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道云(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8)
自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配送環節面臨更大的挑戰,對配送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2020 年2 月,網約配送員正式成為新職業,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網約配送員職業確立是“互聯網+服務業”和“智能+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2021 年《網約配送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正式頒布,代表著網約配送員這一職業及配送行業向規范化、正規化發展。因此,我們在培養物流配送專業人才時,應以學生為主體,切合行業、企業實際需求開展教學活動。
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是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配送中心運作的基本理論和實際業務操作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及各種物流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崗位人員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對配送管理實務課程進行改革迫在眉睫。
1.1 ADDIE 模型。ADDIE 模型最初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提出,現廣泛用于教學設計中,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開發的一套教學系統設計框架,包括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ment)、實施(Implementation)到評價(Evaluation)的五個環節,以“學”為中心,體現了學什么、如何去學、學習效果評價的系列過程,五個環節互相聯系又密不可分,ADDIE 教學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ADDIE 教學模型
1.2 混合式教學模式。2022 年初,教育部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利用“互聯網+”與教育系統進行高度深入融合,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教育生態環境。
在我國,最早是由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提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所謂混合式教學,即結合線上網絡教學和線下傳統教學的優勢而進行的一種“線上”結合“線下”的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空間,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教育生態正在進行。它將線下傳統教學的優勢與線上網絡教學的優勢進行結合,圍繞學生主體,從學生需求出發,整個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配送管理實務課程,大多采用傳統的理論講授的方法進行授課,重點著力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實踐部分多采用案例形式,對于實操部分僅限于一小部分操作,技能比較單一,而且相對比較簡單,學生積極性不高,而且考試成績作為考核的主要部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崗位操作的綜合能力遠遠不能匹配市場專業人才需求,因此《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教學需要將課程內容、課堂與企業實際工作內容、場景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職業認知,加深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崗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工作和學習。
因疫情影響,再加上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及相關物流技術,優質教學資源實現了共享,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率,信息技術逐步優化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由淺入深,增加了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過程,通過自測和互動,讓老師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精準施教成為可能,為傳統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本文基于ADDIE 模型,探究《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教育創新,為學生提供更智能、更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為老師提供更智能的教學環境。基于ADDIE 模型《配送管理實務》課程設計如圖2 所示。
圖2 基于ADDIE 模型《配送管理實務》課程設計
2.1 教學分析階段。快速發展的物流配送業對配送員提出新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在培養專業人才時,以學生為主體,切合企業實際需求開展教學,培養其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過硬的崗位實踐操作能力、自主的創新能力及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分析階段,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特點,結合物流行業、企業發展、專業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精準做好學情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和評估,根據工作崗位分析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專業實訓中心及相關仿真軟件,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制定課程教學計劃,開展線上網絡教學結合線下傳統教學的混合式教學。
《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教學目標是學生了解配送中心的運作過程,要求學生掌握各環節的操作流程,能制定配送中心運作方案并按照方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物流配送業對專業人員的規范及要求,為以后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就業做好相關準備。
2.2 教學設計階段。在教學設計階段,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課程教學目標及教學環境,結合企業發展需要,根據崗位實際操作所需知識和技能,融入職業素養及要求,對《配送管理實務》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在已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融入課程思政及網上豐富的共享資源,結合企業真實案例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并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設計教學評價體系,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表現及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對于后期的教學方案設計和實施提供有力支撐,便于課程整體設計不斷調整和優化,混合式教學設計能力,將成為未來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2.3 教學開發階段。在教學開發階段,專業知識組織方式和呈現形式正在發生變化,日益豐富的數字化,使得教學更重視信息化。因此,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和相關信息技術,對于《配送管理實務》課程開發包括在線開放課程、數字教材、(課件、視頻、動畫等)教學資源、教學活動、課程模塊和教學評價等。通過線上網絡教學結合線下傳統教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創新互聯網學習平臺,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
2.4 教學實施階段。在教學實施階段,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課前研學+課中導學+課后拓展的教學方法,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對專業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針對其薄弱點,快速、準確發現問題,精準施教,提升教學質量。
課前研學:根據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課程教學目標,將部分知識模塊的學習放在課前進行,提前準備好學習資源,將課程PPT、上課視頻、鏈接網頁、動畫等教學資料上傳至教學平臺,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結合教材進行課前學習,完成職教云平臺《配送管理實務》課程的課前學習任務及平臺自測。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或者學習困惑,可以在平臺或其他線上交流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其他同學參與討論,老師線上答疑,既拉近了老師、同學間的距離,利用這些信息技術又增強了學習興趣,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同學們互幫互助的精神都得到了有效鍛煉。同時為提高課前學習質量,可以在學習資料上添加知識測試環節,避免學生敷衍了事、刷視頻的現象,又增強了互動,幫助學生加深對關鍵知識點的印象和理解。模塊學習完成后,會進行相關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教師即時調整策略,部分內容進行線上輔導,部分內容在線下授課重點講解或實操。
課中導學:通過動畫、視頻、新聞或相關案例,結合疫情期間國家對物流配送的相關政策,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探討,激發學生對行業、專業、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深思考能力,讓學生明確課程的素質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通過專題分享,將課程思政元素與教學知識點進行有機融合,結合物流專業相關軟件,進行物流配送方案設計和實操,實操現場可連線企業專家進行點評,邀請優秀學長進行展示和講解,可通過小組PK 方式完成操作,讓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等多方位的參與提升課程學習的興趣,提升專業技能的掌握度。
課后拓展:依據課中情況,開展分層課后任務實踐,鞏固課程重難點的同時拓展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技能競賽、科技興趣小組,積極組織、參與各種課題研究,利用第二課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構建高質量的課后服務體系,確保快速反應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幫助學生弄懂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想學”、“樂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改進課堂、提升整個教學質量。
具體的教學實施如圖3 所示
圖3 教學實施及評價
2.5 教學評價階段。在教學評價階段,“互聯網+”全面推動教育評價方式創新。教學評價主要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學期初、項目、任務、課堂前對學生知識儲備、技能及情感等學習影響因素評價。主要圍繞課程資源學習、小組協作任務展開,進行系統評分和教師評分。
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教和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貫穿始終,教學平臺全過程跟蹤監測,相關數據隨之產生,利用這些平臺數據,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對于線下實操環節,注重操作過程,可邀請優秀學長進行講評,也可小組互評,同時連線企業導師對操作過程的評價進行分析;圍繞整個教學實施過程,針對課堂表現、課中實操等展開,由企業導師、授課教師、教學平臺、學長/組間和組內進行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后為判斷其教和學的效果而進行的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目標達成度進行的評價。學期期末、項目、任務完成、課堂結束后進行的評價,考察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并能運用到實際問題中,考察學生的目標達成度,為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整體教學設計、課程教學活動等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構建真正意義上的持續優化,螺旋式上升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使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全面、立體和多元。各種智能化的評價工具和多樣化的評價主體,有利于保障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提升以后的教學效果。具體教學評價體系如表1 所示。
表1 教學評價體系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師們應緊緊圍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不斷學習、積極熟練使用信息新技術,利用好信息技術等共享資源,并深度融入日常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展現教育變革的力量,發揮教育變革的最大優勢。為此,本文基于ADDIE 模型,研究《配送管理實務》課程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化課程教學內容設置,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操作能力,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行業、企業所需的具有職業認同、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物流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