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
(南昌理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4)
在信息化教育時代,混合式教學采取先進的教學技術與手段,實現了教學的智能化、精準化,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高校課程的主流模式。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盵1-2]當前,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作為立德樹人理念的體現,近年來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在高校的各個專業學科中,尤其在藝術類專業課程中,如何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混合式教學并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思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高校思政教育貫徹立德樹人的理念,不僅能推進教育的創新發展,還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質量。“圖形創意”課程是藝術設計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圖形語言的特征以及圖形創意的原理,掌握圖形創意的思維方式以及表現手法?!皥D形創意”課程不僅教授專業設計技能與技巧,更是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結合課程特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等思政元素,使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價值觀,讓專業課程具備價值引領作用和德育功能,完成專業課程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具有創新精神、民族意識以及良好的設計師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設計人才。
為避免思政教育內容與課程內容脫節,“圖形創意”課程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時應深度剖析課程特色,充分挖掘課程每個章節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從文化自信、愛國情懷、傳承與創新意識等方面將課程知識與思政元素相融合,進而構建與教學內容融合度較高的思政教學內容,并將其有效融入課程建設與全過程教學中?!皥D形創意”課程主要由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兩個部分組成[3],專業教師應具備敏銳的德育意識與愛國情懷,在理論教學中,可以結合時事熱點、傳統優秀圖形、社會與職業責任、設計大師創作經歷等案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主動感悟和內化課程思政內容。設計實踐部分是課程組織的重要環節,可以通過設置有關弘揚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改革創新、環保等主題的設計任務,促使學生在尋找設計元素的過程中主動了解文化,并用視覺語言符號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成德育目標與智育目標的雙重實現。
以往的“圖形創意”課堂教學主要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這與我國現行的教育理念和要求不太吻合。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先進的技術手段與教學方式相結合是教育改革的一種趨勢。混合式教學隨著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逐步產生,其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相比傳統教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拓展了教學時空,豐富了教學資源,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4]?!皥D形創意”課程應該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同時全面融入課程思政,重構教學環節、轉變教師角色,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為了將課程知識點與思政元素進行隱形滲透式融合,以恰當的方式和合適的時機將這些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授課全過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
2.2.1 案例教學法
為了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職業道德素養等,教師在理論教學中,專門選取典型的案例進行課程的導入與知識點的講解,引導學生解讀案例作品的內涵,進而達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雙重效果。例如,講到共生圖形創意方法時,通過中國傳統年畫《六子爭頭》進行案例導入。這幅傳統年畫是一個典型的共生圖形,通過案例賞析,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向學生展示了中華傳統藝術,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索精神和崇敬之情。
2.2.2 榜樣示范法
通過榜樣示范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價值觀,做有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的時代青年。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對我國設計大師作品的賞析,讓學生明白向大師學習的不僅是設計理念與創意方法,還有對中國文化元素的執著、熱愛以及嚴謹的專業精神。
2.2.3 主題實踐法
在進行實踐教學時,下發有關“弘揚傳統文化、建黨100周年、團結抗疫、科技創新”等主題的設計任務書,讓學生在收集整理相關設計素材時,能主動了解設計元素的文化內涵,同時鼓勵學生發揮專業優勢,通過圖形創意的視覺語言傳播正確的藝術觀、認識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
2.2.4 以賽促教(學)法
聚焦時事熱點,積極開展“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活動,如以第九屆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公益賽事“尋訪紅色記憶,傳承紅船精神”作為課程作業,在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主動了解紅色文化,增強愛國情懷。
2.2.5 互動式教學法
通過“學生作品匯報、課堂討論、集體創作、作業互評”等深度互動式教學,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意意識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開展“圖形創意”課程思政教學的關鍵是專業教師,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教學能力,還需要具備思政教育意識和思政教育能力。因此,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建設必須重視課程思政教師團隊的建設。一是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樹立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明確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二是高校要多提供平臺,讓專業教師多參加思政教學培訓,積極參與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有效提升思政教學能力;三是通過建立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積極組織教師團隊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課程思政綜合教學能力。
