摩擦力的應用,例如制作減震器、制動器等.
第二個案例是“電路設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電子元件,如電池、燈泡等,讓學生組成簡單的電路.然后,要求學生分析電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連接方式,并嘗試改變電路的參數,如電壓、電流等,觀察電路的變化情況.最后,讓學生思考電路的應用,如電子鐘、電子游戲等.
第三個案例是“光的折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透明物體,如水晶球、玻璃棱鏡等,讓學生觀察光線經過這些物體時的變化情況.通過實驗,讓學生探究折射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讓學生思考如何將其應用于實際問題,如制作望遠鏡、顯微鏡等.
2.4 學校與社會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學校與社會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是實現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和“五育融合”教育的重要支撐.學校可以積極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校外實踐、社會調查等,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此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與企業和機構的合作,并邀請相關專家來校授課或指導實驗,加強學校與社會資源的交流合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學校與社會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可以更好地拓寬教學渠道,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 案例分析
3.1 實踐活動的主題和內容
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為“太陽能利用”,旨在通過跨學科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太陽能的原理、應用以及轉化方式.該活動由物理教師和生物教師協作開展,主要內容包括太陽能的原理介紹、光合作用的探究和太陽能手機充電器的設計.
在該實踐活動中,物理教師通過課堂講解和實驗介紹太陽能的原理和應用.使學生了解到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是人類可以持續利用的能源之一.同時,還針對太陽能的應用進行講解,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等,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陽能的應用領域.生物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光合作用的講解,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原理.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光合作用的重要性,理解植物是如何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
3.2 實踐活動中的“五育融合”實踐
本次實踐活動采用了“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注重將知識、技能、體育、美育和品德教育相互融合,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方面,物理學和生物學兩個學科得到了完美結合.物理教師通過講解和實驗介紹太陽能的原理和應用,學生了解到太陽能的基本概念和應用領域.生物教師則對光合作用進行了詳細講解,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原理.通過這一系列的知識介紹和實驗研究,學生不僅掌握了太陽能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還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設計了太陽能手機充電器的原型.
在體育和美育的培養方面,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鍛煉了體育素質和團隊精神.學生分組進行研究,通過合作和互相協調,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在設計太陽能手機充電器時,學生也注意到美學設計的重要性,并運用多種美學手段,如色彩、形狀等,提高了自身審美素養.
3.3 實踐效果及學生反饋
本次跨學科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學生反饋.在知識方面,學生深入了解了太陽能的原理、應用和利用方式,并掌握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熱能以及生物質能的相關知識和實踐技能.通過物理和生物兩個學科的結合,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和理解了太陽能的重要性和可持續發展性.此外,在綜合素質方面,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美學素養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學生分組進行研究和探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以鍛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合作意識得以培養和形成.同時,學生在美學設計方面也有所提高,運用多種美學手段,如色彩、形狀等,提高了自身審美素養.學生給出了積極的反饋.這次跨學科實踐活動非常有意義,通過融合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還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學生也表示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跨學科實踐活動,讓學習更加有趣且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綜合素質.
4 經驗總結與啟示
4.1 成功經驗與不足之處
成功經驗有幾點.將物理學和生物學兩門學科進行融合,通過多角度的學科視角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陽能的應用和轉化方式.跨學科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同時也可以促進知識的交叉融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次實踐活動注重實踐操作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研究和產品設計.通過實踐操作,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太陽能的應用和轉化過程,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學生分組進行研究和探究時,團隊協作得到了更好的體現.學生通過相互協調和合作,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和優勢,共同完成任務并取得了良好成果.
不足之處也有幾點.在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角色仍然較為傳統,主要以講解和指導為主,缺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教師應更多地充當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引導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由于實踐環節時間較為緊張,學生有時無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在未來的實踐活動中,可以適當增加實踐操作時間,讓學生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次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主要采用了產品展示和小組討論等方式,評價過程中缺少了對個人表現的量化評價和反饋.在未來的實踐活動中,可以適當增加個人表現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積極性.
4.2 對于物理跨學科實踐的啟示和建議
通過本次物理跨學科實踐活動,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知識.在未來的實踐活動中,可以考慮融合更多的學科,促進知識的交叉融合.實踐操作在物理學等科目中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并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團隊協作是實踐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協調和合作能力.在未來的實踐活動中,可以增加多種形式的團隊協作任務,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5 結語
通過“五育融合”視域下的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和素質提高.從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了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審美素養等方面,并深入了解了太陽能的應用和轉化方式,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基礎.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充分發揮“五育融合”的優勢,注重跨學科整合和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全面學習的同時發掘自身潛能,培養綜合素質,助力其成長成為有價值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思瑩.“五育融合”視域下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的實施路徑與案例分析[J].中學物理,2023,41(06):6-8.
[2]張杰.素養導向下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策略探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3(02):119-121.
[3]孫玥.跨學科融合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1,38(11):13-14.
[4]陳誠.關于跨學科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求知導刊,2021(23):39-40.
[5]江正平.以初中物理為主體的跨學科整合教學素養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