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磊
(銅仁市第十五中學 貴州 銅仁 554300)
“五步三查”指的是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五個主要步驟,五個主要步驟分別為讀學、對群學、組內小展示、班內大展示和達標檢測這五個步驟,三查主要是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開展的三次學生學情調查,這三次學情調查主要是讀學時教師對導學案的學情調查、對群學識對學情的了解以及達標檢測環(huán)節(jié)對學情的調查。“五步三查”模式的應用是對傳統(tǒng)語文課程教學的一種優(yōu)化和改變。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對于考試成績和分數(shù)的重視程度頗高,極個別教師甚至將升學率作為唯一的教育目標。在這種有失偏頗的教學思想指導下,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只看重學習結果而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塑造。而“五步三查”教學模式的應用秉持著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在拓展教學實踐渠道方面也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能夠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入手,尤為注重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會同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進步與發(fā)展。
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所體現(xiàn)出的最根本的一個方面便是以學生為本。整個教學模式所囊括的眾多步驟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了這一點。對文章的閱讀和學習需要學生親自完成,對群學習更是需要教師成立學習小組并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至于接下來的展示環(huán)節(jié)更是需要學生親自參與其中。有見于此,我們可以認為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在貫徹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素質的全面進步,更是一種充分符合新時期教育理念的優(yōu)質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的全面貫徹必將促進整體教學效率的系統(tǒng)性提升。
五步三查模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便是對群學習。對群學習主張將全班學生依據(jù)相關標準劃分成若干小組,而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織相應的教學工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是非常受學生喜愛和歡迎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與其他同學進行密切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僅是簡單的學習意見交換,同時也會涉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把一些問題內部消化,這就有效減少了教師在課堂答疑方面的時間投入。教師可以將自己更多的時間用于講解新的知識點或部署教學計劃,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
教學方式是影響課程整體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變量。一個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對整體教學工作的持續(xù)推進產(chǎn)生積極前穩(wěn)定的貢獻。正因為如此,教師才會一直致力于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新模式的探討和分析,嘗試利用新的指導方式系統(tǒng)性部署教學工作并給學生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學習體驗。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教育時代發(fā)展潮流和最新教育理念的優(yōu)質模式,它的加入讓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了更多的選擇。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具多樣性,對客觀教學形式的應對能力也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特別是能夠有效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突發(fā)性的問題和困難。另一方面,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持續(xù)應用可以幫助教師積累起豐富的經(jīng)驗,特別是能夠認識到該模式在應用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不足,進而為其他更優(yōu)質的新模式應用奠定一個堅實的經(jīng)驗基礎和操作實踐基礎。
在充分認識“五步三查”這種優(yōu)質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高中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應當堅持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工作:
精心設置課程導學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設計一個優(yōu)質的導學案。這是因為教師在推行“五步三查”教學模式的初期需要借助導學案讓每一名學生充分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導學案檢測并發(fā)現(xiàn)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存在的相關問題從而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及時而有效的調控,學生也可以在導學案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性學習與探究,彰顯學習自主性和主體性。在設置導學案的過程中,要密切結合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從學生的主體思維出發(fā)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將教學內容層次化和問題化,這些問題能夠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串聯(lián)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由淺入深的指導學生開展學習工作。
