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霞
(福建省明溪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 明溪 365200)
福建省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 ℃,平均降雨量1 400~2 000 mm。2022年水稻產量2 812.3萬t,比2021 年增加108 萬t,增長0.4%。2022 年全省雜交水稻制種面積3.1 萬hm2,產量9 604 萬kg,連續五年保持全國第一。但目前面臨糧食生產壓力較大、農村勞動力年紀偏大、農資等種糧成本持續增加、種糧收益相對較低等問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高。為不斷提高全省水稻種植產量和品質,培育篩選出適應當地土壤、氣候的水稻品種,根據《2022 年農作物品種試驗鑒定示范項目實施方案》[閩財農指(2022)18號],明溪縣農業科學研究所于2022年按照福建省種子總站的統一安排,開展晚稻新品種區域試驗,旨在通過區域試驗,深入研究水稻新品種在統一規范試驗環境下,不同品種在產量、生育期、主要特征等方面的表現,以期選育出更加優質高產且適應性良好的水稻品種,為大田水稻生產提供優質晚稻新品種。
試驗地設在明溪縣城關鄉坪埠村蜈蚣塘,東經117°09',北緯26°24',海拔346 m,田塊地勢平坦,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較均勻,陽光充足,排灌方便,前作冬閑田。
明大優明占、N 兩優988、怡兩優2165、華兩優6680、智谷優618、嘉錫優610、野香優2153、福農優638、辛兩優9805、甬優8815、野香優633。參試水稻品種均由福建省種子總站提供并以宜優673(CK)為對照品種。
每品種設為1 個處理,共12 個處理。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設3 次重復,小區長方形,面積13.34 m2(2 m×6.67 m),試驗地四周設置同品種保護行,統一插植規格(每小區240 叢),1.2 萬叢/667m2,每穴栽插2粒谷[1-3]。
6 月5 日浸種,6 月6 日催芽,6 月7 日播種,育秧方式采用濕潤水秧。試驗田6 月26日機械旋耕1 次,7 月3 日用旋耕機耙爛耙平,7 月5 日移栽。7 月8 日施尿素7.5 kg/667m2進行第一次追肥,7 月20 施復合肥(N∶P∶K=15∶15∶15)45 kg/667m2進行第二次追肥。7 月8 日結合追肥施用野老(芐·乙)防治雜草和殺螺乙醇胺鹽防治螺害,8 月4 日噴施烯啶·吡蚜酮、蟲螨腈、蘇云金桿菌、井岡霉素防治葉蟬、飛虱、螟蟲、紋枯病。8 月2 日放水烤田,8月9日復水。
6 月平均溫度24.6 ℃,氣溫正常,降水量明顯偏多,日照偏少,對水稻播種及苗期生長影響不大。7 月平均溫度28.3 ℃,比歷年平均值偏高1.1 ℃,氣溫明顯偏高,降水量顯著偏少,日照正常,有利于水稻生長。8 月平均溫度28.5 ℃,比歷年平均值偏高1.8 ℃,氣溫異常偏高,降水量正常,日照偏多,有利于水稻生長。9 月平均溫度26.0 ℃,比歷年平均值偏高1.6 ℃;全月無降水,氣溫明顯偏高,降水量異常偏少,日照偏多,有利于水稻抽穗、授粉、灌漿。10 月平均溫度21.3 ℃,氣溫偏高,以晴好天氣為主,降水量異常偏少,日照正常,利于水稻轉色、成熟、收割。2022 年前期雖較多陰雨,但對秧苗生長影響不大,中后期天氣晴熱為主,光照充足,降水少,水稻病害發生少,有利于水稻生長。
從表1 可知,在相同時間播種和移栽,始穗期N 兩優988、華兩優6680、辛兩優9805、野香優633 與CK 同為8 月31 日,其余品種均比CK 早抽穗,其中最早抽穗的是嘉錫優610,于8月18日始穗,比CK 早13 d。全生育期CK為131 d,除華兩優6680與CK相同外,其余參試品種全生育期均較CK 短,其中嘉錫優610 最短,為117 d,比CK 短14 d;甬優8815 為127 d,比CK 短4 d;智谷優618、野香優2153 為128 d,比CK 短3 d;明大優明占、怡兩優2165 為129 d,比CK 短2 d,其余品種為130 d,均比CK短1 d。

表1 不同水稻品種的生育期
從表2 可知,整齊度除華兩優6680、智谷優618、CK 為中外,其余品種均為好。華兩優6680、辛兩優9805 雜株最多,雜株率均為1.67%;明大優明占其次,為1.25%;嘉錫優610、CK 有少量雜株,均為0.83%;其余品種未發現有雜株。參試品種株型均為適中。稻谷穎尖顏色除福農優638為紅色外,其余品種均為白色。怡兩優2165、智谷優618、野香優2153 劍葉小,華兩優6680、嘉錫優610、甬優8815、野香優633、CK 劍葉大,其余品種劍葉為中;所有參試品種劍葉直立并且熟期轉色均為好。僅智谷優618 在10 月2 日發生20%面積的傾斜,其余品種抗倒性好。華兩優6680、智谷優618 中感白葉枯病,其余品種均表現較強的抗葉瘟、穗頸瘟、白葉枯病、紋枯病特性。

