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智慧醫療”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是醫院順應時代發展的醫療普惠服務,也是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的有效路徑。當前新技術不斷涌現,包括但不限于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這些技術在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方面都能發揮一定作用,提升我國醫療的信息化水平。但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信息化平臺還無法充分發揮各種現代技術的作用。同時,平臺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對醫院的信息化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對此,本文將進一步研究“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希望能對其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醫療;信息化平臺;信息化建設
陶皓(1982.04-),男,漢族,重慶,管理學學士,研究方向:醫院信息化建設。
互聯網的應用在醫療行業中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使醫患之間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就醫服務。基于此,互聯網在醫療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信息平臺建設在信息的整合、交換、處理、保存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且可為智慧醫療提供支持,所以,醫院需進行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帶來一些啟發,以便他們提高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效果,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一、相關概述
(一)醫院信息化及醫院信息系統概述
醫院信息化是醫療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表現,是醫院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有效路徑,也是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醫院信息化既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又可以對計算機處理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進行有效應用,在提高就醫環節的質量、效率的同時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1]。
醫院信息系統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其主要任務是全方位管理和協調醫療活動和工作,并對相關數據進行整合處理。此外,該系統的有效建立可以實現數據及資源的有效結合,為信息的高效傳遞提供保障,并為醫院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二)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醫療概述
“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醫療簡單來說就是以互聯網與醫療為核心,進行醫療的信息化建設。首先,其核心為信息化技術。其次,智慧醫療可以對醫療信息進行高度整合,并充分利用相關資源。同時,該系統對多個學科進行了交叉融合,為預約掛號、住院管理、拿藥取藥等信息化整合提供了保障[2]。
智慧醫療可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醫療資源的目的,可充分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從而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也可以使醫療人員與專家進行有效合作,為醫療行業的轉型提供保障[3]。相較于以往的醫療信息化模式而言,智慧醫療模式更加重視就醫服務的方便、高效,以及醫療服務的準確、快捷。
二、“互聯網 +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總體架構
(一)軟件架構
“互聯網 +智慧醫療”的軟件架構簡而言之就是打造信息化平臺中的各種系統,使原本分散的系統和模塊能夠整合在一起,并實現對醫療信息進行高度共享。具體而言,基于互聯網,醫護人員可以將診療信息發送至患者的移動終端,讓患者隨時隨地查閱檢查信息;醫院可以建立公眾號或App,通過設置相關功能來滿足患者的一些就醫需求,例如預約信息、查看就診信息、閱覽檢查結果等;醫院還可以提供反饋渠道,若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存在不滿或有什么建議,可以通過該渠道直接反饋給醫院[4]。
(二)硬件架構
在“互聯網+智慧醫療”中,硬件設備包括防火墻、安全準入設備、網閘、專網專線等不安全因素的防護設備,以及計算機設備、打印機、掃描儀等基礎設備[5]。為避免數據泄露等問題的發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隱私安全風險,醫院可利用實名制的方式連接網絡的,同時通過提供就診IC卡或與其身份證相關聯獲取各類治療信息。這些措施可以保障患者隱私的安全性和數據的保密性。
(三)業務架構
為打造完整的業務框架,醫院可以從患者診療、居民健康管理和醫生職業等方面入手。對患者而言,他們可以借助公眾號、App等平臺進行線上繳費、線上掛號和預約看診等服務。此外,患者還可以通過這些平臺深入了解診療服務項目的具體情況,并避免在復診時重新檢查相關內容,提高診療效率[6]。對于醫生而言,他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公眾號或App上注冊賬號,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在良性競爭的氛圍中,醫生的醫療業務水平得到充分提升,從而降低亂開藥和亂診斷現象的可能性。同時,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充分整合,并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為轉診患者在其他醫院正常就醫提供了保障。這樣的業務框架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
三、“互聯網 +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內容
(一)接口服務建設
接口服務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移動管理平臺及醫院內部系統提供交互接口服務。建設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與信息控制系統進行交互的繳費、預約掛號接口服務;與檢驗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交互的檢驗報告查詢接口服務;與醫院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進行交互的檢查報告查詢接口服務等[7]。
(二)消息服務建設
消息服務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移動服務管理平臺及平臺用戶提供信息推送服務。其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醫療費用支付、預約成功回執、住院押金繳納、檢查報告結果等[8]。
(三)支付服務建設
隨著時代的發展,線上支付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成為主要付款方式。隨著“智慧醫療”的發展,線上服務成為醫療服務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在建設信息化平臺時,醫院需要建設支付服務。目前,醫院信息化平臺已經全面支持微信支付,并與醫院信息系統(HIS)進行對接。這意味著財務人員可以對不同入口和支付方式的賬單進行核對。這樣的建設可以提升醫院的財務管理效率,方便患者進行線上支付。
(四)配置服務建設
配置服務建設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入口及形式的接入配置、消息模板配置、各接入入口的權限配置等[9]。
四、“互聯網 +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運作流程
互聯網醫院的核心業務為線上門診,它實現了醫藥分家,患者在線上就診后,會直接將電子處方轉至定點藥店,由其進行藥品配送,在一定程度上為患者提供了便利。同時,互聯網醫院建立了個人云病歷數據庫,可為電子病歷線上流轉提供保障,不僅為跟著轉診提供了便利,還實現了患者疾病的全流程管理。醫院信息化平臺的運作流程如下:
患者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精準預約和導診。平臺可根據患者填寫的信息進行自動分診,引導患者選擇科室預約掛號。它實現了分級診療,并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這樣能更好滿足患者需求,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
預約掛號階段。患者可直接借助平臺預約線下門診,也可以通過消息咨詢或電話咨詢的方式在線就醫,并在線上支付門診費用。該方式可突破地域限制,使患者獲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并解決醫院排隊困難的問題,使患者可及時就診。醫生登錄信息化平臺后,在接聽患者的請求后,根據患者所下的訂單提供線上診療服務。比如,如果患者預約了在線視頻服務,醫生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的視頻功能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如果患者預約了語音服務,并在備注中填寫了電話號碼,醫生可以在確定患者有空閑時間的基礎上撥打電話進行診療;如果患者預約了圖文服務,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描述進行回復,并在交流溝通中開具電子檢查單。醫生開具檢查單后,系統會自動進行預約,患者可借助信息化平臺查詢預約信息。
