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潤輝
(廣河縣城關小學 甘肅 廣河 731300)
小學階段中,數學科目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非常高,很多學生容易產生問題,而陶行知教育思想可以將數學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的真諦,教師要結合數學知識點、學生問題以及現實生活制定教學計劃,利用陶行知的思想開展更為豐富多樣的數學教學,讓學生可以輕松高效的掌握數學內容,全面理解數學知識點,提高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小學生邏輯思維水平還比較低,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識到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在授課時幫助學生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而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引領下,教師可以將數學與生活相互融合,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輕松理解數學內容,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展示各式各樣的生活數學案例。在授課前,教師需要結合教材中內容制定課件,在網絡中尋找數學現實案例,并通過圖片、視頻、動態影像等方式保存下來,當實際授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工具播放課件,并根據不同的案例講解數學知識。這樣的方法教師可以實現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利用生活引導學生理解數學,而在生活案例引導性,數學知識將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幫助學生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授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與圓錐》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索生活中運用圓柱與圓錐的生活案例,比如路障、筆筒、電線桿、包裝盒、漏斗、斗笠等等,當授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工具播放生活案例,并結合不同的生活案例講解圓柱與圓錐的理論知識,這樣教師將理論融合到生活實際中授課,有效增強了立體幾何的直觀性,學生能夠輕松高效學習圓柱與圓錐的知識內容,并且掌握了運用圓柱與圓錐的方法。
數學教師往往注重教授學生解題方式與理論性數學知識,這樣無法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加側重知識的運用性,教師不僅要將數學知識教給學生,還要讓學生理解數學在生活中如何使用,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展示數學的運用方式,一方面降低數學的邏輯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直觀的課堂中掌握數學使用方法。在授課前,教師需要利用信息化軟件和網絡搜索器將數學在生活中的使用方式以及作用展示出來,通過更加直觀、更加生動的方式將數學的運用技巧進行呈現,當授課時,教師需要一邊播放課件,一邊講解數學知識,將數學理論性內容、數學生活案例、生活元素和使用數學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最為直接的手段掌握生活中數學的運用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理論知識的印象,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
例如,教授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時,教師首先利用制圖工具,將時、分、秒的理論知識以及時間的關系等內容制作成動畫的形式,而后將汽車站的時鐘、短跑比賽的秒表等內容作為教學的案例,當授課時,教師首先播放動畫課件,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快速學習時、分、秒知識點,而后播放具體案例,這樣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時、分、秒的不同運用方法,幫助小學生學會靈活使用時間類知識。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積極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過傳統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并沒有全面滿足小學生的實際興趣特點以及喜好,不僅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而且學生也無法掌握數學運用方式,因此在陶行知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開展趣味性與實踐性的活動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在設計課程過程中,數學教師首先需要結合教材中數學知識構建生活化的情境,將數學巧妙融入到生活中,并利用生活情境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而后將圍繞數學知識設計數學游戲或者活動,當授課時,教師要先將理論性的知識教給學生,之后將生活情境與實踐活動的內容告知學生,并讓學生動手完成實踐操作。這樣數學課堂將變得更加有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將體會數學運用方式,理論生活與數學的關系,有效提高了小學生數學的水平。
例如,教授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在將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以及換算方式教給學生后,為學生構建出生活化的購物情境,并讓學生模擬演繹購物的過程,學生需要利用人民幣知識獨自的進行購物。這樣的方法課堂將變得更加有趣,充分提高了學生研究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而且在模擬生活環境的引導性,學生可以掌握購物以及人民幣的使用方式,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生活能力以及數學學習效率。
在新課改帶動下,數學教師要鍛煉學生不同的素質,可是在實際授課中,數學課堂的節奏依舊由數學教師掌控,這樣的方式無法讓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因此在實施陶行知理念時,數學教師可以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合作化的自主性探究。數學教師要結合小學生日常的數學能力劃分生活化數學研究組,同時結合授課的數學知識內容以及生活中的現象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并在讓學生們在小組中自主完成學習探究,教師則需要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并在課堂結束前展開指導性的授課。這樣的方式學生通過多人合作的方式,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語言、分析等能力,而且在生活問題引導下,學生對數學的使用方式,數學的解題技巧將會有全面的了解,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與綜合素質。
例如,教授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克和千克》時,教師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后,首先教授理論性的內容,將克和千克的基礎內容,克和千克的換算方法以及稱量工具的使用技巧教給學生,而后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稱量物體,比如專業的砝碼、文具、課本或者讓學生稱量體重,教師要求學生利用克和千克以及稱量工具進行實際測量研究。這樣學生可以自由自主的練習使用克和千克知識,通過合作交流的方法學會正確的稱量技巧以及克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使用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應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豐富多樣的內容中體會數學知識,不過在以往的教學環節,部分教師僅僅利用語言、習題的方式授課,這樣導致教學比較單一,學生也無法快速學習數學知識,因此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導下,數學教師可以收集生活中的現實元素,將生活帶入到課堂中,以此提高數學教學內容豐富性。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數學內容搜索生活物品,將生活中常見的各類用品、花朵、植物收集起來,還可以利用手機和相機拍攝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元素,當授課時,教師將各式各樣的生活物品展示出來,并結合實物講解數學知識。這樣學生通過近距離的觀看生活元素,可以清晰理解書本中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數學內容,同時借助實際物品,學生可以學會利用數學的技巧,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
例如,教授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三)》時,為了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觀察物體的技巧,教師可以準備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不同物品,比如魔方玩具、各類文具、陀螺、植物標本等等,當授課時,教師將觀察物體的技巧以及繪畫方式教給學生后,展示準備好的生活元素,而后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觀察物體知識進行實際的繪畫練習。這樣通過生活物品,學生可以進行高質量的學習與練習,通過從不同角度觀察生活物體,學生對觀察物體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利用生活來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教師應當將生活與數學進行有效滲透因此數學教師可以挑選合適的生活環境,并將學生帶入到生活中展開數學教學以及實踐性的數學調查活動。在正式教學前,數學教師需要全面總結數學教材中的數學內容,根據數學知識點選擇合適的生活場所,比如公園、社區、動物園、博物館等等,當授課時,教師將學生帶領到準備好的生活場所中,并展開數學教學工作,當完成常規教學后,數學教師要結合現場的環境內容設計調查的數學問題,學生需要根據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完成真實性的實踐調查。這樣的方法全面貫徹了陶行知教育思想,通過真實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并讓學生在實踐調查以及練習中,理解數學知識使用方法,感受生活的美好,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有效提高了數學教師的授課效率。
例如,教授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時,教師將學生帶入到生活中的社區中授課,而后教師教授學生扇形統計圖的理論知識,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利用扇形統計圖知識實際進入到小區中統計垃圾分類情況,并讓學生繪制出扇形統計圖。這樣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扇形統計圖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統計知識效率,而且在實際調查和繪制中,學生可以理解環境的意義,掌握扇形統計圖的運用方式,使小學生可以全面成長.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使用陶行知教育思想進行教學工作,通過信息化、趣味化、實踐化、自主化、生活化等方式展開教學,改善授課環境,增強教學的豐富性與趣味性,讓學生可以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生活中數學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減輕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使小學生可以逐漸獲得更加良好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