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王磊
摘要:鄉村旅游與農業產業的結合可以實現互利共贏。通過發展農家樂、農產品體驗、農業觀光等形式的鄉村旅游,可以帶動農產品銷售,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從而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當前,大數據技術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已經廣泛應用,因此,嘗試探討大數據技術在發展鄉村旅游中的應用,從而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推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農村經濟;鄉村旅游
大數據技術在農業經濟發展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促進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我國于2014年開始促進農業的信息化發展,逐步建立了大量的農業物聯網、農業流通設施、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等,大大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此外,隨著GPS技術在農業經濟中的應用,農業發展產生了大量的信息。面對大量的農業數據,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及時全面的采集,還能對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并結合GPS技術來構建完善的農業經濟數據采集系統,為促進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發展提供重要的信息化系統[1]。
一、大數據技術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保障
(一) 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單位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分析當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現狀,結合現狀來發現問題,再根據問題進行針對性優化,更加有效地完善當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例如,在發展農業經濟時,可以加強對滴灌和噴灌技術的應用,加強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的建設,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同時,為游客提供觀光以及采摘的旅游服務,進而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
(二) 促進了綠色農業的發展
在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發展中,要以保護當地環境為前提來建設綠色生態農業,為鄉村旅游奠定基礎。在建設綠色生態農業時,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掌握不同地區的土地應用情況和不同農產品的農藥使用量情況,從而結合地區特點來選擇最適宜的農產品進行種植。農產品的物流配送也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確定更加精準的交易時間,從而實現精準的物流配送。例如,廣東部分地區就精準借助了大數據技術來進行綠色農產品以及鄉村旅游的推廣。借助大數據技術能更加精準推廣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并進行產業鏈的延伸,加強農家樂以及農村電商的建設,從而發展鄉村旅游,更好實現鄉村振興。
二、大數據技術在鄉村旅游中的具體應用
(一) 能夠做好鄉村旅游數據采集
當前,我國農業資源十分豐富。隨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國農業經濟也在不斷轉型發展,逐步完善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基礎建設,借此來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成為近年來廣受歡迎的產業。加強大數據技術在鄉村旅游產業中的應用,能夠做好鄉村旅游數據的采集,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數據,進而為相關人員做決策提供重要依據[3]。根據大數據技術采集到的鄉村旅游數據,決策人員可以制定更加精準的決策,開發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資源,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提升整體的旅游發展水平。
(二) 能夠做好游客數據篩選
大數據技術在游客數據篩選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娛樂需求不斷提升,旅游已經成為我國人民的重要娛樂方式。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鄉村旅游也正向著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加強大數據技術在鄉村旅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做好旅游數據的采集,也可以對旅游數據進行篩選,從而更加精準掌握游客的喜好,進而為旅游開發者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幫助旅游服務單位做好相關服務的提升和優化,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旅游服務,也可以更好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 能夠加強區域合作
大數據技術在鄉村旅游的區域合作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問題。例如,存在大量雷同的景區,區域資源也缺乏整合,對周邊影響力不足,不能持續吸引游客,使得游客數量逐漸下降,對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但是,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好促進區域的合作,從而形成多個具有地區特色的旅游資源,進一步提高旅游資源的多樣性,吸引各種游客前往參觀旅游。
(四) 可以建立旅游大數據平臺
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旅游產業中的深入應用,相關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務平臺和數據平臺,從而更好促進鄉村旅游發展。
第一,在旅游數據庫建設中的應用。農產品的種植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而相掛鉤的鄉村旅游也會受到季節的影響,從而影響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因此,相關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加強農業經濟和旅游數據庫的建設,基于數據庫的信息來優化當前的農業生產結構,并開發更多的旅游資源,提高農業經濟和鄉村旅游發展的持續性。例如,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分析統計當前地區適宜種植的植物,并按照季節進行劃分,確保各個季節都有相應的農產品供應。
