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物業管理是高校開展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基礎保障,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增加,物業管理難度逐漸加大,加強物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高物業管理效率。通過對物業管理方法的創新,將信息化技術用于物業管理工作中,以高校為服務對象,加強物業管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從而提高物業服務水平,促進高校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物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物業規模;大數據中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33
[中圖分類號]F27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5-0109-04
0? ? ?引 言
面向高校的物業管理部門日常工作壓力較大,服務對象眾多,工作范圍廣泛,以往的管理方式已經難以適用當前工作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促進高校物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應用智能設備提高工作效率,發現學生生活規律,掌握高校物業管理工作的特點,經過針對性改進與調整,推動高校物業管理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1? ? ?高校物業管理的特點
(1)物業規模較大,服務對象眾多。高校通常在經歷擴招后形成不同的校區,不管是校區面積,還是建筑規模,都有所增長,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等設施日益完備,因此與住宅小區或寫字樓建筑相比,高校物業規模十分龐大。經過擴招后,學校師生規模已經過萬,學生之間生活習慣、飲食文化不同,所以高校業務管理的服務對象廣泛,管理難度較大。
(2)物業類型多,物業管理專業性較強。學校以教學科研為主要功能,相配套的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等設施眾多,在功能劃分方面,學校內商業區、休閑區、運動區域與餐飲區域等物業種類較多,場所之間相互協同,有著屬于自己的特點和專業性。所以,高校物業體量龐大,對安保、消防、綠化等方面有著專業性要求。
(3)物業管理具有周期性特點。每年學校寒暑假期間學生離校,開學季與畢業季期間,物業管理的受眾對象與人數不同,相應的管理要求也不一樣,如何利用物業資源和安排管理人員,這是物業管理工作的重點[1]。
2? ? ?物業管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信息化建設在高校物業管理工作中具有以下作用:
(1)提高物業管理效率。后勤部門在高校內有一定的特殊性,物業人員需要參與學校后勤生活保障工作,物業服務質量關系到師生身心健康。因此,物業管理部門需承擔較大工作壓力,隨著學生規模的擴大,物業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面對這一情況,有必要對物業管理工作進行信息化改革,依靠信息技術提高物業管理效率,通過辦公自動化技術提高文件整理效率,減少人員工作負擔。構建信息化平臺有利于加快信息傳遞速度,促進資源共享,智能化設備的使用可以降低物業管理難度,為高校師生提供便捷化物業服務,提高物業服務水平。
(2)降低物業管理成本。物業管理需要覆蓋整個學校,所支出的成本比較高,傳統工作方式的落后影響物業管理效率。無紙化辦公方式能夠提升物業工作效率,節約紙張與辦公耗材,降低成本支出。教室內使用聲控與遠程燈具,無人時可自動關閉燈具,物業管理人員可遠程控制設備,避免對電能的浪費。學生用水時可以使用一卡通,降低對水資源的浪費,發揮智能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的作用,全方位降低物業成本。
(3)促進物業管理專業化。以往的物業管理工作事務繁雜,有限的人員無法短時間內解決所有問題,且工作期間協調性不足,整體管理難度較大。信息化建設旨在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優化物業管理模式,擴大物業管理在學校內的覆蓋范圍,所以相應工作之間存在交叉的情況。信息化技術可以細分工作,依據責任歸屬進行責任單元的劃分,歸類不同環節的資源,實施物業精細化管理,提高服務質量[2]。
3? ? ?物業管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3.1? ?完善物業管理制度,提高人員專業化水平
加強高校物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完善的管理制度尤為重要。物業管理企業應面對高校物業管理問題,綜合利用各項資源,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調動人員積極性,使物業服務工作得到優化。不斷完善物業管理制度,及時掌握物業管理狀態,依靠信息化平臺了解業主需求,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物業管理。實施獎懲制度,基于人性化的角度給予員工物質獎勵與人文關懷,采用激勵的方式提高人員積極性。借助信息化資源了解高校內部情況,經過數據核實與分析,優化物業管理方案,采用物聯網實現信息互聯,提高物業管理工作質量。為提高物業管理企業服務水平,有必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提升專業水平。加大對基層物業人員的培訓,引導其逐漸端正態度,了解高校物業管理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優質化服務,解決物業工作中的常見問題[3]。
3.2? ?轉變管理模式,打破固有思維
轉變高校物業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理念實現物業管理的服務升級,在人性化服務基礎上展開人文化物業管理。順應教育改革,促進物業管理的轉型升級,引入行業質量標準體系,加強物業質量管理和環境保護管理,踐行“管理服務育人”的發展理念,盡可能地為全校師生營造出人文關懷氛圍,將“管家式服務”作為物業管理的服務標準,向學生傳達物業管理的文化內涵,積極宣傳物業管理理念,引導師生可以主動配合物業管理企業開展各項工作,最終形成閉環式反饋響應機制,根據師生所需調整物業服務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實際上,人文化的另一項標準就是以大數據為前提的智能化,高校物業管理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促進物業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大數據、物業以及服務各方面的融合,應用智能化設施綜合管理資源,促進多校區集成化管理,提高學校辦學水平。
