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蕓
【摘要】? 目的? ? 探討醫護一體化護理在老年患者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術的應用效果。方法? ? 選擇新泰市人民醫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間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術的老年患者1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行醫護一體化護理,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 ? 觀察組患者平均檢查時長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檢查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 老年患者在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術中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可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滿意度高。
【關鍵詞】? 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術;醫護一體化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6-0145-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6.047
消化內鏡檢查是目前診斷和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最直觀、廣泛和可靠的技術,在臨床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痛胃腸鏡已普及,有效改善了患者胃腸鏡檢查的感受[1],檢查診治在睡眠中完成,雖減輕了痛苦, 但需應用麻醉藥,還是侵入性操作,會出現過敏、嗆咳、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發生胃腸部穿孔、出血等各種意外事件。尤其老年患者因高齡、機體各項功能下降、合并基礎病較多,不適感會更強,致使操作時間較長,部分患者過度緊張導致情緒不穩定,若健康教育方法單一、護理項目不全面和不及時,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造成不可逆傷害。既往護理模式具有一定不足之處,如護理計劃隨意性較大、護理方式片面、部分護理人員專業知識缺乏等,均可能影響護理效果。為滿足臨床日益增長的護理服務需求,眾多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被不斷挖掘和優化,而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正是其中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2],本文將其用于老年患者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術中,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新泰市人民醫院行無痛胃腸鏡檢查術的老年患者1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76.9±5.6)歲。觀察組男47例,女33例;年齡63~82歲;平均年齡(76.7±5.4)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無胃腸鏡檢查禁忌證;(2)對本研究麻醉藥物無過敏史
1.2? ? 護理方法? ? (1)對照組:給予無痛胃腸鏡檢查術的常規護理。護士耐心指導患者胃腸道檢查注意事項,發放宣傳冊,解答患者疑問。胃腸鏡術前禁食6 h以上,詢問患者有無基礎疾病史,交代用藥注意事項,腸鏡檢查患者詢問腸道清潔情況。護士和醫生獨立工作,互不參與,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醫生,護士遵醫囑給予處理。(2)觀察組:在無痛胃腸鏡下檢查術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醫護一體化快速康復理念的護理管理模式。首先成立醫護一體化護理管理小組,由科主任和護士長各1名負責組織,護士長為組長,科主任為副組長,醫師(內鏡、麻醉醫師各2名)、病房責任護士4名,內鏡室護士2名,共12名組成。明確各組員的崗位職責,入組前進行綜合培訓。①流程制定及醫護小組人員培訓。流程步驟: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治療意義和檢查目的、消除顧慮,減少不良反應→醫生和護士術前評估→醫生和護士術中密切配合→醫生和護士術后共同查房評估患者情況,做好全面護理宣教。護士長負責全程質控督導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處理,科主任負責組織召開小組討論會,小組采取頭腦風暴法討論患者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風險因素,共同為患者制定個體化護理計劃,如患者體重對應用麻醉藥物量的影響,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重點等。術后與醫師共同查房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收集無痛胃腸鏡并發癥及不良后果相關文獻報道。②術前護理:入院2 h內評估患者有無基礎疾病史,如血壓、血糖、心肺功能情況;有無凝血功能障礙和重度貧血、有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是否存在內鏡檢查禁忌證等。評估患者認知能力、心理狀態, 如部分患者存在害羞、緊張、恐懼等心理,醫生和護士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對于較敏感的患者及時給予個體化心理撫慰。尤其是老年患者,選擇適合的護理宣教方式,可向其講述身邊檢查順利成功的病例,為患者及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特別是胃腸鏡檢查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詳細講解無痛胃腸鏡的優勢。醫護小組人員要向患者講明白在進行內鏡檢查過程中會出現的不適癥狀及應對方法,以最大限度減輕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的應激反應。在準備禁食及腸道清潔時,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出現心悸、出汗、體力不支等低血壓、低血糖癥狀,及時匯報醫生遵醫囑處理,伴有高血壓及心律失常等患者正常服藥。結合視頻全程檢查操作流程做好全面宣教,以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指導做深呼吸放松,轉移注意力,為檢查做好充分準備,提高檢查配合度。③術中護理: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體位,協助戴好咬口墊、松解衣領腰帶,做好氣道護理,保證患者氣道通暢。給予患者氧氣吸入、建立靜脈通道、使用心電監護,備好各種搶救物品及設備,熟練協助醫生各種搶救措施及插鏡操作,麻醉師根據個體差異精準計算應用無痛胃腸鏡麻藥用量。插鏡時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對于因過于緊張而出現全身肌肉僵直、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和呼吸急促等癥狀的患者,可暫時停止插鏡,待癥狀明顯減輕,全面評估后再進行插鏡。患者使用麻醉藥物后會處于睡眠狀態,護理人員要觀察呼吸頻率、心率變化,警惕血壓及血氧飽和度異常,防止發生舌后墜等;檢查床擋保證患者安全,以免出現墜床現象。低氧血癥是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在使用麻醉藥物鎮靜后,若患者的指脈氧飽和度低于90%,先觀察患者的脈氧夾是否接觸良好,如果供氧情況良好,則將氧流量調高,并通知麻醉醫生進行加壓給氧,必要時遵醫囑緊急氣管插管[3]。醫護一體做好術中各種操作配合。④術后護理:檢查結束后患者逐漸清醒,但麻醉藥并沒完全代謝,讓患者平躺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繼續給予心電監測及吸氧,送入復蘇室觀察。密切觀察腹痛、腹脹、出血情況,如腹痛明顯者,重點觀察生命體征的同時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診治,以防發生意外。患者由麻醉師進行評估后方可離開,主要評估患者意識、血壓、心率情況,有無眩暈、惡心及其他不適。針對息肉切除患者采取相應的術后護理,6 h內盡量臥床休息,并給予術后飲食指導,息肉切除后應禁食24 h,禁食結束后評估患者未出現異常,可以先進食低溫流質食物,之后逐漸過渡到半流質和軟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恢復期指導患者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并注意營養合理搭配;避免服用易產氣食物,高淀粉類如面粉、紅薯以及豆類豆制品等。觀察腸道通氣情況以及大便的顏色,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防止遲發性出血。患者進行內鏡檢查后,醫護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告訴患者或家屬檢查結果, 根據檢查情況共同討論制定下一步治療康復方案。⑤出院指導:護士指導患者及家屬在出院后繼續注意觀察大便等情況,及時復查,保持心情平靜、適當運動,根據患者術后檢查情況,利用微信公眾號發送相關術后營養飲食科譜、運動指導及注意事項等視頻,如在檢查后1個月內不能吸煙、飲酒和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等。醫護患可進行視頻互動交流,手術患者出院1周后電話隨訪恢復情況。
