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琴


【摘要】? 目的? ? 分析臨床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效果。方法? ?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于德陽市人民醫院實習的6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按不同教學方法分為2組。試驗組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對照組應用常規教學法,對比2組實習護生考核成績、教學總滿意率。結果? ? 教學后,試驗組臨床操作考核評分、理論知識考核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教學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 臨床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提高教學總滿意率。
【關鍵詞】? 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臨床教學;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1-0111-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1.036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道疾病,其診斷和治療較為困難,惡性程度極高,90%的腫瘤為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1]。該病常用胰體尾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ancreat-oduodenectomy,PD)治療,但術后極易出現胃癱、出血、胰瘺及膽瘺等并發癥[2]。由于不同并發癥的護理措施不同,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專業的知識儲備、豐富的護理經驗和較強的臨床思維,對剛到醫院實習的護生來說,采用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不佳。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簡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在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的應用較為廣泛,相比傳統教學法教學其可通過線條展示各主題的層級關系,整合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并用顏色、關鍵詞加深大腦記憶,幫助護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掌握臨床護理操作技能,提高臨床經驗及培養臨床思維[3]。本文探討了臨床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效果,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來德陽市人民醫院實習的6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按不同教學方法分為2組。試驗組30名,女性28名,男性2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42±1.18)歲,學歷:中專9名,大專12名,本科9名;對照組30名,女性27名,男性3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51±1.03)歲,學歷:中專8名,大專12名,本科10名。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 方法? ? 對照組應用常規教學法,由科室人員組建教學組,在對帶教老師能力把控的基礎上,完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搭建。制定帶教大綱時,將教學時長控制在4周左右,前2周為各類手術方法的學習,后2周則是明確各類并發癥的出現時間和護理要點,加強系統學習。將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作為教學重點,各個階段的教學循序漸進,由帶教老師系統講解,并向實習護生自身示范各護理要點,實習護生在理解各類理論知識基礎上謹記各類護理要點[4]。試驗組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教學時間同樣為4周,第1周為理論知識講解,增強實習護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第2周,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增強學習的系統性,同時使實習護生了解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提高其對思維導圖有關知識的掌握水平;第3周,致力于實習護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結合臨床具體實踐,通過自主方式使實習護生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加深實習護生對思維導圖的理解;第4周,通過小組合作方式,由小組成員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最后由帶教老師總結實習護生的思維漏洞,進行系統點評。
1.3? ? 評價指標? ? 對比2組教學后考核成績(主要對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度、臨床操作熟練程度及規范性進行評分,滿分為50分,分數越高越好)、教學總滿意率(評估結果滿分100分,以自制調查問卷為工具,分為3個層次,即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分數越高越好),總滿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 統計學方法? ?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考核成績對比? ? 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臨床操作考核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2組教學總滿意率對比? ? 試驗組教學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 討論
胰腺癌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如PD、胰體尾切除術、姑息性手術等,由于胰液在整個人體消化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和手術部位的特殊性,術后極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包括胃癱、出血、胰瘺及膽瘺等[5]。因此對護理要求較高,護理人員須具有龐大的知識儲備量、較高的護理操作技能熟練度及臨床思維能力等,同時需具備術后早期觀察患者、積極預防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癌癥術后護理為臨床護理醫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在當前推廣模塊化教學的背景下,癌癥術后護理學的教學課時顯著減少,而且在進入到臨床護理實習后癌癥術后護理學為三級學科,實習輪科時間較短,即使開展臨床護理小講課、疑難病例討論,時間有限也不能很好彌補教學課時不足的問題。進入20世紀后,癌癥術后護理新知識、新技術出現爆發式的增加,傳統教學方法教學主要是以PPT的形式集中授課,傾向于理論知識細節教學,缺乏整體系統化。而且從教學效果來看,傳統“填鴨式”教學,學生對課堂教授的知識難以消化,大多時候一節課下來學生仍是不知所云,對癌癥術后護理知識缺乏系統化掌握,進而導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相對較弱,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常規護理帶教模式教學在臨床各個科室帶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成效顯著,但是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等予以高度重視,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在護理學不斷發展過程中,明確提出了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在護理教學中,臨床護理帶教是重要內容,而有效的帶教模式是提高帶教質量的關鍵,這得到了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者的高度關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幫助實習護生理解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巧,以提升綜合素質和技能。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思維導圖教學思維模式近幾年獲得了廣泛應用,其包含交流、作業、思考、職業學習等內容,可通過圖形表達思維,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6]。
