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文
(徽縣伏家鎮中心小學 甘肅 隴南 742308)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智慧學習的發展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以及教學水平的提升注入新鮮血液,而小學語文作文基礎教育階段的基礎性學科,更要重視學生技能和素質的生成、發展。作為基礎性學科,語文需要在智慧學習環境下重視閱讀課的生成性教學,以便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閱讀興趣,進而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為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智慧學習環境是指可以通過學的方法感知學生學習情景、辨別學生接受的知識對象特點,以學生學習和師生互動促使學生自覺記錄自己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的場所,是數字化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在智慧學習環境下可以擁有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使用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使用智能設備展開學習,做好批注和筆記等,如同使用紙質教材一樣。與常規的教學不同,學生在智慧學習環境下學習,需要保證進度與使用的智能設備互相匹配,進而實現個性化學習,記錄下學生學習過程,對學習成果展開全面分析,同時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學生學習成果,按照教師的意見基于學生科學化的幫助和指導,爭取進一步提高其學習質量[1]。與此同時,教師能夠通過信息化系統了解學生預習情況,進而展開針對性教學;并且根據學生學習進度推送相關資源,設計學習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生成性教學是具有動態化特點的教學方法,與靜態化的教學存在很大區別,主要是在教學預設環節更加重視并突出教學本身的復雜性,重視教學活動的多元化、個性化與動態化。與預設教學時學生被動接受教學來看,生成性教學更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完成課堂的構建。在生成性教學中,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要進行充分互動,按照實際教學情況調整教學并構建新型的教學活動,以學生原本的認知為基礎,利用師生互動提升學生認知,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并且體會到在課堂上學習的樂趣。
在智慧學習環境下,學生學習時使用的輔助設備主要是上網本、計算機等電子書包,教師可以對其加以充分利用,將聲音、影像和圖片等資源推送給學生,學生需要在上課前完成預習,初步感知閱讀內容,使其成為生成性資源,為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教學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2]。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準備好資料、制作課件,通過日常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其興趣愛好,進而選擇合適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等素材推送給學生。首先,推送給學生幾張圓明園的圖片,要求學生思考自己是否見過這樣的地方?其次,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聽相應的錄音文件,隨著音頻資料來到圓明園。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記錄“圓明園的建造背景是什么?什么時候被毀壞的?為什么被毀壞”等問題,并且通過電子書包將問題直接反饋給教師,教師借此了解學生閱讀效果,捕捉其中有價值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增強閱讀活動的科學性與靈活性,進而保證閱讀的課堂教學質量。將智慧學習環境走位閱讀教學的基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點激發學生主動性。對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問題中選擇出存在遞進關系的內容,鼓勵學生主動探究關于圓明園被毀滅的時間、涉及的具體事件等,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也激發學生愛國情懷,成功滲透愛國教育。
此外,教師在智慧學習環境下組織生成性教學的預習活動,不能像以前教學時一樣過于嚴肅,避免打擊學生主動性,要讓學生的精神狀態放松下來,體會閱讀內容。因此,教師要盡量保持態度隨和,包容學生,從而強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促使學生主動預習,爭取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但是,教師也不能在學生預習環節采取完全放任的態度,因為此時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自我控制能力、學習能力相對偏差,很難解決超出自身水平的學習問題,此時需要教師對學生予以適當指導;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也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要注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和總結答案。這樣的生成性教學才有意義,才能在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
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就是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將學生閱讀的動態過程記錄下來,并利用“即時測試”功能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檢測,總結學生閱讀時遇到并記錄下來的問題,將這些內容同步在云平臺,對生成性教學資源展開智能化的全面分析,找準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個性化特點,按照學生的需求進行指導,以便提升學生閱讀水平。語文閱讀教學的涉及面較廣,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教師想要提高學生閱讀環節的學習效果,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應的教材內容,合理選擇個性化閱讀的材料,這樣才能夠兼顧個性化與多元化的學習內容。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教師可以在通過電子書包設計幾個問題:(1)被毀滅之前的圓明園是什么樣的?(2)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圓明園?(3)你對課文中的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等。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回答以上問題,并借助于電子書包進行記錄和分析,也可以通過圖形、表格等方式呈現問題及其答案,促使教師了解學生閱讀時的特點,進而展開針對性教學。如電子書包在對問題(1)展開分析時,大多數學生都反映出以前的圓明園好美、好大,如果能夠看看真正的圓明園就好了。此時教師將其作為生成性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圖片資料,并借助于語音資料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以及情感的理解;同時,教師通過每個問題的生成性資源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有效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在智慧學習環境下組織生成性教學,要注意記錄學生的動態學習過程,隨時調整閱讀教學,保證閱讀有效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其在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有多媒體設備,因此教師可以在智慧學習環境下的閱讀課生成性教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活動效果。在課前,學生需要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和基本內容,將閱讀技巧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的精彩內容,并且將課文內容適當延伸出來,增加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知識面,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成功激發學生閱讀熱情[3]。以《草船借箭》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影視作品的圖片以及視頻內容,加強學生的視覺刺激,激發學生對課文以及《三國演義》的興趣。學生在觀看相關的視頻內容后,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教師在這樣的基礎上講解課文內容也會相對的輕松,壓力會減少很多,有利于學生快速且準確的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教師提出“草船借箭是向誰借箭?為什么能成功借箭?課文中哪些詞語的研究價值較高?諸葛亮立下軍令狀的原因是什么?”等問題,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更為深刻、準確,好奇心也被調動起來,進而更加積極的配合教師,參與閱讀活動。提出問題之后,學生積極給出答案,而后教師總結學生答案并進行分析,指出教學的重難點以及關鍵詞語等。此外,為了能夠在智慧學習環境下有效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對《三國演義》中的哪些情節有深刻印象,并在課堂教學中分享。
