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意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意階層的崛起,對我國高校的設計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設計專業教育要以為國家培養創意人才為己任,作為設計專業基礎課也要積極調整,跟上設計教育發展的需要,也要重視對學生的創意思維教育,讓設計專業基礎課成為打開學生創意思維的一把鑰匙,在學生進校之初就能有效激活學生創意思維的潛能,點燃學生創意思維的熱情,幫助學生領會創意思維之妙。通過項目式學習讓學生進行創意思維的實戰式練習,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進一步發展創意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藝術設計基礎課;創意;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本文系鄭州大學2022年度教改項目“設計基礎課如何具備創意”(2022ZZUJG153)研究成果。
創意經濟時代的到來引起世界各國對創意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創意階層在許多國家迅速崛起,成為推動世界經濟與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等特征,提倡通過設計驅動創新等方式促進文化資源的傳承和可持續性發展。該文件的發布對于推動我國創意經濟的發展和促進創意階層的形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為我國高校設計專業在新的經濟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高校設計專業應迅速跟進與調整,要做到以為社會培養創意人才為己任,與之同時,高校設計教育基礎課也應該采取一切能夠采取的措施,使高校設計基礎課也能迅速服務于創意人才的培養。
一、我國高校設計專業及基礎課的
現狀及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高校的設計專業是在原有的工藝美術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后,我國高校設計專業逐步從傳統工藝美術教育向現代設計教育轉變,在傳統的工藝美術教育的基礎上引入西方的現代設計教育課程,增加了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等課程。這是受到從俄國構成主義到包豪斯及后來歐美發達國家設計教育的影響,這種設計專業基礎課的設置在一定時期為高等設計教育培養設計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設計專業基礎課,因其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手繪能力等技藝,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所以,設計專業基礎課遠遠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創意經濟和創意階層崛起的需要。
改革開放后,來自發達國家的設計教育思想與課程設置逐步進入我國高校的設計教育領域,這些設計教育理念在我國迅速傳播。與此同時,工業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陶瓷設計等設計作品在社會上大量出現,并迅速轉化為商品,得到快速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初在廣州、深圳、北京等地開始出現零星的設計公司。可以說,改革開放后,我國高校設計教育的隊伍在推動現代設計教育及設計思想在我國的傳播,高校的設計教育隊伍在引領中國現代設計的發展。這也正是中國高校設計專業從傳統的工藝美術教育快速轉向現代設計教育的時期。在高校設計教育隊伍貢獻的設計理念與設計人才的引領下,中國各行各業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都在進行著快速的巨大的改變,從產品升級到消費升級再到品牌升級。人們逐漸認識到設計驅動型品牌才能令設計與商品與品牌的價值最大化,才能使企業保持蓬勃的活力與持久的發展能力。20世紀末,一些大型企業如美的、海爾等已經有了自己的企業內部的設計部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開始出現了一些設計公司。隨著改革開放傳入的現代設計教育理念與設計思想正在轉變為中國各行各業的企業的設計實踐。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一批更有影響力的設計公司,如上海的指南、北京的洛可可、深圳的嘉蘭圖等開始嶄露頭角,引起人們的關注。科技的日新月異、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的巨大進步,表現出對創意設計的的熱烈需求,也呼喚著推動著我國高校設計教育及設計基礎課程的改革與探索。
創意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意階層的掘起,更加要求設計教育的創意引領作用,同時也要求設計基礎教育課程不應該只是簡單的技術技藝訓練,而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逐步成為打開學生創意思維寶庫的一把鑰匙,在學生進校之初就能夠激活學生創意思維的潛能、點燃學生創意思維的熱情、引導學生創意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領悟創意思維之美妙。在高校設計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能夠對初入校門的設計專業的大一學生開始注重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則對他們以后的學習與成長有重要作用,也對創意人才培養與創意階層的崛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在設計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活動中,進行了一些嘗試,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二、設計基礎課教學改革之探索