思維導圖屬于一種思維工具,最早由英國“記憶之父”Tony Buzan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其是遵循人類思維的放射性立體結構,通過繪制圖像來表達知識點,并以圖文結合的方式調動人體的左右腦功能(右腦的圖像、顏色、空間等;左腦的文字、數字、邏輯順序等),幫助記憶、激發創造力,幫助學生處理問題、消化吸收知識[7]。具體而言,思維導圖對相關概念進行歸屬分類,將主題、內容相似的部分劃分到同一個框架中,且將意義相近的概念連線,在連線上標注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目前研究證實,應用思維導圖教學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潛力,充分挖掘人體左右腦的思維規律,進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理解閱讀能力、記憶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圖文并重,基于不同主題之間的關系,表現不同層級的隸屬關系,并提取關鍵詞,標記成不同顏色和圖像。思維導圖能夠充分調動左腦和右腦的機能,使人們保持想象力、邏輯思維和藝術之間的平衡,最大程度實現人腦潛能的提升。思維導圖中的關鍵點可以和中心主題之間形成聯結,不同聯結也可以形成其他中心主題[8]。總體說來,思維導圖作為思維模式的一種,可保證較高效率,充分挖掘人腦擴散思維,是全球范圍普遍應用的重要思考方式之一。我國應用思維導圖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思維導圖被應用于克服學習障礙,后來隨著對思維導圖理解的加深,在提高人類創新思維水平及加深學習效能等方面,思維導圖同樣具備較大的應用潛力。
思維導圖在癌癥術后并發癥護理臨床教學中應用包括:(1)思維導圖在癌癥術后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臨床護理思維能力是一名護士的基本素養,不僅要掌握各個學科的臨床護理知識,還需能靈活詳細地收集臨床護理證據,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或影像學輔助檢查,且需結合患者的家庭、人文背景等多方面、多角度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9]。在實際臨床護理中,同一種疾病由于個體差異患者臨床表現不盡相同,預后轉歸也不同,故在診斷過程中不但要注意疾病的典型特征,還需進行全面分析,如果對患者的病歷資料不進行全面的分析極易導致漏診、誤診。而臨床護理思維導圖可清晰地呈現患者的病歷資料,便于全面掌握并沿著正確方向延伸以獲得準確的診斷結論。(2)理論知識的傳授。臨床護理帶教的講課與在學校中的課堂教授不同,其時間、空間均有一定的限制,故應用思維導圖教學進行理論知識講授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在初期階段,先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繪制培訓,鼓勵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應用思維導圖對癌癥術后護理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分析,以加強理論知識的記憶學習。(3)教學查房。教學查房是帶教老師與實習護生圍繞臨床具體病例,對疾病診療進行整體討論、評價的臨床護理學習方法,其教學質量可直接影響學生的實習質量。特別是對于本科實習護生的臨床護理教學,教學查房能夠鍛煉其整體臨床護理思維能力,使其靈活地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10]。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查房中,實習護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必須要探索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知識點簡單編排的現象,使學習更為有趣,創新性更高,能夠更好地激發實習護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學查房時帶教老師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講述、討論,引導、啟發實習護生學習,可使實習護生更好地掌握癌癥術后護理知識。(4)出科講課。出科時進行小講課能夠讓實習護生對其實習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是癌癥術后護理臨床實習教學的重點之一。小講課主要是對癌癥術后常見并發癥、疑難病例的概述,并與教學查房的具體個案作對比,故應用思維導圖實施教學較為直觀形象。這些護理流程可促使實習護生對自身的工作有全新的認識,可加深其認知和理解,進而保障護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11]。
本研究數據顯示,試驗組臨床操作考核評分、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教學總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在于,與實習不同,見習的臨床護理實踐時間較短,而且大部分見習生是首次接觸臨床護理,對癌癥術后相關并發癥概念、常見并發癥基本知識的認識缺乏立體性,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癌癥術后見習教學中可讓實習護生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掌握臨床護理知識。
思維導圖在癌癥術后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對帶教老師的意義在于:(1)可使帶教老師的教學思路清晰化:帶教老師以思維導圖作為引導,能夠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某一主題的整個教學思路,避免教授過程中遺漏知識點;(2)可提高教學效率:思維導圖制作過程中提煉了教學內容的關鍵詞,帶教老師能夠對思維導圖進行高度概括,使教學內容更為形象直觀,無文字贅述。對實習護生的意義在于:(1)有助于培養實習護生的臨床護理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不但有助于實習護生對癌癥術后知識的消化吸收,還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對病例資料進行整理,清晰呈現患者的基本情況和現存問題,提出臨床護理診療思路,進而有利于擴展實習護生臨床護理思維能力[12];(2)可活躍課堂氛圍:思維導圖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教學關鍵內容,特別是針對癌癥術后專科特點,應用不同圖像、顏色、線條,能夠吸引實習護生的注意力,而且思維導圖可劃分清楚知識點的等級,層層推進,可讓實習護生更好地記憶知識,有助于激發其主觀能動性;(3)可提高實習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實習護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可使其學習變得更為容易輕松,對教學的滿意度就會隨之增加。
綜上所述,臨床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提高教學總滿意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 呂娜.思維導圖在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CD].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8):179-180.
[2] 張慶芬,閻玲.思維導圖在胰腺癌術后并發癥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8):611-613.
[3] 丁玉琴,沈曉琴,丁蓉,等.在胸外科實習護士護理管理中運用思維導圖展開對質量提升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21,18(24):85-88.
[4] 李愛蘭.思維導圖在耳鼻喉科臨床護理教學的運用[J].健康大視野,2021,2(1):123.
[5] 唐麗安,王自秀,劉劍梅,等.思維導圖聯合敘事護理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本科實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1):131-133.
[6] 趙文霞,蔣清,青曉.思維導圖應用在甲狀腺癌患者圍術期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21,11(2):
186-187,189.
[7] 王倩,葛寶健,華超,等.思維導圖在高職護理專業正常人體結構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3):51-54.
[8] 陶品月,黃惠橋,黃霜霞,等.初級創傷救治教學模式在規培護士心肺復蘇指南培訓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8,47(11):1557-1560.
[9] 魏敏,劉宸旭,江艷珠,等.思維導圖教學法在婦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0(90):352-353.
[10] 徐海,姜宜成,史亞非,等.思維導圖結合典型病例模擬教學模式在見習醫師心力衰竭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20,10(25):226-227.
[11] 牟海軍,趙丹,李偉,等.思維導圖聯合綱要信號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8):3577-3578.
[12] 覃毅,柳琳琳,覃秀英,等.思維導圖在內科護理學雙語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20,27(1):148-149.
(收稿日期: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