“圖形創意”課程的開設在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圖形創意設計能力,在面向學生傳授課程知識、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并自覺踐行設計行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責任感,引導學生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圖形創意設計的價值關聯,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傳承與應用。根據“三位一體”的指導思想,“圖形創意”課程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圖形創意的基本知識點,掌握圖形創意的思維方式、表現手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圖形創意的設計程序。(2)能力目標:通過實訓,具備獨特的創意思維能力以及圖形設計表意能力,能解讀并獨立完成圖形創意設計;具備創意表達的實際操作以及在后續課程的實際應用能力。(3)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學風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設計素養與職業道德;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文化自信、愛國情懷等,增強學生的精神力量,完善其人格品質。
“圖形創意”課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混合式教學,并將課程思政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線上與線下3個階段(課前預習——課堂互動——課后鞏固)混合式教學的全過程,形成全新的教育方式,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協調統一。
3.2.1 線上-課前預習環節
線上-課前預習環節是整個教學設計中的第一個環節。首先,教師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在課前一周將課程內容(如教學視頻、PPT課件等教學資源)推送給學生;其次,學生根據要求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預習任務、在線練習;最后,在預習結束后正式上課前,教師查看學生預習情況,并整合學生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線下課堂教學方案[5]。
在課前預習階段,思政教育的實施可以將思政內容融入教學視頻案例、在線任務中,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教師在準備錄制教學視頻內容時,可以將合適的思政元素滲透在案例中進行教學,例如講到圖形創意“象征”的視覺修辭手法時,結合傳統服飾上的寶相花圖案進行解析,讓學生了解到傳統圖形的象征寓意,并要求學生在將圖形進行創新設計時注重傳統圖形寓意的延伸,使學生深刻了解到作為設計者進行傳承與創新的重要使命。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線預習任務,讓學生課前搜集如?;韬罴y樣等圖文資料,并做成PPT在課堂互動階段進行匯報,在收集過程中促使學生主動了解海昏侯紋樣的特點以及紋樣背后的歷史文化,在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的同時,也為后期的海昏侯主題的服飾圖形創新設計實訓任務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3.2.2 線下-課堂互動環節
線下-課堂互動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第一階段,教師通過提問或討論的方式,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并幫助學生解決預習遺留的問題以及課程的重難點。第二階段,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匯報、作品分享、實踐訓練等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分層次、分重點地對課堂活動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講解與個別化、差異化指導;學生通過課堂互動與體驗的學習方式,構建知識體系,掌握技能和方法。第三階段,教師對課堂活動與實訓進行點評,對本節課進行小結,并布置課后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以典型案例、主題創意、匯報分享作為思政育人載體,通過課堂討論、主題匯報、實踐訓練、集體創作、作品分享等互動式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并將思政元素無聲地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如布置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實訓任務,要求學生將傳統紋樣進行創新并運用于環保手提袋設計上,創作前期要求學生收集各種優秀的傳統紋樣、民族圖案等圖文資料,使其進一步了解傳統紋樣內涵,并通過視覺語言表現自己對傳統紋樣創新的理解,傳承傳統文化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又如進行課堂創意思維訓練時,教師設置聯想任務,讓全班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共同完成規定的數量,并將發散聯想的圖形繪制在黑板上。不同于以往的個人創作,這種集體協作形式的創作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了解到個人對集體的作用,感悟團隊協作精神和團結的力量。
3.2.3 線上-課后鞏固環節
線上-課后鞏固環節可以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進行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學生將設計方案根據老師提出的建議進一步完善,并在規定時間內上傳到在線教學平臺,教師對作業進行評閱,并將作業中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在下次課堂面授中進行講解。學生可以利用在線課程對未理解的課程內容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和復習,教師可以在教學平臺提供一些拓展視頻、圖文資料、專業書籍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將圖形設計大師的紀錄片上傳到在線教學平臺,讓學生在線觀看學習,感受設計大師對職業的熱愛、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以及科學嚴謹的職業精神,使學生感悟大師精神的內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學有機融入了課程思政元素,構建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圖形創意”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統一,進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