例如,《荊軻刺秦王》是高中生要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言文,也向學生講述了荊軻刺秦這個在中國歷史上都極為有名的歷史故事,整篇文章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們在課前預習階段就要給這篇文章足夠的重視,特別是要通過下達教學指令的方式引導學生充分重視這篇文章的學習,為后期的工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向學生設置以下問題:1.你知道荊軻刺秦王這個知名的歷史故事嗎,請用自己的語言將其簡單描述一下。2.請自行閱讀整篇文章并結合個人所學知識分析文章中的相關內容,并說明荊軻刺秦王這個事件共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大致講了什么事件。3.結合歷史,我們都知道荊軻刺秦王最終是以失敗告終的。那么荊軻作為一個悲劇式的人物為什么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如此崇高的地位而且被后世一直傳頌,請結合文章中的相關內容思考這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教師針對預習工作向學生設置的,學生若想解答這三個問題就必然要開展相應的預習計劃,通過預習行為初步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情況,同時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產(chǎn)生了一定的思考。學生做好了身心這兩個方面的準備,對教師后續(xù)教學計劃的落實也是極為有幫助的。《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列出三個問題:1.通過學習該文,你掌握了哪些文言字詞知識,了解了關于這篇文章的哪些背景?2.這篇文章共有幾個段落?每個段落講述了什么內容?3.這篇文章中一共出場了幾個人物?請概括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這三個問題分別針對客觀的教學內容而設立,而且在提問的深度上由淺及深,能夠系統(tǒng)性涵蓋學生整篇文章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產(chǎn)生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也有助于推動課堂整體教學效率的提高。
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使我們全面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只有當學生形成了濃郁的學習興趣和狀態(tài),我們才能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得到來自學生更加充分的配合,實現(xiàn)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全面進步和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語言組織、教學行為和整體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需要我們做好多個方面的工作。
例如,《沁園春·長沙》是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第一課,也是一首非常經(jīng)典且優(yōu)質的現(xiàn)代詞。全面提升學生對這首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我們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致力于實現(xiàn)的一項重要目標。在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的前提下,我們要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教學情境,特別是通過科學的情境塑造產(chǎn)生對學生的引導和激發(fā)作用。而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首先利用班級內的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了關于長沙這座城市的旅游宣傳片和對外介紹影視,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資料的方法了解了長沙這座城市。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詞的主題便是長沙,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學生對長沙這座城市的了解也是在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這是在課前導學階段通過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典型方式。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教學語言,特別是當學生取得一些令教師滿意的表現(xiàn)時,教師要不吝贊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詢問哪名學生可以為大家熟練朗讀這首詞。一名學生自告奮勇并順利完成了朗讀工作。此時,教師要充分肯定這名學生的積極情緒和狀態(tài),特別是勇于表現(xiàn)自己的良好自信力。來自教師的肯定也會讓學生獲得更加充實的主觀感受,對語文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程度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步三查”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群學和展示,而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要想順利開展工作必須要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的組織形式。關于學習小組的建設,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構思:
首先是做好小組動員工作。做好小組動員工作是科學劃分學習小組的一個前奏。教師結合課程教學的相關內容動員學生劃分學習小組才能實現(xiàn)小組合作模式的科學應用。例如,《鴻門宴》這篇文章的教學開展前,教師提前針對本次的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了一些預告和提示。在某一節(jié)課的收官階段,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知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句話,有學生立刻表示:“這句話和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同一個意思,主要表示某個人的某種做法有著更加深層次的目的,并不是從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簡單。”教師繼續(xù)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學生經(jīng)過回憶后表示:“這句話出自鴻門宴的歷史故事。鴻門宴主要講了劉邦和項羽在一次宴會上的交鋒,項羽想要殺死劉邦但最終被劉邦逃脫。”見到學生對答如流,教師便宣布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主題便是鴻門宴。而后針對接下來的學習情況向班級內的所有小組進行了預告并表達了對學生們取得良好學習成果的美好預期。教師的這種行為本質上發(fā)揮的是動員的作用,來自教師的動員必然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積極應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
