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梅
隨著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的不斷推進,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文從教育評價的必要性、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的概念和特點、教學質量評價的概念和意義以及C-TEF框架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然后設計了教學目標達成度評價指標體系、教學過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教學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接著,詳細介紹了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最后,通過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驗證了該系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為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在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1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是指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評估和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改進。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具有以下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保證教學質量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和學校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1.2 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和監控,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和指導,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3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4 適應社會需求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能夠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1.5 促進教育公平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避免過度依賴考試成績,從而促進教育公平。
2 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
2.1 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的概念和特點
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是指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全面、深入的知識和技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旨在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的特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通過實踐活動來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二是,專業性強。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因此教學內容緊密圍繞專業方向展開。三是,實用性強。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強調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要能夠直接應用于職業實踐中,因此教學內容需要具有實用性和實際操作性。四是,創新性強。高職理實一體化教育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探索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2 教學質量評價的概念和意義
教學質量評價是指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評估和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改進。教學質量評價包括對教師、學生、教材、課程等方面進行評估,并通過評估結果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學質量評價具有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及時反饋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效和不足,從而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和學校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學質量評價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和監控,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適應社會需求:教學質量評價能夠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2.3 C-TEF框架的概念和應用
C-TEF框架是指歐洲語言教育共同參考框架(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它是歐洲大陸上一項用于評估語言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標準。該框架的目的是促進歐洲內部的語言交流和語言學習,同時也為歐洲內外的語言教育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標準。
C-TEF框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1)語言使用者的能力描述。對各個語言層次的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進行描述,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2)語言教學和評估的指南。提供了教學和評估的指導原則,包括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評估標準等。
(3)具體實施的建議。提供了具體的實施建議,包括教學材料、評估工具等。
C-TEF框架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指導。C-TEF框架為教師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統的語言教學指南,幫助教師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評估標準。C-TEF框架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公正、客觀的評估標準,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語言能力,并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
(3)學習交流。C-TEF框架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共同的語言交流標準,有利于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語言交流和學習。
(4)學歷認證。許多歐洲國家的教育機構和雇主都將C-TEF框架作為衡量學生或員工語言能力的標準,因此,掌握C-TEF框架對于學生和員工來說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3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設計
3.1 教學目標達成度評價指標體系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相結合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學目標達成度評價指標體系應該包括七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方面,包括學生在課程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二是實踐能力方面,包括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手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三是綜合素質方面,包括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新意識、職業素養以及社會責任感等。四是評價方法方面,包括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如筆試、實驗考核、報告評估、口頭答辯等方法的運用。五是教學資源方面,包括課程設計、教材使用、實驗設備和實驗室條件、教師和學生的素質等方面。六是教學管理方面,包括課堂管理、教學組織、教學反饋和教學評估等方面。
在設計教學目標達成度評價指標體系時,需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和課程特點,采取多種評價方法和手段,如定期測驗、實驗報告、實習表現、小組合作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等,以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
3.2 教學過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教學過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內容方面,包括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等方面。教學方法方面,包括教師的授課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技能以及教學策略等方面。學生參與方面,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等方面。評價反饋方面,包括教學反饋、學生評價、教師自我評價以及同行評價等方面。課堂管理方面,包括課堂紀律、課堂秩序、教學環境、教學設備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教學創新方面,包括教學研究、課程改革、教學資源開發和教學實踐創新等方面。
在設計教學過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時,需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和課程特點,采取多種評價方法和手段,如教學觀察、教師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以及教學反饋等,以全面客觀地評估教學過程的質量和效果。
3.3 教學成果評價指標體系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成果是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綜合體現,因此,教學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知識技能方面,包括學生在課程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
(2)實踐能力方面,包括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手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
(3)綜合素質方面,包括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新意識、職業素養以及社會責任感等。
(4)就業競爭力方面,包括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等方面。
(5)評價方法方面,包括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如筆試、實驗考核、報告評估、口頭答辯等方法的運用。
(6)教學資源方面,包括課程設計、教材使用、實驗設備和實驗室條件、教師和學生的素質等方面。
(7)教學管理方面,包括課堂管理、教學組織、教學反饋和教學評估等方面。
在設計教學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時,需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和課程特點,采取多種評價方法和手段,如定期測驗、實驗報告、實習表現、小組合作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等,以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
