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孫亞明
【摘要】教育的主旨是促進人的發展,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本文從人的發展角度出發,結合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物理學科的特點,對初中物理的教學方法進行討論分析,旨在尋求促進學生物理知識與能力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人的發展;教學方法
在《2022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中,進一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此,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在于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需要通過科學探究過程全面培養其綜合能力,凸顯物理課程的育人功能[1].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將已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這種方式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身心發展規律.因此,教師應該在已有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適應新形勢,充分考慮青春期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靈活運用多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滿足學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營造出積極的課堂氛圍.
1 根據人的發展規律性對物理教學的影響
人的發展主要包含了身體發展,心理發展和社會性發展,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點和規律,教學應該注重不同時期個體的特征,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狀態制定教學方案,充分考慮學生能力和認知局限,適時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根據每個學生在性格、生活經歷、興趣愛好、學習態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為了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和多樣化,教師應該具備發掘每個學生潛在優勢和獨特特質的能力,并針對地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而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可塑性,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從而激發其學習動機、調整其學習行為,并培養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其自我建構和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1].
2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必要性
在實際物理教學中,部分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手段單一,通常采用板書、課件和習題等方式進行單向傳授,忽視了實驗教學、科學探究和合作學習等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只注重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部分教師也容易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發展規律,導致教學千篇一律,限制學生創造力的發揮,難以促進其個性化發展.因此,改進教學方法已經勢在必行,需要采取更加綜合、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和課程改革的推進,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多元需求,充分考慮其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將教學重心逐漸向學生傾斜,促進其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發展.同時,新課標的實施要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也促使教師在教學方法、評價體系及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進.教師只有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3 結合人的發展規律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3.1 激發興趣,引導積極參與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興趣特點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例如通過生動的故事、實際的應用案例、有趣的實驗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物理學的世界,從而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例如 在講解電荷性質時,教師可以進行演示實驗,通過毛巾摩擦起電作用,讓塑料管和塑料繩相互排斥,使塑料繩懸浮于空中,像一個懸浮的章魚.初中學生由于強烈的好奇心,被實驗現象深深吸引,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知識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現,開發豐富的課堂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
3.2 循序漸進,注重邏輯順序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需求,遵循學習內容的邏輯順序,采用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序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逐步地吸收和掌握物理知識.教師應該全面分析和研究所授知識的邏輯順序,以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并使得學習難度在最適宜的范圍內.
例如 在“教授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教師應該先講解透鏡的性質和光的折射原理等基礎知識,然后再逐步引入凸透鏡成像規律等高階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入掌握該知識點.總之,初中物理教學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注重邏輯順序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也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3 啟發誘導,引導學生思考
初中學生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往往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獨立探究,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和“思考”.
例如 在講解定滑輪時,教師可以利用情景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讓學生參與實物觀察、比較、分析等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物理現象,并提出問題:“用什么工具可以持續提升物體?為什么需要這個工具?它的原理是什么?”通過啟發式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而探索出定滑輪的物理原理.同時,教師還應該介紹物理研究方法,如等效法、類比法等,讓學生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其它物理問題中.啟發式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從真實生活、自然環境等多個角度觀察和理解所學的內容,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
3.4 營造氛圍,全面關注學生
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不僅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理解物理世界,也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3].此外,物理教學還應該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個性品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物理知識,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倡導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和互動.同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通過積極鼓勵和關懷學生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此外,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個性化需求,并通過及時反饋和引導,幫助學生培養科學態度和人文情懷.總之,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3.5 小組合作,提升綜合能力
小組合作是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適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的教育實踐.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通過互相交流學習和合作來共同完成任務,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領導能力.因此,在小組合作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通過分享和討論來提高學習效果.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組內異質的原則劃分不同的小組,并提出明確的任務或具體問題,使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創新思維、汲取經驗.同時,教師可以鼓勵成績優秀或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向其他同學分享想法和思路,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凝聚力.通過這些方法,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4].
3.6 注重實驗,提倡探究學習
物理核心素養注重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開展探究性學習,旨在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對初中學生來說,探究性學習是打好物理基礎、深化物理思想的必要途徑.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探究性學習更注重學生的體驗感,讓學生親身經歷、感受探索的樂趣和艱辛.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真實情境出發,提出具體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并進行實驗,讓其在實踐中自行解決問題,從而內化物理知識和規律.最終提高他們的探究認知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應該注重實驗,提倡探究性學習,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尋求適合學生生活情境的探究性問題.
3.7 自主學習,強調學生主體
初中階段的學生貪玩好動,自制力較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啟發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其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學生身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歸納.
例如 在講解聲音的特性時,教師可以提問:“如何分辨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呢?”接著引導學生尋找答案,鼓勵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和探究性實驗等形式更深入地了解相關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此外,教師還應注意滲透學習方法,深入講解基礎性知識,鞏固拓展重難點知識,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8 結合生活,理論聯系實際
物理學科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密切相關,也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初中物理教學應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線,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并實際應用于生活和未來工作中.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將生活中的感性認識與課堂中物理規律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和理性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物理知識在工程技術、醫療衛生、新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從而讓學生明白所學物理知識的現實應用和社會意義.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拓寬視野,深入了解物理學的應用,還能夠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一步提高其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
4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學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師主導教育觀念,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并結合人的發展規律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初中物理教學方法與人的發展規律聯系如圖1所示.隨著物理課程標準的不斷更新,教師也需提高自身水平,以學生為中心,從多角度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0(06):25+10-781.
[3]張小紅,張克勇.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究[J].甘肅教育,2023(07):118-121.
[4]郝志賢.基于學生發展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淺析[J].中學課程輔導,2022(2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