(一)教師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轉變
設計專業的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前一般都經過嚴格刻苦的基礎學習與訓練,擁有較好的素描、色彩基礎。如果設計專業大一學生的學習仍然沿襲傳統的工藝美術教育下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學生會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程結業形式感到單調、乏味、枯燥,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向創意思維的發展。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改變現行的設計基礎課的教學方法,改變對學生的引導方式,改變作業及考試的結業形式。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基礎訓練之外,讓學生能夠有機會面對具體的設計項目。引導學生一步步展開,從確定方向和題目,明確要求學生從設計理念到設計結果進行非單純模仿式操作,明確要求學生重視創意思維,引導學生一步步展開,從確定題目、開展調研、進行創意設計、項目完成后組織討論,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關注設計新理念的植入和國內外設計市場的新動向,這些對學生的創意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在進行新的教學內容和實施新的教學方法及改變學生考試與作業結業方式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調動學生對創意思維的興趣與熱情。
(二)帶領學生回望人類設計史,仰望燦爛星空,向大師學習,領悟創意之美妙
一部人類設計史就是人類的創意思維史。在中外設計史上有許多著名的設計大師,他們的杰作在設計史上留下了燦爛星光。回顧這位大師的設計作品,都不是簡單的抄襲與模仿之作,都是辛勤勞作之果,充滿創意之光。大師的作品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創意是設計的題中之義,創意是設計的本質要求。大師的設計作品用多種視覺語言表達了人類各個發展階段的創意思維。
比如,從西方建筑設計史上看,這些“立體的畫,凝固的詩”飽含古人的創意思維。從古埃及建筑的渾厚、粗獷,古希臘建筑的端莊典雅,古羅馬建筑的氣勢宏偉,哥特式建筑的輕盈垂直、直插蒼穹、極具向上飛騰的動感。文藝復習建筑的合乎理性的穩定感,沉重的石墻,水平向的后檐、古典的山花,半圓的拱券;到后現代建筑的象征性、裝飾性、模糊性。中國古代建筑的獨特的木結構形式,抬梁式結構和穿斗式結構,建筑的橫向布局,內向含蓄,均衡對稱、層次豐富,富有節奏。人類中外設計史上一個又一個建筑大師的創意思維之光照亮了人類的居住環境。
從服裝設計史來看,從蓑衣獸皮到各種高級時裝,人類服裝走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風格、前衛風格,還有中國古代服裝的別具一格的平面設計與剪裁,使漢服輕盈飄逸、美輪美奐。人類歷史上各位服裝設計師的創意思維將人類裝扮的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廣告設計從簡單的招牌到今天幾乎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各種形式,陶瓷設計從簡陋的瓦罐發展到今天的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精美絕倫的陶瓷制品,玉器設計從簡單粗糙的玉塊到今天各種玲瓏玉潤的藝術品。還有那目不暇接的設計流派如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構成主義、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等,等等。人類的創意思維在設計領域的表現最為豐富與璀璨,極為引觀者入勝。一代代、一位位大師的創意之作,閃爍著人類的智慧,穿越厚重的歷史、穿透悠久的歲月、沖破文化的藩籬,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田,照亮和開啟著學子的創意思維之旅。
(三)項目式學習對學生創意能力的培養有積極意義
傳統的設計專業基礎課一般不涉及項目,學生只是進行基礎練習與知識學習。而采用項目式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圍繞真實而有意義的目標進行一系列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關注項目的可行性、價值性、社會性,并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最新的電腦繪制和打印技術。現階段,電腦繪圖軟件的普及與發展,對于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設計基礎水平不再主要體現在繪畫技術方面,而是要求體現出設計者的創意思維能力。
從各國創意階層的形成和崛起可以看到,創意已經成為設計的題中之意,僅僅只有模仿而毫無創意的作品是沒有市場、沒有效益、沒有前途的。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不能單純地局限于基本功的練習,不能局限于課本知識,要注意觀察客觀世界,要能明確概括出觀察對象的獨特的造型特點。還要隨時關注設計界的新發展,新動向。這樣不斷地提高觀察能力與創意思維能力,在對物象進行充分觀察并總結提煉,概括分析后,產生新的設計思路,進一步完成設計作品。創意思維能力需要設計者能夠從多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多方位進行聯想,展開思路去探索、研究設計目標。現在,人們普遍認識到“創意就是力量,創意正在改變世界”。
