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濱?王丹


摘要: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信息技術的賦能應用為人才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能,使得人才管理在成本、效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提升,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啟動新的引擎。本文從當前通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現狀從發,分析了IT賦能的重要意義和面臨的挑戰,然后從做強做全iHR數據智庫、做好做實業務支撐、做優做精服務共享和做專業賦能4個方向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為后續信息化規劃演進和系統建設方向進行了探討,助推公司人力數智化轉型升級。
關鍵字:通信企業;人力資源;信息技術;賦能;創新
一、引言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通信企業的組織既包含技術條線人才,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也涵蓋了職能條線人才,如財務、采購、工程、內控等。在通信企業進行IT賦能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路徑探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和信息化現狀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
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組織目標和員工發展的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涉及招聘、甄選、培訓和薪酬等方面的工作,以確保組織能夠有效地利用內外部相關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還涉及績效管理、人才管理、招聘和員工關系等多個方面。
薪酬管理是指制定合理的薪資和福利政策以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人事核心是指通過制定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規章制度、流程和流程,并確保其有效執行??冃Ч芾砟康脑谟谠u估員工的工作績效,為個人發展提供指導,并調整薪資和獎金等激勵措施。人才管理涉及發現、培養和管理組織的核心人才,以提升組織的競爭力。招聘工作則是確保組織能夠招聘到適合崗位的人才。員工關系管理包括處理員工與組織之間的關系和問題,建立良好的員工關系。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活動,涉及組織內外各個方面。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人力資源管理能夠最大化地實現組織目標和員工發展的雙贏。
(二)信息化現狀
2019年至2022年間,本公司已構建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覆蓋31個單位、50萬員工,包含人事、薪酬、招聘、績效等9大業務模塊,涵蓋了97類關鍵流程,實現了全業務、全流程的全覆蓋。信息技術的賦能為人力資源的管理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能,使得人力資源的管理業務在成本、效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提升。
借助信息技術,實現了員工的入職、轉崗、調動、離職的全職業周期的自動化管理,實現了人才招聘、績效考核、職工培訓等管理內容的落地。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
三、創新模式的意義
(一)數據價值分析、挖掘不夠
隨著公司幾十年的運營,現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關于人才、組織、薪酬、績效、職稱等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資源,不僅如此,有效地利用這些數據還可以為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然而,由于這些價值很難衡量,它們往往被職能管理者所忽視,從而導致公司在人才選拔、使用、培養和留任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分析、挖掘和建模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進一步實現大數據價值的變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業務運營支撐力度待提升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和業務量的不斷增加,對于信息系統快速響應和支撐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業務的運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數智化手段賦能
當前AI、大數據等技術飛速發展,但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賦能還處于探索階段。
四、 規劃思路探析
(一)做強、做全iHR數據智庫
1.數據底座
基于當前公司iHR系統四大模塊、86類、近千個指標的《集中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規范辭典》,匯集現有統一用戶、智慧黨建、統一郵件等30余個存量數據系統,對各專業數據進行標準化及融合,并不斷擴大iHR數據智庫的規模。這樣做可以實現數據的深度融合和適配分析,最終可以將智能輸出結果傳輸至下游系統,形成全面透明的海量人力資源數據底座,供全域隨時隨地調閱數據(見圖1)。這樣的底座還能為iHR系統的用戶提供人事核心全量字段,支持員工薪資信息、職業發展路徑、學習賦能計劃等功能。并可以根據用戶習慣、訪問頻次和頁面停留時間,動態調整頁面布局,打造適配個人需求和人力資源展示的頁面。此外,還可以向組織輸出公司的人才專家庫、人力資源庫等各類智庫查詢功能。為下游系統輸出標準化字段,包括員工基本信息、職位職級、學歷學位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數據。
2.數據分析
聚焦共享,基于多家人力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構建低成本、高效和專業的共享服務中心,提供數據工具,推進資源共享。聚焦價值,完善多元化激勵機制,激發組織活力及創新力,深挖數據價值,統一人力數據服務供給,為數據應用賦能(見圖2)。