在檢查預約情況下,患者可以查看自己的預約信息,并根據預約信息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會自動反饋給醫生及患者,患者依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預約面診。此外,在線上還能完成各種檢驗費用的繳納。
醫生可根據檢查結果開具醫囑信息。若患者需要進一步治療,醫生給予患者建議,讓其到指定的線下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如果患者需要藥物治療,醫生需開具電子處方。在開具好電子處方后,系統會自動傳輸至藥房,院內醫師會對電子處方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電子處方會以彈框的方式呈現給患者,在患者線上完成支付后,藥房便會安排配送。若患者想要現場取藥,可以直接留言,并在合適的時間到醫院藥房取藥。
反饋環節,就診完成后,信息化平臺會彈出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就醫情況進行調查。同時,可自動設置定期診后隨訪提醒,以對患者進行后續跟進。
五、“互聯網 +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應用說明
(一)注重網上診療功能的科學利用
線下診療模式雖然可完成診療,但依然無法滿足人們的診療需求,仍普遍存在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因此,醫院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互聯網+智慧醫療”模式應時而生。該模式通過其借助線上線下聯動診療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服務,并能利用云端為病例提供便利的診療服務;同時,它能夠實施分級診療,并對各類醫療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從而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在這種背景下,醫院的信息化平臺功能更加完善,患者通過App和公眾號進行線上就診治療。具體來說,患者在信息化平臺中詳細描述自己的病情,醫生則基于患者的描述實施初診。該種方式既可以減輕醫院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也實現了隨時隨地的診療。因此,在應用信息化平臺時,要重視科學利用網上診療功能。
(二)醫患服務功能的分析
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促進了患者與醫生之間的交流及互動,有效利用不同醫院的資源,并實現醫療信息系統的共享,從而大幅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在就診過程中,患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機、計算機等設備,在平臺中描述自己的病情,系統會自動進行分診,使患者在針對性科室獲得精準科學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門診診療的預約掛號,系統會對患者的就診信息進行詳細搜集和整理,滿足患者的治療需要。
(三)合理設置落實戰略控制層次
“互聯網+”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醫療事業的發展,醫院需積極進行信息化平臺建設。提高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效果,醫院需合理設置并落實戰略控制的不同層次。
在進行信息化平臺建設時,通常會涉及三個層次:組織管理戰略層次、技術和服務層次和實施和控制層次。不同層次在運用過程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并且相互之間相輔相成。因此,在實施和控制戰略層次時,需要與其他兩個層次相融合,以實現動態化戰略管理控制,進一步加快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速度。
六、加強“互聯網 +智慧醫療”背景下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的措施
(一)完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安全管理
“互聯網+智慧醫療”對醫院發展有利有弊,其利處在于可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推動醫院的發展。然而,確實存在安全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醫院網絡系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入侵,從而可能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安全管理的完善。
為了保護醫院的信息系統安全,醫院需要在現有的硬件設備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這包括制定詳細的安全策略和規范,確保醫院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措施得以落實。醫院還應該組建安全防護小組,該小組負責監測、評估和應對潛在的安全威脅。此外,定期進行安全防護檢查和培訓,增強醫院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有助于確保信息化平臺的正常運行。總之,醫院在推進“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安全管理。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組建安全防護小組,并定期進行安全防護檢查和培訓,以便更好地保護信息系統安全,為醫院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及法規建設
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所以,醫院需主動向政府部門提出扶持申請,以進一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為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此外,政府部門還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法規,約束醫院的行為,保障人們的利益,為醫院長遠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引入信息化平臺建設人才
信息化平臺建設涉及較多內容,且需要實現分散系統的有機融合,因此對人才提出了較高要求。為確保“互聯網+智慧醫療”背景下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效果,醫院可結合實際情況引入相關人才。然而,當前引入人才的方式多樣,并且人才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為了確保引入的人才符合實際需求,需要進行筆試加面試的評估,遵循擇優錄取的原則,從中選擇綜合能力最強的人才。
七、結束語
“互聯網+智慧醫療”背景下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是醫院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表現,是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的有效路徑。而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進行信息化平臺建設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醫患隨時隨地進行交流,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就醫服務。但我國在此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無法充分發揮相關技術的效能,同時在平臺建設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的策略,以完善醫院信息化平臺。其中,強調完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安全管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法規建設,及引入相關人才進行信息化平臺建設等方法。如此,才能提高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效果,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作者單位:陶皓 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
參? 考? 文? 獻
[1]石慶元.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1):209.
[2]徐東蘭.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 數碼世界,2020(07):137.
[3]白徽志,劉澤華.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 通訊世界,2020, 27(4):54-55.
[4]楊逸暉,李長林.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的構建探索[J]. 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2(04):145-148.
[5]李霞,唐源.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J]. 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 39(5):16-20.
[6]萬振. 淺議醫院信息集成交互平臺建設的重要性——以天津市海河醫院信息集成交互平臺建設為例[C]/ 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第三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3.
[7]楊秀峰,曹曉均,張建偉,等. 創新的精細化醫院管理模式構建智慧醫療服務——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信息化建設經驗[C]/ 2013中國衛生信息技術交流大會暨寧波智慧健康高層論壇.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