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周華蓉


【摘要】? 目的? ? 探討基于保護動機理論護理在靜脈化療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方法? ?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2月秭歸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靜脈化療患者104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應(yīng)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chǔ)上應(yīng)用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護理,觀察2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 ? 干預后研究組HAMD-24評分和HAMA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干預后研究組軀體功能、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感染、嘔吐、乏力、腹瀉發(fā)生率均比對照組低(P<0.05)。結(jié)論? ? 靜脈化療患者給予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改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 靜脈化療;護理;基于保護動機理論;應(yīng)用效果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based on 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
Wang Rong, Zhou Huaro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igui County, Zigui,Hubei? 443600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ective motivation.Methods? ?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nurs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ective motivation.Results? ? After intervention,the HAMD-24 score and HAMA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material life,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vomiting,fatigue and diarrhea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heory of protective motivation is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dvers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Nurs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Applic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6-0014-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6.005
近幾年,全世界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均有增高趨勢,其具有較高的致死率,晚期患者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會對鄰近器官產(chǎn)生局部壓迫、侵犯,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患者每天和疾病抗爭身心消耗較大,同時機體的營養(yǎng)吸收能力降低,導致消瘦無力,免疫力低,需要長期臥床,無法自主活動,缺乏鍛煉,出現(xiàn)消極、悲觀、抑郁情緒,影響其康復[1]。綜合護理是較為成熟的一種護理模式,在各種疾病的應(yīng)用中均取得較好的效果。保護動機理論(PMT)是一種基于健康信念的模式,對其延伸擴展,強調(diào)個體威脅、應(yīng)對評估共同組成的保護動機,從而長期維持保護行為[2]。本研究旨在探討對靜脈化療患者應(yīng)用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綜合護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秭歸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靜脈化療患者104例,患者均為卵巢癌,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52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49.31±2.31)歲,臨床分期:18例Ⅲc期,27例Ⅲb期,7例Ⅱc期,病理分型:黏液腺癌26例,內(nèi)膜樣癌21例,漿液性癌5例。研究組52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49.41±2.11)歲,臨床分期:19例Ⅲc期,25例Ⅲb期,8例Ⅱc期,病理分型:黏液腺癌27例,內(nèi)膜樣癌19例,漿液性癌6例。納入標準:確診為卵巢癌患者,且符合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的臨床分期標準;簽訂知情同意書;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依從性好者;Karnofsky體力狀況(KPS)大于60分。排除標準:有精神病史者;身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伴其他惡性腫瘤;有全身性疾病;伴血液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項目已獲得醫(yī)學倫理會批準。
1.2? ? 方法? ? 2組均給予靜脈化療治療,對照組應(yīng)用常規(guī)護理,化療前幫助患者完善相關(guān)檢查,同時適當給予心理疏導,化療后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密切觀察有無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yīng),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處理。研究組在此基礎(chǔ)上應(yīng)用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進行應(yīng)對和危險評估,包含嚴重性、自我效能、易感性、反應(yīng)成本、外部受益、反應(yīng)效能、內(nèi)部受益7個維度,其中易感性和嚴重性在護理后第1個月進行,每次1 h;外部受益和內(nèi)部受益在護理后第2個月進行,每次1 h;反應(yīng)成本,反應(yīng)效能在護理后2~
6個月進行,每次半小時,每月1次。具體操作如下:(1)創(chuàng)建PMT干預小組。護士長為組長,6名護士為組員,組長定期進行培訓,保證小組成員均能熟練掌握PMT的相關(guān)操作技術(shù)、內(nèi)涵和要點。(2)易感性。明確指出影響患者不良反應(yīng)、生活質(zhì)量和認知的危險因素,通過案例分析強化患者對上述因素的認知,結(jié)合其文化程度、性格主動進行溝通交流,評估心理狀態(tài),給予個體化心理干預。化療前后靜注50 mg止吐劑,降低不良反應(yīng)(嘔吐、發(fā)熱)的發(fā)生率,化療期間需要觀察患者有無異常情況。(3)嚴重性。告知患者靜脈化療毒副作用對疾病轉(zhuǎn)歸和治療效果的影響,強化其對毒副作用的認知,并通過多種方式告知疾病相關(guān)知識,促使其關(guān)注自身疾病的變化情況。(4)外部受益。組織家屬會,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認知,使其能積極主動參與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提高對危險因素的重視程度,從而降低外部受益。同時可以要求優(yōu)秀的家庭護理成員對自身經(jīng)驗進行分享。(5)內(nèi)部受益。邀請自我管理行為良好的患者進行演講,使其他患者能明確強化自我管理能力、采納健康行為的必要性,同時創(chuàng)建病友交流會,鼓勵病友說出自身的疑惑,由主管醫(yī)師和護理人員進行指導,告知解決方法。(6)自我效能、反應(yīng)效能和反應(yīng)成本。通過隨訪掌握患者自我管理中遇到的阻礙和其整體情況,分析形成困難的原因,針對性進行干預,同時明確患者創(chuàng)建健康行為中的問題,幫助解決,針對表現(xiàn)較好的患者給予鼓勵。
1.3? ? 觀察指標? ? 觀察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不良情緒,通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24項(HAMD-24)評估抑郁情況,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估焦慮情況,均為5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低代表患者抑郁焦慮程度越輕。觀察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通過生活質(zhì)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進行評估,主要包含軀體功能、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百分制,分數(shù)與生活質(zhì)量呈正相關(guān)。觀察2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包含感染、嘔吐、乏力、腹瀉。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jié)果