(1)挖掘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運營生態構建的目標是統一數據共享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推動業務運營數據和人力資源管理集成深度演進,統一人力業務數據輸出共享服務。具體操作包括將各種數據源接入iHR數據倉庫,包括APM記錄、異常日志、訪客日志、流程處理日志、NG日志等系統監控數據,并根據分析場景進行數據處理,為構建企業及其生態化運營體系提供賦能。
(2)數據質量整治
強化數據質量診治,多方協同強質量保價值:進一步探查、監控、分析和預警數據質量,細化數據質量提升機制,發動員工協同和業務協同,持續提升數據質量,保障數據價值。協同進行數據診治,豐富數據診斷規則,對業務數據進行常態化監控與評估,結合流程待辦、通知預警和信息確認等手段,推動全員協同進行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和質量;同時增加數據補推機制,解決數據不一致問題。
(3)數據質量修復
為各單位配置本單位各類信息數據質量負責用戶角色,其中個人信息類的數據直接讀取自助門戶個人信息集進行修改配置。如果該信息屬于個人可修改的,則由個人進行修改。根據數據分類負責機制,整合iHR全模塊數據質量檢查結果,支持各專業用戶手動發送檢查結果信息待辦給相應數據負責用戶,以便進行數據修復和完善。待辦頁面將展示錯誤信息的詳細內容,并提供數據修復快捷通道。在信息處理完成后,將關閉待辦事項。
(二)做好、做實業務支撐
1.滿意度管理
①滿意度反饋:提供業務用戶滿意度反饋入口和途徑。
②熱點問題:針對用戶反饋的熱點問題集中匯總和分析。
③馬上就辦:對重點關注問題進行直接對接,并自動分配責任人及完成時間,實現閉環管理。
④一觸到底:對集中的問題進行一觸到底的處理。
⑤集中訴求:提供用戶對于iHR系統的集中訴求收集入口。
⑥UI、UE建議:進行系統易用性、友好性的需求收集入口,對集中的問題進行處理。
2.專題運營
①國資委專題。針對國資委專題,制定標準化數據收集和實施指標展示。
②各部委專題:針對各上級部委的專題要求,進行預先的分析和展示。
③上級單位專題:針對上級單位的專題要求,進行預先的分析和展示。
④對內、對外專題:針對其他的專題要求,進行預先的分析和展示。
3.業務運營
通過可視化、可互動的分析看板呈現運營分析結果,支持橫向分業務、分功能分析,縱向集團層、各單位數據分析。集團可查看全集團整體情況,各單位可查看本單位及地市情況。分析內容暫規劃產品運營、業務運營、用戶運營、異常監控等四個主題。其中,產品運營聚焦于系統功能使用,從單位、時間、用戶群體、功能模塊等維度對產品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包括整體概覽、用戶群體使用情況等六個版塊。
①各業務專項展示。經過持續建設,目前數據分析模塊已經體系化地采集了iHR業務數據,并應用到全景分析、配置效率、報表中心、專題分析報告等板塊。并基于AI算法和標簽體系構建了離職預測、績優人才畫像等應用,滿足了基礎的人力資源常態化運營分析的需求。
②流程效率分析。提供審批流程智能報表功能,在審批結束后智能生成效率監控表單,分業務、分層級監控審批流程單量、效率和異常情況。從多方面監控流程數據,深度挖掘流程審批數據的價值,助力企業運營效率。異常監控重點聚焦于系統異常提醒。
4.系統運營
①系統運營全面展示生命周期。面向iHR系統管理、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提供運營分析看板,支持產品影響、產品效能、產品質量、用戶滿意度、HRSSC服務等分析。通過實時或階段性監控關鍵核心指標,進行數據分析、總結,并對趨勢進行預測,并及時采取行動。
②TOPN運營展示。展示訪問覆蓋率較高的10家單位,集團公司呈現省級單位,省公司呈現地市公司,專直單位呈現二級部門。
③系統運營健康分析。對系統的整體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和展示。
④系統業務運營報表。提供系統運營情況的報表功能。
(三)做優、做精服務共享
貫通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將審批管理與事務操作剝離出來,實現33類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功能機制的標準化。精簡冗余業務環節,實現流程的共享,建立人力共享中心,實現業務人員的共享。基于數智化手段,實現線下流程的線上化,為基層減負,大大解放簽章等勞動型事務,大幅提升人力業務滿意度。實現RPA、AI等技術對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智慧賦能,將IT新技術與現有重復的事務性場景相融合,實現IT替代人力。實現PC與移動端的雙端上線,提供多終端同步呈現和處理,實現跨平臺歸集,一站式服務。
(四)做專業賦能
賦能各領域人、財、物、工、控、黨、團等資源,助力企業競爭優勢的發揮。同時支撐各業務領域人員的戰略管理,針對財務、市場、生產、研發等部門,整合人才衍生的專業指標,為各領域人員的戰略部署提供人員管理戰略,提升各領域的行業競爭力。
通過收集勞動力群體入離職信息、工作行為、能力素質等方面的數據,形成員工圖譜,幫助企業正確評估員工,并進行有效地管理,以應對勞動力的快速變動。全面整合全網人才數據,展現多維度人才現狀,為組織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結束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當前通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并分析了IT賦能的重要意義和面臨的挑戰。然后,從做強做全iHR數據智庫、做好做實業務支撐、做優做精服務共享和做專、做專業賦能的四個方向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本文持續構建“業人融合、模塊融通、管理融智”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深挖數據及創新價值,賦能人力資源管理,提升用戶體驗,推動人力資源數智化轉型和升級。
作者單位:滕濱王丹 中移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參? 考? 文? 獻
[1]鄭潔如.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機制研究[J].企業管理,2022(30):9-11.
[2]常尼亞,陳磊.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構建[J].今日財富, 2020(11):139-141.
[3]朱雙全.試析信息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J].中國新2021(08):107-108.
[4]李琳.基于新經濟背景下如何實現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創新[J].全國流通經濟, 2021(35):116-118.
[5]宮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發展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02):230-231.
[6]宋玉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模式優化措施[J].財經界,2021(3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