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于生丹
【摘 要】 山東省濟南特殊教育中心針對特教學校多學段之間職業教育、技能教育缺乏有效銜接等問題,將12年學習課程一體化設計、分段實施。通過“德技雙修、貫通培養、有愛無礙”特色德育路徑,對學生開展“德育—愛育—才育”培養;設立“12年一貫”進階式職業課程目標,構建“12年一貫”差異化課程體系,增強技能傳授的連續性、創新性,使聽障學生成為殘而有為的技能型專業人才。
【關鍵詞】 12年一貫;聽障學生;職業教育;德技并修
【中圖分類號】 G762
一、項目背景
針對特教學校多學段之間職業教育、技能教育缺乏有效銜接,教學不能滿足每一名聽障學生的需求,教學中缺乏適合聽障學生的德育路徑等問題,山東省濟南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學校)堅持“康教融合、普職融通、德技并修”的理念,準確制定殘障學生培養目標與規格,增強技能傳授的連續性、創新性,12年學習課程一體化設計、分段實施。康復、啟蒙、滲透、模擬、實戰逐步深入,讓課程內容有效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使聽障學生在學習中逐步找到適宜的發展道路,成為殘而有為的技能型專業人才。
二、項目價值
(一)利用“12年一貫”銜接貫通優勢,德育為本,從“小”抓起
通過“德技雙修、貫通培養、有愛無礙”特色德育路徑,對學生開展“德育—愛育—才育”培養,以小故事培養品德,從小事情樹立“四自”精神,以小作業鍛煉技能,從小環境構建實訓貫通,用小項目培養職業素養。
(二)構建“12年一貫”銜接貫通的課程體系,形成螺旋上升式培養方式
根據聽障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構建了全程統一、滿足特需、促進融合、指向終身發展的“12年一貫”銜接貫通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從小故事到大道理,從小手工到大項目,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雙線螺旋上升。銜接課程讓同一學科在學段進階中逐步深化,實現專業課程的轉段銜接;特需課程滿足聽障學生康復代償和缺陷補償需要,實現康教融合;同段不同課程開發聽障學生潛能,培養職業技能,實現指向就業的發展。
(三)創新聽障學生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開展差異化培養
學校創設逼真的工作情境,師生扮演相應的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崗位職責,充分展現現實工作中各種角色的“為”和“位”。學生按崗位設定嘗試應用各種崗位技能,培養應變能力,實現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校、研、企協同育人,引進社會聾人服裝工藝師傅進行無障礙授課,體現榜樣力量,突出思政育人的同時促進個體發展;邀請行業專家實操示范、特教教師輔助翻譯,開展立裁、魯繡等專項技能授課,促進學生的技術技能提升;定崗定編定項目,根據學生不同素質能力進行職業實訓,對標就業與升學目標,進行差異化培養。
三、實踐運用
(一)探索適合聽障學生的“德技雙修、貫通培養、有愛無礙”特色德育路徑
建設具有統一性、銜接性、進階性的12年一貫一體化德育體系,按照全學段規劃、分學段實施、保障銜接貫通、滿足特殊需求的工作思路,設計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以德育評價促進聽障學生的德行培養和技能提升,從而成長為高素質技能人才。
(二)設立“12年一貫”進階式職業課程目標
1.小學:康教融合
低年級段重點進行康復、生活自理、生活常識教育(1—2年級每周開設1節生活指導課,3—4年級每周開設1節勞動技術課);中高年級段在此基礎上,通過勞動技術課進行職業認知通識啟蒙(5—6年級每周開設2節勞動技術課),實現康復與學科教育緊密融合。
2.初中:普職融通
面向初中、中職聽障學生統一開設學校課程選修課(每周開設2節勞動技術課和3節學校課程選修課),初中生和中職生共同學習、交流,進行職業體驗、模擬和篩選,將技能教育與初中教育相融通。
3.中職:校企聯動、德技并修
學校與企業聯合,每周開設3節學校技能課程和3節選修課程,對聽障學生開展專項職業技能培養、提升實踐能力,實現校企聯動、德技雙修。
(三)構建“12年一貫”差異化課程體系
1.梯次遞進課程與多元選擇的分層教學
學校創設交叉融合的模塊化、梯次遞進課程體系,分類編寫教案和檢測案資料,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與教學進度,實施差異化、個別化、可選擇的分層教學。學生可依據個人學習能力、興趣和自身學業發展規劃自主選擇課程組合。
2.同段不同課程與虛實結合的項目化教學
學校面向低學段的聽障學生建立模擬就業系統,實行預就業制,使學生置身其中模擬訓練,實現學用合一;開辟山東仙霞服裝有限公司等4家就業實習基地,為聽障學生提供進行職業技能訓練的真實環境,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技能專業方向。
3.異段銜接課程與校企聯動的實訓教學
在不同學段的畢業年級開設銜接課程,校企聯動,關注學生技能發展的連續性、漸進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進行升學、就業的知識銜接和模擬體驗,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成才意識和創新意識。針對不同學段聽障學生的知識銜接性差、缺乏變通能力的現狀,學校加大與科研單位、企業合作的力度,進行產學研用一體化實訓平臺的集成建設,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四)開展多元化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利用多方資源,開展“特教專業教師主導+社會愛心人士輔助+行業企業技師指導”的師資隊伍建設。特教專業教師主導應用手語進行基礎技能講解,社會愛心人士通過輔助帶教、義工活動等進行職業素養的培育,行業企業技師開展高難度技術技能傳授。
本文根據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項目“‘12年一貫、德技并修聽障服裝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整理撰寫。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特殊教育中心,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