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區域教育的不均衡、城鄉教育分化嚴重、教育觀念分歧較大等問題已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桎梏,而我國學前教育在辦學資源、經費投入、師資隊伍、政策、觀念、方法等方面的發展還不完善。甘肅省近幾年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開展了“三年行動”,在此期間,學前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部分不可忽視的問題。文章分析了甘肅省學前教育近年來的發展狀況,指出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合理的績效評價分析,提出了后續甘肅省完善學前教育的創新舉措。
關鍵詞: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創新舉措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2-0094-03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的學前教育能夠為兒童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近年來,甘肅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優化幼師隊伍,提高保教質量,在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受資源分配、師資專業化、政策落實等因素的制約,甘肅省學前教育質量仍亟待提升。
一、甘肅省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一)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不斷加大
2020年甘肅省政府為發展幼兒教育提供了137335萬元的專項經費,包括49943萬元的國家撥款,全省財政撥款87392萬元。首先,加大資源支持力度。2020年度,共投資129625萬元,重點支持2000人以下的鄉鎮中小學939所;新建農村中小學1072所。其次,以甘肅省教育廳和財政廳財政撥款2800萬元為基礎的學前教育補助計劃,重點扶持在幼兒園的兒童,確保他們接受學前教育。最后,加大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資,2020年度全省共投入1725萬元的專項資金,對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中具有甘肅戶籍的在園幼兒,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標準減免保教費。在此基礎上,對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中建檔立卡戶貧困家庭在園幼兒每生每年再減免 1000 元。
(二)學前教育教學資源不斷擴大
政府部門按照《甘肅省精準扶貧學前教育專項支持計劃》的規定,將學前教育的資源拓展到農村,使學前教育與教育的“精準扶貧”相融合。城、鄉、村三級學前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初步建成,為農村、貧困地區和偏遠民族地區提供了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有效解決了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三)入學率顯著提高,而普及率與普惠性并不均衡
2020年,甘肅省全部在園兒童711.1萬名,學前教育的平均入學比例為90%,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平均入學比例接近86%,實現了“五個全面”的鄉鎮、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17個插花型貧困縣的入學率的持續攀升。與不斷提高的甘肅省學前教育入學率相比,某些地方的學前教育的普及率和普惠性不均衡仍然是一個重要問題。以白銀市的靖遠縣與會寧縣為例進行比較,靖遠縣2020學齡幼兒的平均入學率為92.4%,而會寧縣2020學齡幼兒的平均入學率僅有87.6%。
(四)學前教育教師隊伍不斷提升
2020年,幼兒園教職員工總數為4.23萬人,其中有3.30萬名專業幼兒教師。與2018年相比,教職員工總數增長了2.26萬人,幼兒教師專業人員增長了1.66萬人。隨著教師招聘、訓練和培養的規模不斷擴大,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也顯著提高。
(五)學前教育保教質量逐步完善
甘肅省落實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切實樹立和落實科學的保教觀念,促使當地教學工作保障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六)民辦幼兒園成效顯著
2020年末,甘肅省民辦托兒所1676所,較去年增加477所。同時,出臺《普惠性民辦園認定和管理辦法》,使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共存。甘肅省學前教育發展迅速,尤其是學前教育資源、入園率和師資力量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學前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二、甘肅省學前教育績效評價分析
(一)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情況分析
甘肅省的學前教育資金來源以政府財政支持為主。2020年,72.2%的資金由政府提供,即為中央、省、市、縣等各級財政撥款,27.6%的資金是根據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收取的保教費(免保教費補助收入),剩下的資金為社會捐助投資。社會捐助投資在甘肅省學前教育資金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小,僅有0.02%。相關數據表明,國內學前教育資金中的社會捐助投資平均水平為0.5%。由此可見,甘肅省學前教育資金嚴重依賴財政供給,而社會捐助投資性資金較低。私立幼兒園的總投資只有3840萬元,平均投資在3萬元以下。學前教育的資金投放過于集中,這就導致在資金的運用上只重視基礎設施,忽略了教育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高[1]。
(二)學前教育產出情況分析
與2018年相比,甘肅省2019年新增幼兒園830所,2020年新增500所。從2020年的學前教育現狀來看,盡管在園幼兒數量有了總體性的增長,但是這種增長是不均衡的,有些地區的幼兒數量不升反降,甚至連預期的水平都沒達到。2020年,幼兒園教職員工人數較2019年增長1.63萬人,但由于幼兒園數目及入園幼兒人數都在不斷增長,且幼兒園數目及入園幼兒人數的增長速度遠遠高過教職工人數的增長速度,因此師資緊缺問題日益凸顯。
2020年,甘肅省三年學前教育的總體入學比例為75%,2019年為70%,比2018年略有增加。至2020年,甘肅省共有2295所公立幼兒園,在全省所有幼兒園中占比約為57.80%;公立幼兒園的在園幼兒人數約為43.18萬,在甘肅省在園幼兒中所占比例約為61.60%。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676所,在全省所有幼兒園中占比約為42.20%,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約為26.92萬人,在甘肅省在園幼兒中占比約為38.40%。另外,支持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78所,在全省所有幼兒園中占比例為1.96%。由于缺少專項資金支持及相關配套措施,甘肅省國有企業及集體辦園性質的幼兒園規模一直維持在某個水平線上,并沒有顯著提高。
(三)學前教育效果分析
甘肅省學前教育發展迅速,基本設施建設得到了極大改善,教學設施、器材采購、活動場地等基本條件的優化,為農村地區的適齡幼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進一步縮小了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而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的顯著發展,能夠讓更多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有效地促進了教育公平的實現,推動了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盡管目前我國農村貧困家庭的幼兒在接受學前教育時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助,然而由于教育理念滯后、家庭資源少、就近入園難、幼兒殘疾等因素,目前尚未實現幼兒入園的全覆蓋,即“貧困家庭的幼兒入園率相對略低”。綜上所述,近年來甘肅省學前教育的覆蓋范圍和教育資源分配均進一步優化,這對提高學前教育的教學水平,促進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甘肅省2015—2020年度間的經費結構來看,經費來源變化差異較大,很難保證甘肅省學前教育的平穩發展。在市場經濟日益成熟的時代,學前教育過度依賴財政供給或保教費用的繳納,缺乏來自社會的固定的可靠的經費來源,在學前教育階段“民間辦學力量的介入不足”,不利于甘肅省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2]。
