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軍 程乃笑
摘要:在高職院校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一部分學校紛紛擴展了基礎課程內容,以舞龍舞獅為主要的基礎使學生能夠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以及認識,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滲透思政教育內容,促進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彰顯舞龍舞獅教育的價值。因此相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的把握這一教育機遇,為學生廣泛地進行思政內容的滲透,使每個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課程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舞龍舞獅;思政課程
基金項目: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度校級青年課題“思政元素融入湖南省高職院校舞龍舞獅教學的實踐研究———以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22hniuktqn27)。
在高職院校舞龍舞獅中為學生講解思政知識時,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深入地挖掘舞龍舞獅課程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并且還需要將立德樹人放在關鍵的環節,以課堂為主要的載體為學生講解多樣化的思想政治內容,將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使學生能夠在輕松而愉悅的氛圍中深入地挖掘舞龍舞獅背后所蘊含的人文價值,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1.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中思政教育的價值
1.1有助于肩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在高職院校舞龍舞獅教學中為學生進行思政知識的滲透所發揮的作用較為突出,能夠幫助高職院校肩負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職責,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一部分高職院校在以往發展進程中進行思政教育時,完全是停留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并沒有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和載體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思政知識的印象,在此過程中學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并沒有認識到學習思政所發揮的價值,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這一背景下,相關高職院校需要具備較強的反思意識,認真地挖掘在各個教育項目中所蘊含的思政知識,在此過程中舞龍舞獅課程所發揮的思政教育作用較為突出。舞龍舞獅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蘊含的技藝較為精湛,并且也包含了不同的民族精神,整個舞龍舞獅的氛圍非常的活躍,能夠全面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并且配合了教師的指導以及引導,進一步地深化對背后文化內容的有效認知,與學生學習有進行相互的銜接,使每個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高職院校的舞龍舞獅課程中,為學生高效率學習提供重要的保障[1]。與此同時相關學校將課程思政理念和舞龍舞獅課程進行了深度的融合,以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為主要的基礎,使每個學生能夠進一步的形成完善的思想觀念,保證學生的高效率學習。在強化學生認知結構和興趣中形成完善的舞龍舞獅精神,使每個學生能夠具備精益求精的精神,按照舞龍舞獅的特點更好地完成對應的動作,同時學生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如果遇到任何的問題,也可以適當地借鑒舞龍舞獅中的相關精神,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重要的幫助,使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效果能夠符合預期的要求。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豐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還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幫助高職院校自覺地肩負起在新時期下對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職責,促進高職院校在新時期下的穩定發展。
1.2有助于發揮體育德育價值
體育本身所蘊含的人文教育與價值較為豐富,并且學生在學習體育過程中能夠塑造良好的人文品格,舞龍舞獅為我國民間體育活動,所蘊含的德育教育素材較為豐富,同時也可以為德育教育提供心靈和情感上的升華素材,為學生高效率學習提供重要的保證。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是現代化教育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來進行技能的訓練,并且形成完善的意志品質,在塑造學生人格方面所發揮的價值較為突出,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在教育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相關學校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點,將舞龍舞獅技能和學生情感元素進行相互融合,讓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實踐獲得情感上的啟迪和認知,并且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全面地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念,塑造健康的體魄以及人格,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舞龍舞獅本身的形式較為靈動,并且也貼合于學生當前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在舞龍舞獅中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并且降低自身在學習時存在的各項壓力。認識到進行舞龍舞獅的必要性之后,再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引導快速地掌握對應的運動技巧,并且接觸先進的德育知識,使學生學習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2.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中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
由于思政教育在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中實施時間較短,一部分學校并沒有豐富的教育經驗來支持各項活動的順利實施,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具備較強的反思意識,按照實際情況認真地剖析舞龍舞獅課程中思政教育不足的原因,之后再按照實際教育情況優化當前的課程教育模式,使每個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有豐富的收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首先在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思政教育時,相關學校并沒有一定的思想認知來深入地挖掘背后所蘊含的課程,思政資源育人本質并沒有在課程中得以全面的體現。這主要是由于相關學校并沒有認識到進行舞龍舞獅教育的必要性,認為舞龍舞獅活動只是學生的娛樂活動或者體育活動等等,一些德育知識的滲透太過表面化,無法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再加上在課程教育中,相關教師并沒有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甚至是一部分思政知識還和舞龍舞獅課程出現不貼合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在各項課程落實過程中,相關學校并沒有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和監管機制,認真地分析課程教育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仍然按照以往的工作方案為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不僅會弱化思政教育的效果,還會導致學生思想水平在逐漸地降低,對學生高效率學習的影響相對突出。
其次在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課程教育內容不健全的問題,在舞龍舞獅中所蘊含的各種教育內容非常的豐富,教師要在課堂開始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把握舞龍舞獅課程的核心內容之后,再和思政教育要求進行相互的協調,搭建一體化的教育模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在當前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中,教師在為學生進行思政知識滲透時,并沒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深入的挖掘舞龍舞獅背后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并且也沒有和學生理解能力相互的協調。學生在理解時存在著諸多的難度,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單一地為學生講解思政知識,之后再讓學生進行舞龍舞獅技能的訓練,并沒有將兩者進行相互的結合。從整體上看其中所涵蓋的內容較為單一,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3.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思政教育的策略
3.1掌握育人目標
