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蔣婉瑩 房翠



【摘要】? 目的? ? 分析對泌尿系結石患者術后采用奧馬哈系統延續性護理的價值。方法? ? 篩選出111例泌尿系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55例患者行常規護理,觀察組56例患者開展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對比2組護理效果、結石復發率、生活質量、并發癥發生率、自我效能評分。結果? ? 護理后觀察組SDS評分、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自我照顧能力評分、主觀幸福感、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3個月、6個月、12個月結石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各個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36%)低于對照組(20.00%)(P<0.05);觀察組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 將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應用在泌尿系統結石患者術后護理中可改善其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結石復發率,提高患者主觀幸福感,值得借鑒。
【關鍵詞】? 泌尿系結石;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結石復發率;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6-002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6.009
泌尿系結石好發于代謝異常及尿路梗阻患者,結石可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1]。調查發現[2],疾病發作后可出現疼痛等不適感,臨床多選擇手術進行治療,以達到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但研究發現泌尿系結石復發率較高(50%左右),為改善其預后效果在術后展開系統護理服務非常有必要[3]。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模式通過隨訪可指導患者掌握康復期間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規避誘發結石高危因素。本研究選擇111例泌尿系結石患者,探討了實施奧馬哈系統延續性護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本組111例泌尿系結石患者均自2019年2月—2020年6月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院收治,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39.42±2.61)歲,病程1~4年,平均(1.92±0.42)年;對照組患者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39.56±2.41歲),病程1~4年,平均(1.88±0.34)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檢查確診[4];(2)精神及心理狀態正常;(3)具備手術適應證[5];(4)意識清晰且溝通能力正常者;(5)自愿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心腦腎功能不全;(2)精神、心理、認知、意識障礙;(3)合并惡性腫瘤[6];(4)聽力障礙;(5)血液系統疾病;(6)傳染性疾病。
1.2? ? 方法? ?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采用口頭宣教方法為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同時告知定時、定量用藥可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糾正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同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在出院后完善家庭照護指導,囑患者定期入院隨訪。
觀察組采用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1)構建健康檔案。在患者出院前,由護理人員采集基礎資料,建立健康檔案,以便后期進行隨訪。每月上門隨訪1次,每周電話隨訪1次,2~3 d微信隨訪1次,解決患者康復期間遇到的問題。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制定治療護理總目標,并把總目標分解為若干易于實現的小目標,讓患者不斷有成功體驗,增強自我效能,利于記錄每天目標完成情況,達到行為的自我監控與強化,護理人員定期檢查,對于目標按時完成者給予肯定和鼓勵,目標未完成者與其共同分析原因,針對性制定相應的策略,并給予鼓勵。(2)護理評估。對飲食習慣、心理狀態、生活環境、對健康知識認知等進行評估,結合其實際情況及隨訪結果,及時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3)護理干預措施。①飲食護理:系統為患者講解定時、定量飲食的價值,合理搭配飲食,多進食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叮囑每日多飲水,在3 000 mL以上;此外根據患者飲食喜好制定飲食方案及能量替代方案,使其在生活中嚴格遵醫囑飲食。②尿痛、尿急尿頻護理:叮囑患者每日更換內褲,并使用溫水對外陰進行清潔,保持外陰干燥;此外可在每日18:00~20:00通過群公告的方式,提醒患者在睡前做好清潔工作。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推送小視頻、文章、座談會、健康教育講座等,每日由護理人員在群內推送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疾病發生原因、預防措施等,每月舉辦一次線下關于泌尿結石的健康知識講座,邀請醫師及專家進行宣教,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④支持教育系統: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了解其對疾病、自身狀態的感受,同時引導家屬與患者進行正確溝通及互動,增強其心理幸福感,叮囑家屬定期陪同或患者入院隨訪,告知患者可通過看電視、聽音樂、下棋、散步等方法分散對疾病注意力,消除負性情緒。2組均護理3個月。
1.3? ? 觀察指標? ? (1)參考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抑郁、焦慮等心理狀態變化,臨界值53分、50分,得分越高心理狀態越差[7]。以自我照顧能力量表(SMS)評價其自我管理能力,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強[8]。采用主觀幸福感量表(GWB)評價主觀幸福感,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主觀幸福感越強。參考Frankl量表評價治療依從性,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治療依從性越高。(2)隨訪3個月、6個月、12個月評價結石復發率。(3)參考生活質量量表(QOL)從生理、心理、社會、軀體等維度評價生活質量,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9]。(4)記錄2組泌尿系感染、輸尿管梗阻、腎功能損害等并發癥發生率。(5)參考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SE)從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等維度評價自我效能,分值0~129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強。