2.1? ? 不良情緒? ? 2組干預前不良情緒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HAMD-24評分和HAMA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 生活質(zhì)量? ? 2組干預前生活質(zhì)量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軀體功能、物質(zhì)生活、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2.3? ? 不良反應(yīng)? ? 研究組感染、嘔吐、乏力、腹瀉發(fā)生率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3? ? 討論
腫瘤患者靜脈化療護理之所有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是因為抗腫瘤藥物的局部刺激性相對較大,不僅會將腫瘤細胞殺滅,還會對正常細胞形成較大的損傷,因此無論是靜脈用藥還是口服用藥,患者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yīng),降低患者的免疫力[3];另外,化療藥物給藥過程具有較高的技術(shù)要求,例如阿糖胞苷用藥時應(yīng)在3~5 s內(nèi)注完,藥物外滲會導致靜脈炎,因此需要密切觀察毒副反應(yīng)[4]。另一方面是腫瘤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因此會對患者的情緒造成影響,易產(chǎn)生消極悲觀情緒,從而無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據(jù)相關(guān)研究指出,腫瘤患者得知病情后其心理狀況通常有三種:第一種情緒型,感到悲觀絕望,恐懼;第二種信仰型,有迷信宗教或某種主張,不相信科學,精神需要寄托;第三種觀念型,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生愿望[5]。三種不同類型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不同,因此需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改善其不良情緒,提高治療效果[6]。
綜合護理是臨床中較為成熟的一種護理模式,以科學理論、護理診斷為基礎(chǔ),結(jié)合患者自身的康復潛力、能力和護理研究成果、診斷結(jié)果制定護理方案,已在較多疾病的護理中應(yīng)用,且價值獲得肯定[7]。保護動機理論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措施,認為保護動機是人們通過對危險和應(yīng)對評估之后形成的決策,一旦患者能意識到健康威脅較為嚴重,改變行為后有好處,且代價少,不良行為的內(nèi)外部回報少,有能力改變自身的不良行為時,個體的保護活動會呈最大化,利于疾病康復[8]。
本次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HAMD-24評分和HAMA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表明靜脈化療患者應(yīng)用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改善不良情緒,有利于治療、護理依從性的提高。由于癌癥治療時間長,易反復,因此患者、家屬均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多伴有不良情緒;加之化療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因此會降低治療、護理依從性,導致病情加重,延長治療時間[9]。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易感性和嚴重性的認知,分析內(nèi)外部受益情況,并通過和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弱化患者內(nèi)外部受益,使其明確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疾病轉(zhuǎn)歸;同時了解患者的真實心理感受,給予針對性疏導,提高其自我效能[10]。與此同時,PMT的綜合護理在化療前后均給予止吐劑,可以有效降低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11]。干預后研究組軀體功能、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感染、嘔吐、乏力、腹瀉發(fā)生率均比對照組低(P<0.05),表明PMT綜合護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是,PMT綜合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明確不良反應(yīng)對康復的影響,促使其形成自我保護動機,采取保護行為,明確保護行為對疾病恢復的有效性,從而堅持保護行為,加速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12]。
綜上所述,對靜脈化療患者應(yīng)用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綜合護理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改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 蔣麗瓊,劉娟娟,劉琪,等.保護動機理論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預警癥狀健康教育中的應(yīng)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8):4589-4592.
[2]? NTM KDK, AC LIGTAART-BEUKHOF,MD VAN DE WETERING Chemotherapy intravenously in children with cancer at home,the nurse practitioner makes it possible![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9,27(12):4389-4391.
[3]? ? 馮偉.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與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治療中的應(yīng)用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9,26(A01):321-323.
[4]? ? 范俊娟.惡性腫瘤患者化療間歇期PICC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S1):282-283.
[5]? SHIELDS C L,BAS Z,TADEPALLI S,et al.Long-term(20-year)real-world outcomes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chemoreduction)for retinoblastoma in 964 eyes of 554 patients at a single centre[J].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0,104(11):315572.
[6]? ? 吳冰,張柳柳,邾萍,等.乳腺癌患者對化療不良反應(yīng)的自我報告與護理記錄的一致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2):7-11.
[7]? ? 吳小青.PICC小組管理對惡性骨腫瘤化療患者置管護理質(zhì)量影響[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S1):265-267.
[8]? ? 陳紅娟,劉陽,宋晶晶.腫瘤患者應(yīng)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護理體會[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S1):285-286.
[9]? ? 朱建梅,強明珠,何科茗.基于積極心理學干預聯(lián)合PDCA循環(huán)法在化療期胃癌患者PICC護理中的應(yīng)用[J].廣東醫(yī)學,2019,40(17):115-119.
[10]? ? 施麗芳.優(yōu)質(zhì)護理理念對肺癌化療患者VAS疼痛評分,肺功能指標的影響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S1):203-205.
[11]? ?YAN L,H LIU,H LI,et al.The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adopting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and oral S-1 as a sequential therapy for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Medicine,2019,98(44):e17605.
[12]? ? 黃巧文.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在淋巴瘤化療患者中應(yīng)用和毒副作用發(fā)生率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S1):259-261.
(收稿日期: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