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明
文言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生通過學習文言文不僅能掌握精練的語言表達形式,還能夠學習其中蘊含的哲理,提升自身的素質修養。
高中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由于其知識的含量比較多,難度比較大,再加上教學時間相對比較倉促,有時課堂上的時間不能完全給文言文,很多學生尚未理解課文中的難點和重點,就需要跟著教師的腳步向下學習。學生們為了能夠追上進度,只能機械地背誦和記憶。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老師們都是以“串講”的方式給學生們解釋文中的生僻字,一直沿用“一言堂”、“灌輸法”、“獨角戲”等老式的講授方式,忽略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造成了課堂氛圍枯燥,學生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往往會覺得無聊,白白浪費了課堂的寶貴學習時光,漸漸地,學生們不再積極地去理解和把握文言文的內容,也不再跟著老師的節拍去感受文言文的意境。
在《赤壁賦》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首先,引導學生了解該篇文言文表現出來的詩情畫意,準確地掌握該篇文章的藝術特點。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有關的資料信息進行收集并且整理,在此基礎上掌握與赤壁有關的歷史事件。接下來,教師再為學生播放朗誦視頻,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并引導學生認真朗讀。最后,教師還要組織開展朗讀競賽,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表達出個人對于這篇文章的理解與掌握。有的學生在朗讀中表現出了作者曠達樂觀的生活態度;有的學生在朗讀中展示出作者對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的悲觀情緒。基于此,學生表達了自己的理解與感悟,把握了作者具有的不同思想情感,鍛煉了語言能力。
在教學《過秦論》時,教師可以從歷史角度入手,在學生對課文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提出跨學科的綜合問題:你了解秦始皇嗎?如果你是秦始皇身邊的官員,你會提出哪些治國安邦的策略?如何興利除弊以維護秦王朝的統治?借助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能夠聯想到歷史上秦始皇實施的一些治國安邦的策略,同時還能從反面印證這些治國策略對人民群眾產生的影響,也就是秦始皇統治時期出現的一些過錯。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以歷史知識為切入點設計趣味性問題,不僅能有效降低文言文的學習難度,還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個維度理解、體驗文言文中人物的多樣性特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質量。
學習《赤壁賦》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們通過微課理解《赤壁賦》中的深刻內涵和意義,然后具體指導學生閱讀和欣賞《赤壁賦》,在讀的過程中,標記反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以及能夠讓人感受到心潮澎湃的句子。利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把抽象的情感化為具象的感受。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交流,讀給同學們聽,接受教師的評價。教師趁機講授閱讀的多層次:讀好段落,學會分句(句法結構、句首句末、感嘆詞),操控語速,融入情感。
在進行《勸學》這篇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按照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語言基礎能力等分成幾個等級,并將其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中,組成班級中多個學習小組,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既實現了整體性的班級教學,又滿足了學生差異性學習的需求。具體可以設置如下差異性學習任務:①讀通讀熟文言文,掌握其中生字生詞的發音,理解重點字詞的含義,能夠基本理順文言文的大意。②深入解析文言文的字詞句,分析文言文的體裁,掌握寫作技法和語言表達形式。③根據對文言文意思的了解,通過結合文言文創作的時代背景,了解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并總結在文言文學習中自己產生了哪些情感,明白了哪些道理。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完成對應的任務,最后在相互激勵和影響下,可以讓班級學生文言文學習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1)提要鉤玄法
學會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概述文章脈絡,做到綱舉目張,化繁為簡。閱讀時,首先將書分類,對于一些紀事性的圖書,在閱讀時要把握其要義,善于提綱,抓住要點;理論性的書,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其要旨和奧秘,善于把握其深奧。以蘇洵《六國論》一文來說,全文從論古入,以慨今出,結構完整,論證嚴密。第一段是總綱,提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第二段申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第三段申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第四段得出結論“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第五段引申指出“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其次,集中精力,鉆研重點,吸取精華。最后,復讀。對文章中的精華部分,必須反復吟詠,把文中營養化為自己的血肉。
提要鉤玄法能避免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只停留在文言字詞的解釋、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的零碎記憶上,擺脫死記硬背的束縛。在日常的閱讀練習中,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總結,能夠深化對文章的認識,加強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從而能夠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2)精讀法
無論是教材還是試卷中的文言文都是名篇或優秀之作,值得深入咀嚼品味。精讀時,首先應自主預習,通讀全文,對于分段標點作一番考核的功夫,用自己的眼光通讀文章。例如《伶官傳序》,“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根據“皆”字學生要細心深入分析思考,推斷出第二個分號應該有誤,可訂正為逗號。其次,通讀全文,一字一語都不放過,以檢查對文字理解與否,找出生字生詞,逐個翻檢字典詞典,不僅知道生字生詞的讀音與解釋,還明白它的用例,務必發現它的特性。平時,高中生閱讀文言文時要形成一種思想,養成一種習慣,就是要根據原文去發現新的單詞的準確含義,此外,還得從與原文相似或不相似的幾個實例中,找出這個詞的正確用法。精讀后,要能將閱讀思考所得寫成筆記,以便與同學交流切磋。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教師們在文言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的探索亦無止境。
總之,文言文中包含了古人的思想智慧、高尚道德情操,這都是需要學生進行認真學習的。新課標背景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地品讀文言文的語句,認真地思考、學習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鍛煉其語文邏輯能力與表達能力,培養其審美情趣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