三、甘肅省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偏遠民族地區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
受到諸多原因的制約,甘肅省偏遠民族地區學前教育投資相對較少,當地的教育工作重點集中在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上,將較多的精力放在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上,大力提倡“控輟保學”并提高掃盲率,而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地方的幼兒園資源很少,公辦和私立的幼兒園大部分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
經調研發現,甘肅省部分地區幼兒園存在辦學場所依附性強、穩定性不足等問題,幼兒園場地缺乏規劃、總體設計不當、采光不足、通風狀況差等問題都十分常見。
(二)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專業化程度低
以甘肅省廣河縣、和政縣等少數民族區域為例,當地目前幼兒園數量少,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結構落后,專業技術水平也不高。根據調查數據,教師的年齡構成呈現兩極分化狀態:大部分任課教師集中在30歲以下和40歲以上,而30~40歲的學前教師占比較少。同時,當地40歲以上的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不高,師資隊伍老齡化問題明顯。而30歲以下的幼兒教師又大都是臨時或代課教師,他們教學經驗不足,流動性大,且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總體素質不高。
(三)政府管理缺失導致政策落實未到位
當前,甘肅省政府和各地區相關部門均在著力改善目前的學前教育辦學條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教育改革措施無法實施,這就造成了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的滯后。另外,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即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界限模糊”,沒有對下屬幼兒園進行科學管理及嚴格規范,導致不少民辦普惠幼兒園的“小學化”問題明顯。
四、完善甘肅省學前教育發展的創新舉措
(一)加大經費投入的同時拓展學前教育資源
地方財政要保證完善的政策支持,不斷增加投資力度,確保增強執行力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增強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效益。因此,各地要努力建立健全學前教育基金,并根據地方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和現實情況,逐步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資,實現專款專用。同時,甘肅省還應根據地方的具體條件,大力鼓勵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學前教育支持工作,與國家的資金支持等方式配合,促進辦學水平的提高[3]。
(二)加大學前教育師資補充力度,提高師資質量
相關單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使每位教師都可以接受先進教育思想的引導,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目前甘肅各地農村幼兒園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幼兒教師構成并不合理,且幼兒教師的流動性較大,不利于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除了現有的講座、研討、觀摩之外,幼兒園也可以在現代大數據、云存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框架內進行師資優化,有計劃地開展幼師師資培訓活動,拓展幼兒教師發展的深度。另外,幼兒園還應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采取多種形式的培養模式,通過 MOOC等新型的網上教學平臺,積極為幼兒教師提供就業培訓的機會。
同時,甘肅省具有明顯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自然條件和民族文化資源豐富,但尚未充分挖掘。幼兒園教師可把源遠流長的民族歷史、民族英雄故事、傳統節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有趣的民俗游戲、民俗禮儀等都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自身的民族文化教育優勢,積極汲取地方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內容,提高學前教育效率與質量。
(三)明確政府職責并落實相關政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宏觀調控,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力量來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基于此,甘肅政府相關部門要切實以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為依據,認識到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同時,應時刻關注偏遠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動態,以實際行動履行職責,確保學前教育平穩快速發展。
具體落實策略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方面,要健全法制,保障學前教育在各個地區的合法開展。近年來,國內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相繼出臺了地方性學前教育法規或規章,對學前教育的定位、發展方針、審批程序、設施供應、資金來源和管理、從業人員的資格和待遇等做了詳細的規定,對甘肅省學前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應在觀念上進行轉變,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做好制定教育發展規劃的工作,這樣才能推動甘肅政府制定規劃,有關部門配合完成,基層教育機構貫徹執行的發展模式形成并落實。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甘肅省當前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十分迅速,與2015年之前相比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也有了相當的發展潛力。由此可見,甘肅省學前教育工作在未來的發展階段,應進一步加大資金、資源、師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參考文獻
莊愛玲,黃洪.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績效及城鄉差異[J].教育與經濟,2015(4):50-56.
陳國明.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考核改革的績效評價制度建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22(6):66-68,82.
黃洪,莊愛玲,張翼飛.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分擔機制研究:基于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視角[J].教育與經濟,2014(3):21-25.
作者簡介:杏亞麗(1982.7-),女,甘肅鎮原人,任教于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華夏未來天人智慧幼兒園,一級教師,專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