(四)項目式學習的具體操作
傳統的設計基礎課程的作業方式主要是繪制平面圖,結課的作業方式也比較單調。平面構成的作業方式主要是黑白的,色彩構成的作業方式則是單純的各種色彩形式。在設計基礎課的教學如何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意思維能力的改革探索中,我們嘗試使用項目式學習方式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技能與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這里的項目,是教師引導確定的項目,當然有機會也可以參加社會上的各種設計大賽。以項目形式作為設計基礎課的日常練習與結課作業。
教師確定的項目有:綜合多種材質的設計表達來改變設計基礎課程作業結課形式的單調的局面,嘗試采取的結課作業形式通常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光盤的設計
光盤是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的一種物件,光盤的圓形的其實也就是設計基礎課程中色彩構成常用到的圓形的圖形,讓學生在一個固定的圓形上作畫,設計出自己喜愛的光盤樣式,色彩由自己選擇和決定,這樣的作業比較接近實際需要,是與實際需求相結合的一種設計方式,改變了以前那種枯燥的單純為了練習而練習的色彩練習作業,同學們對這樣的作業形式很感興趣,均能積極認真的進行設計與制作。出現了一些好的作品,反映出學生一定的創意思維能力。
2.絲巾的設計
絲巾的設計屬于服飾配件設計的一種,學生在完成課題時,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可以采用平面設計,也可以采用立體設計。絲巾的設計,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提高創意思維能力的興趣。從理論上來講,絲巾的形式,是設計基礎課程中色彩構成常常用到的方形和圓形的設計,讓同學們把設計好的圖案印制在絲巾上,讓學生看到了自己設計作品的使用價值。所以學生均是腦洞大開,積極思維,用心設計,大部分作品的效果都非常好。最后,通過班級或者年級作品展示,使學生互相觀摩作品,增加了大家的創意感、成就感。
3.紙杯的設計
紙杯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品,是立體的物品。紙杯的設計打破了設計基礎課程,尤其是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中單調的平面化的表現形式。在一個立體載體上進行構圖、繪畫和色彩搭配,這樣的結課作業形式,使學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創意思維興趣,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學生們設計的各種圖案均具有積極創意。
除了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具體設計項目帶領學生進行練習外,還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的設計大賽,培養學生的實戰中的創意思維能力。
(五)鼓勵學生現在或者將來積極參加社會上的設計大賽,在實戰中增強創意思維能力
除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結業形式上采取項目形式以外,我們倡導學生參與社會上的設計大賽,鼓勵學生在設計實戰中檢驗自己的創意思維能力。由于有大一平時教學中的模擬項目練習的基礎,所以學生在進入高年級的學習后就有了積極參賽的意識,參加社會上的各類設計大賽也是積極勇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們的學生在進入下個階段的學習后,實戰意識較強,積極參加了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各類專業性的比賽與文化創意大賽等專題性比賽,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結語
創意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意階層的崛起,對我國高校設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設計專業基礎課的教師,應該積極關注時代的變化,積極回應時代的要求,不斷進行設計基礎課的教學改革與探索,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的教學在學生入校后能真正起到激發學生創意思維能力的引領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創意思維基礎。使創意思維真正成為設計的題中之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創意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將來成為對社會急需的創意思維人才,為我國的創意階層的迅速崛起,為我國創意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夏燕靖.中國設計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3]王受之.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M].北京:新世紀出版社,1998.
[4]張乃仁.外國服裝藝術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5]賀平.藝術設計專業“二維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0(5):122-128.
作者簡介:劉靜軒,博士,鄭州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