表2 不同水稻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及抗性
從表3 可知,甬優8815、CK 的基本苗最少,均為2.4 萬株/667m2,其余品種基本苗數均比CK多,其中野香優2153、辛兩優9805最多,均為5.1 萬株/667m2。CK 最高苗數為37.8萬株/667m2,N兩優988、智谷優618、野香優2153、福農優638、辛兩優9805最高苗數比CK多,其余品種最高苗數均比CK少,甬優8815 最少,僅為20.4 萬株/667m2,比CK 少17.4 萬株/667m2。分蘗力僅智谷優618 比CK 強,其余品種分蘗力均比CK 弱。有效穗明大優明占最多,為20.4 萬穗/667m2,比CK多4.2 萬穗/667m2;怡兩優2165、智谷優618、福農優638、辛兩優9805 有效穗比CK多0.9萬~3.9萬穗/667m2;其余品種有效穗均比CK 少,其中甬優8815 最少,僅10.8 萬穗/667m2,比CK 少5.4 萬穗/667m2。成穗率明大優明占最高,為61.82%,比CK 高18.96 百分點;怡兩優2165、華兩優6680、福農優638、甬優8815 分別比CK 高13.17 百分點、3.37 百分點、0.32 百分點、10.08 百分點;其余品種成穗率均比CK 低,其中野香優2153 最低,僅27.78%,比CK 低15.08 百分點。株高CK 最高,為133.2 cm;嘉錫優610最矮,為101.8 cm,比CK 矮31.4 cm;其余品種均比對照矮5.0~23.6 cm。穗長CK 最長,為29.6 cm;嘉錫優610 最短,為19.3 cm,比CK 短10.3 cm;其余品種穗長均比CK 短4.3~8.1 cm。穗總粒數野香優2153最多,達298.3粒/穗,比CK 多84.7粒/穗;華兩優6680、甬優8815 分別為227.4 粒/穗、268.7 粒/穗,分別比CK 多13.8 粒/穗、55.1 粒/穗;明大優明占最少,為130.0 粒/穗,比CK 少83.6 粒/穗;其余品種穗總粒數比CK 少15.8~62.0 粒/穗。穗實粒數野香優2153 最多,達263.5 粒/穗,比CK 多72.5粒/穗;華兩優6680、甬優8815 分別為199.6粒/穗、231.4粒/穗,分別比CK 多8.6粒/穗、40.4 粒/穗;明大優明占最少,為114.4 粒/穗,比CK 少76.6 粒/穗;其余品種穗實粒數比CK 少22.1~65.1 粒/穗。結實率怡兩優2165、野香優633 分別為90.05%、92.90%,分別比CK高0.67百分點、3.52百分點;其余參試品種結實率比CK 低1.07~7.49 百分點。千粒重野香優2153 為20.70 g,比CK 輕1.43 g,其余品種比CK重0.42~4.09 g。

表3 不同水稻品種的主要特征特性
從表4 可知,產量怡兩優2165 第一,為729.17 kg/667m2,比CK 增產80.00 kg/667m2,增幅12.32%;福農優638 第二,為700.83 kg/667m2,比CK 增產51.66 kg/667m2,增幅7.96%;辛兩優9805 第三,為678.33 kg/667m2,比CK 增產29.16 kg/667m2,增幅4.49%;N 兩優988、明大優明占、甬優8815、華兩優6680、野香優2153 比CK 分別增產0.83~10.83 kg/667m2,增幅0.13%~1.67%;智谷優618 為622.50 kg/667m2,比CK 減產26.67 kg/667m2,減幅4.11%;野香優633 為618.33 kg/667m2,比CK減產30.84 kg/667m2,減幅4.75%;嘉錫優610 最低,為523.33 kg/667m2,比CK 減產125.84 kg/667m2,減幅19.40%。對各品種產量進行新復極差測驗結果表明,各參試品種的產量區組間差異不顯著,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表5)。怡兩優2165、福農優638極顯著高于CK;辛兩優9805 顯著高于CK;N 兩優988、明大優明占、甬優8815、華兩優6680、野香優2153、智谷優618 與CK 差異不顯著;野香優633顯著低于CK;嘉錫優610極顯著低于CK。

表4 不同水稻品種的產量

表5 不同水稻品種產量的方差分析
晚稻新品種區域試驗結果表明,怡兩優2165產量最高,為729.17 kg/667m2,較對照品種宜優673 增產12.32%,極顯著高于對照,全生育期129 d,整齊度好,熟期轉色好,有效穗較多,結實率高,抗性好;福農優638產量第二,為700.83 kg/667m2,較對照增產7.96%,極顯著高于對照,全生育期130 d,整齊度好,熟期轉色好,植株較矮,抗病性好;辛兩優9805 產量第三,為678.33 kg/667m2,較對照增產4.49%,顯著高于對照,全生育期130 d。該3個品種建議參加生產試驗種植。
N 兩優988 產量為660.00 kg/667m2,較對照增產1.67%,增產不顯著,植株較矮,整齊度好,熟期轉色好,結實率較低,抗性好,豐產性較好;明大優明占產量為654.17 kg/667m2,較對照增產0.77%,增產不顯著,雜株較多,熟期轉色好,有效穗較多,穗總粒數和穗實粒數較少,抗性好,豐產性較好;甬優8815 產量為650.83 kg/667m2,較對照增產0.26%,增產不顯著,分蘗力較差,有效穗較少,整齊度好,熟期轉色好,結實率較高;華兩優6680 產量為650.83 kg/667m2,較對照增產0.26%,增產不顯著,植株較高,有較多雜株,整齊度中,中感白葉枯病;野香優2153產量為650.00 kg/667m2,較對照增產0.13%,增產不顯著,整齊度好,熟期轉色好,有效穗較少,成穗率低,穗總粒數和穗實粒數較多,千粒重較輕。建議該5 個晚稻品種繼續加參加區域試驗。
智谷優618、野香優633、嘉錫優610均較對照減產,建議終止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