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金霞
“互聯(lián)網+”為教育教學系統(tǒng)注入了新活力,也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契機。當前,“互聯(lián)網+”教育催生了很多新型教學手段,能夠對課堂教學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積極踐行“雙減”理念,改變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斷優(yōu)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應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引入翻轉課堂、慕課、微課、云課堂等新型教學方法,將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式教學轉化為雙向互動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實踐應用中,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現(xiàn)代信息科技,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搭建智慧課堂,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讓學生直觀感受數學概念,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靈活應用數學知識[1]。
“互聯(lián)網+”是一種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是互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行業(yè)的有機融合,能夠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平臺的優(yōu)勢,為傳統(tǒng)行業(yè)開辟全新的發(fā)展空間。在“互聯(lián)網+”思維下,很多行業(yè)實現(xiàn)了改革和升級,朝著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fā)展,教育行業(yè)同樣如此。在“互聯(lián)網+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充分拓展互聯(lián)網中的教育教學資源,轉變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讓課堂教學更直觀。
云課堂是一種面向教育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服務,能夠通過網絡視頻終端將學生和教師連接起來,實現(xiàn)同步和異步的教學。云課堂能夠突破時空局限,讓教師與學生利用網絡渠道實現(xiàn)互動。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學生容易在課后遇到難以解決的數學問題。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云課堂,利用云課堂高效、便捷、實時互動的特點,為學生答疑解惑,深化重難點的教學[2]。
翻轉課堂是“互聯(lián)網+教育”的產物,能夠引導學生自發(fā)地開展學習活動。翻轉課堂對課堂活動的安排是顛倒的。它主張“先學后教”,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開展實踐活動,完成多樣化的練習,檢驗學習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網絡視頻、查閱電子書、收集網絡資料等方法主動探索知識點,掌握知識點的規(guī)律,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獲得充足的實踐空間,充分應用所學知識,檢驗學習效果。
慕課的特點是大型化、開放化,絕大部分慕課是免費注冊、免費使用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慕課進行在線學習。慕課能夠對多種社交網絡工具進行全面整合,利用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初中數學教學,教師可以選取相關重難點的慕課,向學生推薦學習資源,與學生共同學習,通過線上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拉近師生距離。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慕課改變教學方式和授課風格,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微課是一種時間短、針對性強的教學資源,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能夠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呈現(xiàn),如絕對值、整式、相交線與平行線等。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深刻闡述數學概念的內在含義,讓學生不斷積累基礎知識,縮短學習時間,加強對知識的記憶效果。通常情況下,每一個微課視頻都圍繞一個知識點,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進度制作微課視頻,用知識點的名字為視頻命名,為后期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資料。微課可以應用于課前自主學習中,還可以應用在課堂導入階段,發(fā)揮輔助作用。此外,微課還可以應用在復習階段,為學生提供重要的學習資料,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架構。
“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具有師生關系平等化、教學方式開放化等特點。首先,在師生關系方面,基于“互聯(lián)網+”的初中數學教學能夠轉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途徑與教師交流和互動,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問題,教師也能更好地掌握學情,利用大數據技術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抓住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其次,在教學方式上,“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更開放,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慕課、云課堂等打造“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從本質上說,基于“互聯(lián)網+”的智慧教學是充分應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特點是對多種信息技術的融合使用,能夠推動初中數學教學走向智能化、信息化,有助于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多樣的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想象空間,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構建動態(tài)的數學課堂,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數學模型,讓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和應用,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使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過程跟蹤,及時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在實踐中,為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貫徹于課前、課中、課后,讓學生在課前精準預習,在課中加強探究,在課后鞏固提升,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偠灾凇盎ヂ?lián)網+”思維模式下,初中數學教師能夠為學生搭建智慧教學平臺,讓教學內容直觀化,教學過程簡單化,教學評價全程化[3]。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會提前設計教學過程,做好教學預設,羅列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然后按照先后順序進行講解,以確保教學進度符合預期。然而,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只能被動聽課,在課堂上需要記憶的內容非常多,可能會出現(xiàn)跟不上、記不住等問題,影響整堂課的學習效果。在“互聯(lián)網+”思維模式下,教師可以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在課前制作微課視頻,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教學重點完成課前預習,同時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掌握主要內容,為后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交線與平行線”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利用繪圖軟件為學生展現(xiàn)直線相交和平行的狀態(tài),并將其錄制成微課視頻,呈現(xiàn)出立體的圖形,讓學生真正理解相交線和平行線,并從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對應的例子。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滲透相交線和平行線的概念,并設置課前小測,利用例題幫助學生深化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作為課前導入的輔助工具,引導學生探究相交線中垂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內容,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減負增效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利用更短的時間學習更多內容,加強對知識的應用。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打開學生的思路。為助推學生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從宏觀教學目標入手,將課堂教學目標拆分為不同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使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一次函數”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為學生呈現(xiàn)函數圖像,直觀反映一次函數中x和y的關系,增強學生對一次函數的理解,幫助學生樹立函數思想。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數據和表格,指導學生按照列表、描點、連線的方法制作函數圖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一次函數與方程、不等式聯(lián)系起來,設計課堂討論問題,指導學生從函數的角度看待二元一次方程,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由此,學生能夠深入理解一次函數的內容,把一次函數的知識和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不等式融合起來,實現(xiàn)深度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在線平臺的作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線答題,提高學習效率。在“互聯(lián)網+”模式下,教師可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更多電子技術和軟件技術,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加強師生課堂互動,更好地幫助學生解答問題。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二次根式”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學習二次根式的乘除和二次根式的加減。對此,教師可以引入直播軟件中的答題器,要求學生在線上完成答題,這樣教師就能實時掌握學生的運算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在運算中的困惑,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對學生開展在線測試,幫助學生建立個性化的錯題庫,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找到自身的問題,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在以往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容易忽略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只能通過考試展開教學評價,無法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難以掌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為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yè),導致數學作業(yè)偏難、偏多。為此,教師可以應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例如,在應用翻轉課堂時,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的課前預習題,對學生的預習成效進行分析,實施課前預習評價。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在線答題軟件收集學生的答題情況,然后運用大數據對學生的答題結果進行評價,引導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最后,在作業(yè)評價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科學分析學生在不同題目中的得分,找到學生的不足,制訂個性化輔導方案。在教學評價中,初中數學教師要盡量采取鼓勵式的評價,全面考慮學生的心理感受,通過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步。
在新課程改革和“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課堂教學方式正朝著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fā)展,師生交流明顯加強。為進一步突出“減負增效”,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滲透于課堂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數學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究和實踐,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當前,微課、慕課、云課堂等都是初中教學中常見的信息化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方式能夠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限制,為學生搭建智慧化的學習平臺,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任務,改進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未來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將新型技術引入數學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