1.3? ? 評價指標? ? 術后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記錄平均檢查時間及患者滿意度。患者護理滿意度表格由醫護小組共同討論后制定,包括護理質量、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專業宣教知識、溝通、職業道德等內容,共計20個條目,總分值為100分,滿意率≥90%為非常滿意,70%~89%為一般滿意,<70%為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 統計學方法? ?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檢查時長比較? ? 觀察組檢查時長平均為(7.31±3.6)min,對照組平均為(15.3±3.61)min,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139,P<0.001)。
2.2? ? 2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 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3? ? 討論
胃腸鏡檢查時間過長會導致胃腸內氣體潴留及痙攣,不僅影響檢查效果,還增加治療難度,因此在保證檢查效果的同時縮短檢查治療時間、提高檢查治療速度非常重要。由于無痛胃腸鏡存在麻醉與內鏡操作雙重風險,應加強監測生命體征,避免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使患者在安靜舒適、無任何痛苦環境下完成整個檢查和手術,以求縮短時間,防止發生不必要的意外損傷[4]。常規護理模式的工作重點是按醫囑實施用藥及護理,醫護間缺少及時有效的溝通,對疾病整體特點、檢查方案、麻醉風險等了解較少,對術中病情變化缺乏預判能力,醫護麻各自實施的模式不利于無痛胃腸鏡順利進行[5]。為此確保患者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已成為醫護人員的關注焦點。醫護一體化是醫師與護士溝通協作的一種模式,醫師與護士具有一致的醫療目標,共同參與醫療護理的決策及實施,通過優化診療及護理流程,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6]。
本研究結果顯示, 接受醫護一體化護理的觀察組在檢查時長、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護理滿意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現,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可加強醫護患三者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協作、相互補充,增進了患者的信任、提高其遵醫行為;同時也改變了醫護平行線式的工作模式,經過共同查房、討論病例特點、培訓疾病的相關專業知識,護士更加深入了解專業知識,并對常見并發癥的發生做好預防措施,針對患者應用麻醉藥物后的反應,匯報麻醉師及時調整用量,醫生、護士術中做到一體化處理,對患者全程連續性動態觀察。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能提高醫護人員“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臨床醫療及護理工作中,采用醫生、護士協同小組的工作形式,變革傳統醫療和護理模式,重組資源、優化流程,能更好地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加速患者康復,保障醫療安全,對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減少醫療差錯具有良好作用[7]。醫護患三者相互配合,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長,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醫護一體化的實施強調的是醫、護、患三方面的溝通與協作,這種護理模式不僅可提高護士專科專業水平,還可提高病區護理綜合質量[8-9];不僅提升了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提升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更受患者歡迎[10]。護士長負責監管督導各個環節實施情況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綜上所述,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可有效建立醫護患三者之間的協作性和溝通一致性,良好的醫護合作不僅能給患者帶來更優質的服務、 提升臨床診療效果、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還能提高醫護團隊整體業務水平,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 孫宗琪.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麻醉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2):197-198.
[2]? ? CHAGHARI M,SAFFARI M,EBADI A,et al.Empowering Education:A New Model for In-service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J].Journal of 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ism,2017,5(1):26-32.
[3]? ? 曾翠妍.探討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術麻醉護理的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20,24(36):131-132.
[4]? ? 徐愛民,徐穎,陳紅梅,等.護理干預無痛腸鏡下腸息肉摘除術圍術期的應用[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7):1103-1104.
[5]? ? 彭紅,肖秀娟,高景斌,等.醫護麻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在無痛胃腸鏡聯合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101-104.
[6]? ? 李紅英,張慧,羅莉娜,等.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骨科患者術后快速康復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7,41(6):573-574.
[7]? ? 李光焰,杜娟,劉寶華,等.結直腸癌圍術期醫護一體化快速康復理念的研究[J].重慶醫學,2016,45(5):619-621.
[8]? ? 林慧燕.醫護一體化優質護理在血液科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254-256.
[9]? ? 甘曉慶,代群,石澤亞,等.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在ICU失禁患者中的實踐效果[J].護理實踐與究,2016,13(4):38-40.
[10]? ? 杜娟,李光焰.醫護一體化模式對造口術后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3):437-438.
(收稿日期: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