第二,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中的應用。要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不僅要做好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還應當加強與當地著名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和村民的合作,從而更好提高農產品的吸引力,提高鄉村旅游的吸引力。例如,相關單位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做好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掌握最新的鄉村交通情況、衛生環境情況,并借助鄉村旅游的發展需求來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從而更好促進農業經濟和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
第三,在云旅游平臺建設中的應用。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加強云旅游平臺建設,將鄉村旅游的特色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參觀旅游,也為觀光農業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例如,在發展旅游種植業時,不僅要引進優質的蔬果,還要引進更多適宜當地種植的觀賞花卉;不僅可以提供品嘗和采摘服務,也可以為游客提供觀光的旅游資源,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參觀旅游。此外,相關單位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鄉村旅游景區的宣傳推廣,加強對優質農產品的介紹,從而更加精準吸引游客。
三、推進鄉村旅游穩步發展的策略
第一,相關單位要做好農村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隨著人們對于文化精神需求的不斷增多,對傳統生活方式的體驗,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文化精神體驗,也可以幫助人們放松心身、減輕壓力。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來開發更加科學的鄉村旅游資源,也可以建設更加適宜的綠色生態農業。
第二,做好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雖然鄉村地區蘊含著大量的文化資源,但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相關單位應當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做好動態監測工作,避免出現盲目開發或者過度開發的現象,切實做好對當地文化資源的保護。例如,部分鄉村地區有大量的傳統建筑,在開發和利用這些傳統建筑時,要避免過度開發,遵守保護的原則去打造鄉村旅游,如限制景區的參觀人數,定期做好傳統建筑的修繕等,加強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保護。在開發鄉村文化資源時,相關單位也要加強對當地特色文化的宣揚。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開展特色文化的宣傳,呼吁更多村民和游客參與到傳統文化保護當中,也可以提高當地鄉村旅游的知名度,進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觀。
第三,打造獨具吸引力的品牌。品牌是吸引游客的第一印象,品牌形象要與當地的特色文化相契合。文化品牌的個性是在當地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上進行建設的。鄉村旅游要達到長期發展的目的,就必須打造獨特的品牌。例如,陽澄湖地區以盛產優質大閘蟹聞名,當地就可借此來建立旅游品牌,并進行油菜花和葵花的種植,促進農業和特色產業之間的結合,進而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度假區。
第四,開發多元旅游消費形態。近年來,我國數字信息技術深入發展并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為基礎,以通信網5G、物聯網、VR等混合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依托,以旅游大數據中心、線上虛擬旅游平臺等為重要旅游應用場域的數字架構。與此同時,我國鄉村網絡通信覆蓋率也在不斷提高。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截至2022 年底,5G 網絡覆蓋所有縣城城區,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為加快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網絡支撐。依托鄉村數字技術的發展,民俗展演、直播帶貨、特色種植等新的鄉村旅游形態不斷出現。數字技術在鄉村旅游方面的創新和應用,不僅提高了城市游客體驗品質和鄉村居民的生活品質,也為數字經濟與鄉村的發展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效促進了高質量發展,加快了共同富裕的進程。我們要充分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科技創新成果,豐富鄉村旅游數字技術應用場景,開發數字化沉浸式產品。同時,相關部門正開展“短視頻+直播+產品銷售”等多種形式的線上銷售方式,通過主題推廣活動,深入挖掘鄉村人文價值,打造鄉村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場景,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4]。
總而言之,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為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也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轉型升級發展,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因此,相關單位要重視對大數據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做好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做好鄉村旅游文化的開發等,從而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曉軍.大數據時代旅游業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西部
旅游,2022(06):61-63.
[2]王莉.大數據背景下農業經濟與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探究[J].廣東
蠶業,2021,55(03):134-135.
[3]李楊.探討大數據背景下農業經濟與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J].全國
流通經濟,2021(17):120-122.
[4]金臺資訊.數字經濟點亮“好風光” 激發鄉村旅游多元新形態
[EB/OL].(2023- 04- 26) [2023- 04- 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764218751893754209&wfr=spider&for=pc.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雙元三融合’導師制的高職院校創客培養機制創新研究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SJGLX1048;2021年河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內修技能外強聯動:高職院校服務‘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1SJGLX698;2021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農業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路徑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豫教〔2021〕57956。
作者簡介:白楊(1984-),女,河南溫縣人,實驗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責任編輯 張萌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