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芬
【摘? 要】大單元教學法是當前時代背景下涌現出的一種“新”方法,具有“靈活性”“系統性”等教學特點,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也能夠強化數學課程中的概念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應用好大單元教學法,立足于大單元視角、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方案、設計活動,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提升。
【關鍵詞】大單元;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各科教師秉承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探尋“新”方法、設計“新”活動,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往的課堂教學理念單一、枯燥,教學氛圍沉悶、無聊,無法充分地帶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大單元整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讓學生從知識的單一走向關聯、從知識的碎片走向整體、從思維的固化走向遷移。因此,教師要及時轉換教學思路,應用大單元教學法,促進單元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整合,以充分促進初中數學課堂質量、效率的充分提升。
一、深入分析教材,明確教學方向
優秀教學理念的有效落實離不開合理教學策略的輔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注重起“備課”工作的有效開展,更深層次、深入地挖掘教材內容,尋找各單元課程內容的關聯點、把握各單元知識點的聯系,才能夠更好地基于大單元視域開展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初中數學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眾多,且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如果教師僅僅跟隨教材順序進行“講解式”教學,那么會導致很多學生理不清各課程內容之間的關系,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掌握、應用較差。所以教師要深入挖掘、分析、探尋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以明確課堂教學方向,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單元知識系統性、邏輯性的梳理、學習中逐步理解、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點。
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知識的認知、整合錯誤,總是將其與《解直角三角形》這一課程內容結合起來,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雖然這兩節課程內容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但并不屬于同一個知識體系中,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合二者,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導致學生出現“邏輯混亂”“理解不當”的情況,不利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深入、透徹理解。所以在進行大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全面分析、挖掘教材內容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能夠更為精準地聯系單元課程知識,以充分滲透大單元教學,基于單元視角引導學生的有效理解、掌握課程內容,以更好地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全面分析學情,把控教學內容
初中階段的知識點較小學數學相比難度更高,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低的學生容易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漸漸落后于其他學生。在大單元視域下,教師應該充分地秉承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分析、了解全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發展水平,并基于此有效明確、把控課程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效了解、掌握班級中各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感知各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能力差異、理解差異,并以學生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接受程度高的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構建大單元教學結構,充分把控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一元二次方程》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秉承著“因材施教”教學思想、教學原則,全面剖析班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全面把控教學內容。當前初中生生活閱歷少、理解能力較低,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就可以有效結合生活中的一些趣味案例,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有效導入“一元二次方程”相關知識點,以充分地降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難度感知。教師還可以有效融合一元一次方程,有效更改一元一次方程的條件,以使得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去探究、去學習一元二次方程,進而有效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學生出發全面把控教學內容,加快學生接收、理解知識的速度,促進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實際應用。又如,在進行蘇科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一次函數》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有效地做好課前備課工作,基于大單元視角整合、分析教材內容,并有效繪制知識邏輯圖,整合單元課程內容,以明確課堂教學內容、指引課堂教學方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跟隨知識邏輯圖有效探究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及圖像,以及其中涵蓋的“自變量”“位置”“形狀”“增減性”“函數值分布”等知識點,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有效梳理各課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在大單元視角下,教師還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據此“知識邏輯圖”有效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相關知識點,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整合單元內容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充分培養。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大單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促進單元課程內容的邏輯性、系統性教學,也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腦海中構建科學、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提升。
三、基于單元視角,設計教學活動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單元教學呈現出“靈活性”的優勢特征,在大單元視域下有效開展數學教學,能夠促進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知識點的重新組合,能夠為學生提供自由、開放的思考、討論空間,促進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充分發揮,也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增添教學趣味、提升教學活力,也能夠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解決中有效探知數學概念、總結數學規律,充分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大單元視域下,初中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時,要有效基于單元視角,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以促進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以使得學生在“動手”中進一步理解、整合課程知識點,進一步推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充分提升。
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圖形的旋轉》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基于大單元視角,有效結合多媒體播放“圖形”旋轉前、旋轉后的圖片,并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內容有效分析圖形旋轉了多少度,然后教師可以有效結合“中心對稱圖形”相關知識點,讓學生有效“動手”設計、創作有創意的中心對稱圖案,然后教師再開展“點評”活動,引導學生基于本單元內容對學生設計圖片進行判斷,指出哪些學生設計的圖案屬于中心對稱圖形,哪些學生設計的圖案不屬于中心對稱圖形,以此有效增強課堂上生與生的互相分享、互相交流、互相評價,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在此“實踐”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發問、發現問題,在探索過程中獲得新知識、新感受。
四、融合新知舊思,滲透數學知識
初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難度性、靈活性,很多習題需要學生靈活整合、運用所學知識,得出準確無誤的答案。在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的體驗、“學”的思路,往往是按照自身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習題解答。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對教師產生較高“依賴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問題的解答依賴教師的“引”,一旦脫離教師引導,就會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因此,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模式,要注重“舊思想”“新知識”之間的融合,鼓勵學生嘗試應用“舊思想”“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并充分地發揮出自身在課堂上的教育引導作用,以充分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效聯系、整合,以滲透數學知識、提升學生大單元學習質量、學習效率。
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銳角三角函數》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有效引導學生30°角與斜邊的比值狀況,然后再引導學生探究、感知、了解60°角、45°角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情況,以初步構建學生對“銳角三角函數”的整體認知,融合舊思想、新內容,將學生快速“帶”入課堂學習狀態中,然后再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索,學習“正弦”這一概念知識,然后由此引出“余弦”“正切”等相關知識點,促進單元知識之間的整合、聯系,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思考,以更好地鏈接新知識、舊知識,加快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理解速度,促進學生“學”的效率、“學”的質量提升。又如,在進行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有效基于大單元視角開展教學活動,融合舊思想、新知識傳授課程內容、學習方法,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轉換、應用,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區別于傳統的“講解式”“引導式”教學,將課堂學習中心放在了“學生”上,更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對課程知識的轉化應用,能夠有效發散學生學習思維。如教師在講解完“和的平方公式”后,要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時間,讓學生結合這一學習思路,有效將“差的平方公式”轉化為“和的平方公式”,以滲透課程內容。教師還可以有效出示相關的練習題,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觀察、探究解題方法,并引導學生結合“舊知識”“舊思想”進行有效解答,在深化學生課程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探究空間,落實“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緊扣“學生”這一中心開展課堂教學,進而促進初中數學課堂的高效、高質構建,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授課時,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數學教材內容應用大單元教學法,以促進學生知識整合、應用能力提升。大單元視域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數學教材內容,明確課堂教學方向,發散學生學習思維;全面分析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學習差異,明確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單元教學活動,增添課堂活力,提升學生熱情;促進新舊知識整合,滲透數學知識、數學方法,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坤,劉利.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探討[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159(3):6-7.
[2]王婷婷.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J].天津教育,2022,697(28):72-74.
[3]張彩英.單元視域下的初中數學結構化教學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039(28):44-45.
[4]冉慶.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探析[J].新課程導學,2023,590(1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