其次,明確小組成員的任務分配。小組內成員的任務分配可以設置組內的學科代表,每人挑選一門學科負責本組內該學科的學習督促任務,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度和管理意識,增強他們的責任感。記錄員主要負責課堂小組討論時成員表現(xiàn)、問題記錄等的重要內容記錄。所有的成員有一個明確的分工才能為接下來的學習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一個堅實的組織形式基礎。例如,《鴻門宴》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全班學生下達的第一個任務是“熟練掌握這節(jié)課的生字生詞”,掌握文言文的生字、生詞、通假字、古今異義字是學生要完成的一個重要學習任務。教師要求學生自行完成這一任務不僅體現(xiàn)了尊重其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也更有助于學生對文言字詞知識產(chǎn)生一個更牢固的學習印象進而有效維護自身的學習成果。《鴻門宴》這篇文章的篇幅較長,段落較多,再拿到整理文章生字生詞的任務后,小組內部各成員要進行分工。可以是每個小組成員平均分配某些段落并完成生字生詞的解析,也可以是小組課代表優(yōu)先選擇一些篇幅較長或生字數(shù)量較多的段落,將那些整理難度相對較低或文字數(shù)量相對較少的段落留給那些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小組成員。無論如何,具體的劃分方式都由小組內部的學生經(jīng)過民主的方式?jīng)Q定,這可以充分調動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學習工作積極性,從而能更順利地完成教師留下的任務。
探究問題要有層次和價值,設計時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設置一些探究問題,也可以在學生獨學、對學及時根據(jù)學情調查,摸清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疑問后,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掌握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設計群學中需要進行探究的問題。
例如,《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教學結束后,教師作出總結:“經(jīng)過對文章內容的深入分析和學習,我們都知道荊軻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悲劇式英雄。雖然他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不受外侵而毅然決然選擇刺殺秦王,展現(xiàn)出了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犧牲精神。但我們也都知道人無完人這一道理。例如,文章一開始都為我們交代荊軻想要直接刺殺秦王,但到最后荊軻卻表示只不過是想俘虜秦王而后逼其立下盟約。這也體現(xiàn)了荊軻執(zhí)行力不夠堅決的負面問題,他也并不是我們所理想的一個非常完美的英雄人物形象。對此,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英雄人物的形象問題呢?”教師在提出這一問題后要求學生進行思考特別是結合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分析,而這種探究行為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進一步提升,也有助于學生學科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的全面進步。再比如《過秦論》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隨著課堂教學程度的不斷加深,教師向學生拋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經(jīng)過學習,我們都知道了這篇文章是在議論秦朝之所以滅亡的客觀事實。但是在文章寫作過程中卻并沒有一一詳細列舉秦朝滅亡的原因,而是不惜重墨描繪秦國一統(tǒng)六國而后建立統(tǒng)一王朝的歷史征程。這種寫作手法有何優(yōu)勢?”在教師提出這一問題后,學生們紛紛進行了大膽的猜測。有的學生表示:“文章作者是一個漢朝初年的人,而西漢王朝也是劉邦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后建立的。作者在寫過秦論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詳細描述了秦王朝統(tǒng)一的艱難,這也能進一步體現(xiàn)出劉邦推翻秦朝并建立漢朝的艱難和豐功偉業(yè),所以在寫作風格上具有一定的歌頌色彩。”也有學生表示:“通過詳細描述秦朝的建立過程,體現(xiàn)其中艱難但最終卻給出了一個王朝滅亡的結局。這無疑是遺憾的,所以給人留下的印象和教訓也是更加深刻的。”其他學生也圍繞這一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探究有助于學生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深化。教師拋出的這一問題具有非常強的代表性,也是基于對整篇文章進行深度學習和理解而提出的。這一問題能夠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行為產(chǎn)生有效指導。
五步三查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優(yōu)化了教學組織方式,特別是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組織奠定了一個非常優(yōu)質的形式基礎。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利用這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輔助工作,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鼓勵他們開展小組合作,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要科學組織學習小組并加強對學習小組的指導工作,更要科學設置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學習內容產(chǎn)生更深刻的思考,從而給每一位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本次文章關于五步三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雖然告一段落,但在今后的學科教學實踐中,我們仍然會對此保持重視并開展更進一步的探究,為提升語文課程教學質量而努力,為給每一名高中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學科教育服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