1.4? ? 統計學方法? ? 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護理效果? ? 護理后觀察組SDS評分、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自我照顧能力評分、主觀幸福感、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 結石復發率? ? 觀察組3個月、6個月、12個月結石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 生活質量? ? 觀察組生活質量4個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4? ? 并發癥發生率? ?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36%)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顯著(P<0.05),見表4。
2.5? ? 自我效能? ? 護理前2組患者自我效能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 ? 討論
泌尿系結石為常見泌尿系統疾病之一,手術為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案。手術治療雖可提高結石清除率,但術后機體受多種原因影響可導致結石反復發作,因此如何降低術后復發率為改善預后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10]。
研究發現,有效的護理服務可規避誘發結石的危險因素,但常規護理無法根據患者身心及康復需求調整護理方案,且方案不具有針對性,無法滿足現階段患者康復需求。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服務模式之一,在護理過程中通過指導可提高患者自護能力,使其在生活中有效管理自身行為,規避結石誘發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結石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可改善患者預后效果,避免結石反復發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DS評分、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自我照顧能力評分、主觀幸福感、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可避免身心應激反應對康復效果的影響,促進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并提高自我照顧能力及主觀幸福感,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分析原因:飲食及生活方式是導致泌尿結石術后復發的關鍵因素,通過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合理飲水,避免結晶等殘留在體內增加結石復發率;多飲水可稀釋尿液,在沖洗膀胱的同時,促進小結石排出體外,達到改善預后效果的目的。此外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在補充常規護理針對性不足的同時,強調自我管理能力對病情控制效果的影響,加強健康教育,使其在生活中合理規避誘發結石高危因素[11-12]。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指導患者掌握預防疾病的方法,在生活中通過自我管理行為規避潛在高危因素,在這種護理模式下工作人員不在護理中發揮主導作用,而是在協助患者進行自我護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及生活方式是誘發泌尿結石術后復發的關鍵影響因素,通過有效的飲食護理可提高患者飲食健康性及科學性,亦可降低術后結石的復發率。泌尿系統結石的成分有很多種,在飲食護理過程中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飲食護理方案,并加強飲食監督及管理,通過合理管控患者行為,達到降低結石復發率的目的。借助宣傳手冊、講座等方式為患者講解泌尿系結石的發生原因和高危因素,可提高其對疾病認知程度,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在生活中循序“低嘌呤、低草酸、多枸櫞酸鹽”的飲食原則,同時減少或禁食菠菜、動物內臟、土豆等食物;大量飲水可稀釋尿液,在降低體內尿酸含量的同時,促進體內小結石的排出,同時可對尿道進行沖洗,在降低結石復發率的同時控制尿路感染。結石術后感染發生率較高,因此護理人員可叮囑其正確使用抗感染類藥物,可進行跳躍、倒立、拍打等輔助排石,病情穩定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也應做好隨訪監督工作,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不僅能夠叮喝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夠了解疾病轉歸,指導患者定期入院進行復查,持續為患者提供護理指導,提高其自我照顧能力,加強自我行為管理。近年來,隨著通訊設備的發展,各種設備、APP等被廣泛應用在臨床宣教中,現階段為提高我國居民對結石認知度,可通過直播方式講解結石發生原因,同時做好結石的預防。
針對不會使用手機的人群,可定時進入社區展開健康宣教及指導,通過循序漸進的宣教提高人們對健康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從而準確應對各種慢性疾病。
綜上所述,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對改善泌尿系結石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極具優勢,也可降低潛在并發癥發生率,在降低結石復發率的同時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照顧能力,值得借鑒及參考。
參考文獻
[1]? ? 張田華,謝軼,蔣安潔.延續性護理在泌尿系結石合并糖尿病術后留置雙J管患者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4):149-152.
[2]? ? 盧亞紅,董嬌嬌,郭利紅.斜臥位經超聲引導微通道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泌尿系結石效果分析及護理干預[J].貴州醫藥,2021,45(6):922-923.
[3]? ? 歐密,李瑞,呂鳳琳,等.加速康復外科模式聯合集束化護理對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術后結局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2):29-30.
[4]? ? 章莉,魯銘.風靈湯加味結合腕踝針對泌尿系結石中重度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質量影響研究[J].四川中醫,2021,39(4):99-101.
[5]? ? 崔曉敏,陳建英,宋波,等.醫護一體化回訪對泌尿系結石患者雙J管置入術后計劃性拔管的影響[J].中國醫刊,2021,56(3):302-305.
[6]? ? 潘虹,王恒星,張夢露.延續性護理對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后留置雙J管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152-154.
[7]? ? 黃學冬,李斌.不同支架管留置時間對行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的泌尿系結石患者遠期排石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21,41(1):38-41.
[8]? ? 劉麗.PPT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系統結石微創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1):149-151.
[9]? ? 陳姍姍.泌尿外科選護理干預在改善泌尿系結石術后患者疼痛與睡眠質量中的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10):1826-1827.
[10]? ? 張新,趙肖敏,曹雪英,等.疼痛護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泌尿系結石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8):8-10.
[11]? ? 石瑞華.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在泌尿系結石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342-344.
[12]? ? 張思文.自我效能護理在泌尿系結石術后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22):162-164.
(收稿日期: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