4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1系統需求分析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需要滿足教學目標需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需要能夠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需求,設計出符合實際需求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需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需要提供多種評價方法和手段,如定期測驗、實驗報告、實習表現、小組合作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等,以全面客觀的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數據管理需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需要具備數據管理和處理的功能,能夠實現對學生成績、評價結果和反饋信息的收集、儲存、查詢和分析等操作;用戶需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需要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包括學生、教師、教務管理人員和教學督導等不同類型的用戶;反饋機制需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需要具備及時反饋和改進機制,能夠通過評價結果和反饋信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改進教學和學習的參考和依據。
4.2 系統總體設計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總體設計:
(1)系統需求分析。根據教學目標、評價方法、數據管理、用戶需求和反饋機制等方面的需求,確定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
(2)系統架構設計。確定系統的總體結構和模塊劃分,包括前端界面設計、后臺數據庫設計和中間層業務邏輯設計等方面。
(3)數據庫設計。設計系統所需要的各種數據表、字段、關系和約束等,以滿足數據管理和處理的需求。
(4)系統功能設計。根據系統需求和用戶需求,設計系統的各項功能和操作流程,包括用戶登錄、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成績查詢、反饋信息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5)系統安全設計。考慮系統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設計系統的訪問權限、數據加密、防火墻和備份恢復等安全措施。
(6)系統測試和優化。對系統進行全面的測試和優化,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性能優化。
綜上所述,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總體設計應該包括系統需求分析、系統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系統功能設計、系統安全設計和系統測試和優化等方面。通過科學合理地設計和實現,可以滿足教學評價的需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支持。
4.3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與實現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需要具備多個功能模塊,以實現全面客觀地評估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下是系統功能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1)用戶管理模塊,實現用戶登錄、注冊、修改密碼等功能,并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和權限控制。
(2)課程管理模塊,包括課程信息的錄入、查詢和修改等功能,以及課程目標和評價指標的設計和管理。
(3)學生評價模塊,實現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和反饋,包括定期測驗、實驗報告、實習表現、小組合作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
(4)教師評價模塊,實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反饋,包括對學生作業、實驗報告等方面的評分和評語。
(5)成績查詢模塊,提供學生查詢自己的成績和排名等信息的功能,同時也提供教師查詢學生成績和統計分析功能。
(6)反饋信息收集模塊,實現對學生和教師的反饋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過程。
(7)數據分析模塊,對學生的成績、評價結果和反饋信息等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以便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改進建議。
(8)系統管理模塊,包括系統配置、日志管理、備份恢復、權限管理等功能,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4.4 系統測試與評估
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需要經過全面的測試和評估,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性能優化。以下是系統測試與評估的內容:
(1)功能測試。對系統的各項功能進行測試,包括用戶登錄、課程管理、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成績查詢、反饋信息收集和數據分析等方面。
(2)性能測試。對系統的性能進行測試,包括系統的響應速度、并發處理能力、負載能力和容錯能力等方面。
(3)安全測試。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測試,包括系統的訪問權限、數據加密、防火墻和備份恢復等安全措施。
(4)用戶評估。對系統的用戶進行評估,包括學生、教師和教務管理人員等不同類型的用戶,以了解他們對系統的使用感受和建議。
(5)效果評估。對系統的效果進行評估,包括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學習成果的提高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等方面。
通過以上測試和評估,可以發現系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系統的設計和實現,以滿足教學評價的需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支持。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促進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創新。
5 系統應用與結果分析
5.1 實驗設計和方法
為了驗證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們采用了以下實驗設計和方法。
(1)實驗對象。選擇某高職院校的某門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為研究對象,涉及多個班級和教師。
(2)實驗組和對照組。將班級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
(3)實驗內容。實驗組采用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進行課程目標、評價指標、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教學評價;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包括教師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和學生問卷調查等。
(4)數據收集和分析。通過系統收集和整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評價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和比較,以評估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2 實驗結果及數據分析
本研究采用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進行實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評價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得出以下實驗結果和數據分析:
(1)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使用率較高。實驗組中的教師和學生均能夠熟練地使用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進行課程目標、評價指標、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教學評價。
(2)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評價效果較好。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教學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全面和科學,能夠更準確地反映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情況。
(3)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效果顯著。實驗組的教學質量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4)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提高效果顯著。實驗組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
5.3 結果分析和討論
本研究采用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進行實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評價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得出了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使用率較高、評價效果較好、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提升效果顯著等結果,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推廣價值。
從實驗結果和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更全面、客觀地評估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成果,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提高。這主要得益于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評價指標更為全面和科學。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根據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制定出更為全面和科學的評價指標,能夠更準確地反映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情況。
(2)數據處理更為方便和快捷。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自動收集和整理教學評價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和比較,能夠更快速地反饋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情況。
(3)教學反饋更為及時和有效。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及時收集和反饋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反饋和建議,能夠更精準地把握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情況。
(4)教學管理更為規范和有效。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實現教學目標、評價指標、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教學管理,能夠更規范地管理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質量。
6 結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進行實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評價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得出了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使用率較高、評價效果較好,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提升效果顯著等結果,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推廣價值。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評價方法,具有更為全面、客觀、科學、快捷和有效的優點,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提高。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基于C-TEF框架的高職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學質量提升路徑研究”,課題編號:D/2021/03/56。
(作者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