閱讀最為語文教學中非常難的一部分,加上學生受到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心智成熟度等因素的限制,導致一部分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創作時的意圖等理解不夠透徹,尤其是古詩詞比較抽象,內容、情感都比較隱蔽,不利于學生理解,要想讓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以及主旨,就需要學生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以及生活環境等,同時聯系上下句理解古詩詞。對此,為了強化古詩詞在生成性教學中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借助于智慧學習環境分析學生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融合教學內容,設計良好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到生成性教學中[4]。最后,為了推動生成性教學的有效發展,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課文內容,說一說自己的感想,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閱讀時投入更多的情感,重視學習的體驗。例如:《從軍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多媒體課件,通過電子書包將其發放給學生,主要向學生展示古時軍隊、戰場的一些內容,幫助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同時借助微視頻課件促使學生對古詩產生深刻印象,了解古詩的內涵以及創作背景,進而提升古詩教學水平。
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小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可以使用電子教材設計教學活動,即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閱讀電子教材的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評價學生閱讀效果,確定學生閱讀時是否認真、深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認識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所體現出的差異性和獨特的閱讀體驗,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過程,充分發揮出學生在閱讀中的批判性和自主性。因為學生本身具有個體差異性,閱讀進度和閱讀時掌握的內容會存在差異性,教師很難從每一個學生的角度考慮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從課文角度出發,設計合適的問題,將其作為生成性教學資源,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整理,以此確定下一個環節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及時調整教學動態[5]。個性化閱讀的最重要特征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要針對學生的閱讀文本和內容進行恰當合理的設計。例如:《祖父的園子》的生成性教學中,教師利用“課文中哪些詞語、句子體現出祖父對‘我’的愛?體現出‘我’的童年時光是快樂的、自由的?”等問題,教師將問題作為生成性資源,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在生成性教學中,在使用電子書包的相關智能設備時,學生可以掌握自己的閱讀進度,教師也能夠及時調查和分析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進而設計符合學生個性的閱讀活動,實現個性化的閱讀教學。
智慧學習環境下開展閱讀課生成性教學,便于增強教師和學生互動,通過新型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教師在課堂中要賞識每位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獨有的閃光點,在這一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與賞識,那么教師也要發現學生的在于心理,讓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中自信的學習,從而獲得進步與成功。那么教師也要根據這一特點,科學的設計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項措施,增強師生的有效互動,例如在課堂提問環節設計處具有難度梯度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回答相應的問題,在課堂中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問題進行討論,然后經過小組協商和討論后,再進行回答,這樣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環節之中,既樹立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又調動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文言文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不需要一字一句這樣循規蹈矩的閱讀和翻譯課文,而是可以采取更為科學的方法。在講解課文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將課文上超出學生認知水平的內容整理出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這些內容;對于這些內容的講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提問或者鼓勵學生自主發言等形式進行教學,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對于文言文課文的講解,最初時就不應該逐字逐句的解釋、翻譯,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了解全篇課文的大概意思,便于學生理解較難的字詞的翻譯。如果還有學生不理解的內容,可以將學生分組,在組內組織討論,而教師是學生討論活動中的輔助者,并且始終保持態度親和、包容學生的多元化想法。
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營造和諧的氛圍,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教師想要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營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那么教師在課堂中就要親近學生,在授課過程中要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課下多和學生談心,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現在的學生都具有主見和個性,學生往往會喜歡努力,教師的教學風格而對某一門科目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某個老師的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和諧,那么學生就愿意聽他的課,在課堂中集中精神并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那么教師就要掌握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課堂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并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的設計,在課堂中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為了保證生成性教學的順利進行,師生之間需要和諧相處,共同為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同時,教師需要認識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學生情況設計生成性教學方案。例如:教師通過電子書包智能設備得到學生反饋的閱讀信息時,要包容學生的錯誤,不能隨意的批評學生,更不能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強烈的批評,而是要了解學生出現這一情況原因,以學生閱讀時遇到的問題作為設計教學活動的基礎條件。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還需要做到積極與學生交流,對于學生提出的想法表示理解和鼓勵,維護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促進智慧教育理念的形成,在教育教學中形成智慧學習環境,要想著要這樣的背景下開展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教師就需要利用借助于智慧學習環境的優勢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創新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知識。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記錄動態閱讀過程、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等措施,進而在智慧學習環境下實施有效的閱讀課生成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