在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中為學生融入思政知識時,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規劃,掌握主要教育目標,一方面能夠約束好不同的教育行為,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提高整體的教育效果,為學生學習提供重要的幫助,從而保證課程教育的有序實施。在舞龍舞獅課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地挖掘背后所蘊含的思政知識之后,再通過創新思路完善課程教育體系,將思政知識融入到不同的教育環節,使每個學生能夠進一步地加深對思政知識的印象,提高整體的教育效果。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可以設置舞龍舞獅的動作技能訓練,同時也可以融入各個樂器和基礎性的舞蹈動作等等,以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繼承為主要的思路,實現課程教育模式的創新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2]。之后要按照課程思政建設的規律,切實的強化課程思政的建設內涵,并且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基礎。在各項環境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地分析思政課程和舞龍舞獅之間的生成性關系,并且設置對應的能力培養目標,使每個學生能夠在課程中有豐富的收獲優化課程的建設模式。比如教師可以以舞龍舞獅和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系,在各個節日中開展比賽,讓學生能夠激發學習的動力完成舞龍舞獅的表演。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通過不同的動作來進行思政知識的有效滲透,比如在穿透類動作時,整個技術要非常的連貫,在此環節教師將為學生滲透不屈不撓和積極向上的品質。在進行翻滾類動作時,由于這一動作較難,教師需要為學生滲透有關頑強意志和堅強勇敢的品質,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克服在自身練習時存在的問題。
在課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關注,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各項問題之后,再按照課程思政的要求改進現有的教育模式,使每個學生綜合素質能夠在課程中有所提高,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高效率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當學生學習期間有任何困惑,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及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各項難題。把握技巧的核心內容,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程思政教育水平能夠符合預期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2優化課程教育流程
在舞龍舞獅思政教育落實的過程中,相關教師要按照思政教育的要求優化課程教育流程,使各項教育活動能夠具備較強的連貫性,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在課程教育中,教師需要把握主要的教育重點,比如要提取舞龍舞獅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元素,把握傳統文化和舞龍舞獅之間的關系,促進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增強學生對背后所蘊含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
其次在課程教育階段,教師要按照學生當前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序地為學生滲透有關舞龍文化和舞獅文化的內容,例如,可以為學生講解舞龍舞獅的發育過程,通過歷史知識的講解,彰顯舞龍舞獅豐富的文化底蘊,讓學生能夠在不自覺中喜愛這一運動。在學生大概了解舞龍舞獅的文化內涵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試著分析一下如何看待舞龍舞獅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進入到深度思考的狀態,保證學生的高效率學習。在后續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展示舞龍舞獅的基礎動作以及民族圖騰的相關內容,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積極的推動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同時還需要為人們滲透舞龍舞獅的基礎動作和禮節內容等等,全面的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尊心,以此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最后當學生大概了解舞龍舞獅的基礎內容之后,教師要進行思政知識的滲透,并且在前期環節利用學生的思想認知為舞龍舞獅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保證學生的高效率學習。在課程教育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當前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進一步地為學生講解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通過系統性地教學,逐漸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教師可以為學生滲透舞龍舞獅中的團隊精神以及民族禮節等等,使學生能夠形成積極進取的精神,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深入地挖掘背后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元素。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練習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快速的把握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并且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每個學生能夠在舞龍舞獅活動中形成積極進取的精神,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3挖掘人文教育元素
在舞龍舞獅運動中所蘊含的人文教育元素較為豐富,因此在課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舞龍舞獅教育的要求以及標準為學生滲透思政知識,之后再和人文教育內容進行相互的連接,避免對學生的理解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首先在課程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舞龍舞獅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有關古代神話傳說的內容。比如可以以舞龍舞獅中的圖騰為主要的基礎,為學生進行思政知識的滲透,在圖騰中龍紋較為常見龍,是代表勇敢和威嚴的象征,在古代民間人們通過祭拜龍來祈求家人身體的健康和風調雨順。獅子為百獸之王,在中國古代關于獅子圖形是非常多的。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兇猛以及威嚴,每逢佳節和慶典人們舞起編制的獅子和龍,基本寓意為驅邪避諱,祈求安詳。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有關舞龍舞獅的科普視頻,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加深對舞龍舞獅背后文化內涵的深入性分析,同時也可以引發學生的共情,進一步的了解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容,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學生了解完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性的創編對應的圖騰融入到舞龍舞獅的服裝中,使每個學生能夠在動手操作時按照人們對舞龍舞獅的期盼以及美好的愿望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將圖騰和動作進行相互的連接,在舞龍舞獅活動中得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在這一教學活動中,需要讓學生進行文化元素深入性的思考以及研究,之后再按照教師所創設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析,逐漸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有豐富的收獲,并且通過各個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使學生制作的圖騰內容能夠變得更加優美。當小組制作完圖騰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試著分析一下自己所制作圖騰的內涵以及包含的傳統元素,幫助每個學生能夠再次的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有效認識以及了解,使學生文化認同感能夠得以充分的強化。在完成這部分教學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舞龍舞獅技能融入到課堂中,構建生動而和諧的課堂教學局面,全面的保證思政教育的效果,幫助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有豐富的收獲,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4.結語
在高職院校舞龍舞獅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的把握這一教育機遇,加強對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深入地挖掘在舞龍舞獅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之后,再和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理解能力進行相互的協調,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按照教師所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更加高效率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并且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
參考文獻:
[1]呂東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20(6):47-51.
[2]姬芳芳,丁煥香.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J].運動,2019(20):78,141.
[3]明平芳.大學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與實現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0):54-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