打破固有的物業管理思維,優化工作方式,允許社會化機制參與物業管理,引入專業化與智慧化管理團隊參與學校后勤管理,這是未來物業管理企業為高校提供服務的重要發展趨勢。以“雙一流”建設為發展目標,促進物業管理市場化,依據市場化價格與標準提供服務,立足于“大物業”的發展理念,創建數據平臺,整合各類資源,實施多校區一體化物業管理,優化傳統物業管理模式。
3.3? ?建立物業管理標準體系
高校校區內有較多配套建筑,每日在校人數眾多,建筑設施占地面積大,因此物業管理難度通常偏大。為保障物業管理工作質量,需結合物業管理特點明確管理標準,比如從設備、安防、衛生等角度入手,實現管理工作的具體化。確立相對完善的考核標準,以此作為物業管理的關鍵。
規范物業服務內容。物業管理企業需要意識到作為獨立的部門,在與學校簽訂合同后,必須按照合同要求對管轄范圍內所有事務進行管理,保障校園干凈整潔,統一管理配套設施。物業部門在治理公共區域的同時,也要為學校提供代買代辦等服務,在學校的委托下根據相應標準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3.4? ?端正服務理念,將市場化管理與自主管理模式相結合
就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愈發突出,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多的大學開始擁有多個校區,這對于大學物業管理資源也提出更多要求。面對資源統籌與整體聯動的發展趨勢,物業管理機構應找到有效的服務抓手,進而實現數據信息整合與資源優化配置。特別是對于大學來說,校園文化的構建是大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關校園文化的概念也需要貫穿于物業管理當中,物業管理機構應端正服務理念,并樹立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在此過程中,物業管理機構應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對學生的生活方式進行有效影響,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規范其價值取向與思維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為進一步深化高校物業體制改革,還可將市場化物業管理模式引入其中,實現市場化物業管理與自主物業管理的有機結合。市場化物業管理可以進一步實現社會化物業管理力量的利用,促進高校物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房地產行業穩定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物業管理也需要發展升級,可以借鑒先進的物業管理理念,但同時也要做好對比與區分,明確高校物業管理同小區、商場物業管理之間的差異。為實現市場化物業管理模式的廣泛應用,高校內部可以先選取教學樓、圖書館等場所作為試點,率先實行社會化管理與運作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與校區安保、交通、消防等系統的聯動,可做到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響應,真正意義上實現統一化的學校組織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專業實驗樓、科研樓等具備保密與特殊管理需求的場所來說,應先由學校內部進行單獨管理。除此以外,將市場化管理與自主管理結合起來還可以進一步形成相應的競爭機制,保證高校物業管理主體可以發揮各自優勢,促進物業管理水平的顯著提升。
3.5? ?推進高校物業信息化建設
3.5.1? ?搭建物業信息化管理平臺
物業管理的數字化發展需從整體角度出發,基于信息化管理意識構建信息平臺,細分高校物業管理內容,每項工作都有專業人員負責,基于宿管、樓管等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適當增加物業服務內容。物業管理平臺應依靠網絡化實現現代化管理,綜合物業資產與收益情況,在平臺內融合資金使用信息與人員績效考核內容,快速檢索數據,及時反饋物業服務信息,為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奠定基礎。信息化平臺能夠幫助物業管理形成完整的信息鏈,將各部門物業管理數據高效匯總,解決信息孤島問題,經過數據分析與整理,找出有待改進的環節,加強對物業資源的優化配置[4]。
順應“互聯網+”發展潮流,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使數字校園建設可以覆蓋學校,提高學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從學校后勤管理角度出發,實施智能化服務管理,統籌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綜合互聯網、大數據、智能感知等技術,經過數據篩選與分析,發揮技術在物業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智慧物業建設主要集中于建筑物維護管理、企業運行與業務管控、服務提供等方面,智慧物業管理平臺兼容建筑暖通空調、給排水、門禁、火災報警等環節,打造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萬物互聯與建筑智能控制;依靠物業管理企業的管控系統,加強對高校物業項目綜合管控,提高管理水平;通過手機客戶端集成所有線下服務項目,完成信息發布、繳費、公告等工作,提高物業管理與服務水平。
3.5.2? ?構建智能App與大數據中心
智能App與大數據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實現物業管理服務的專業化,這是未來物業信息化管理的發展方向。終端App能夠為物業管理提供實時服務,比如維修為物業服務的重要內容,當師生提出維修需求時,只需在App終端提交保修申請即可,物業人員可按照維修種類和難易程度合理分配維修工作任務,專業人員通過App展開跟蹤調查,提高物業管理效率。應用大數據技術,為物業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利用智能設備與移動終端采集數據信息,管理人員經過數據分析后總結歸納學生的行為習慣,以便調整服務內容。比如在圖書館、自習室等區域設置人流監控,利用大數據技術向學生提供實時人流狀態,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調整學習活動。
3.5.3? ?引入智能設備
在物業管理中引入智能化設備,可實現機械化操作,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在學校宿舍、教學樓和圖書館等區域應用門禁系統,及時統計進出人數與出入時間,保障學生安全。師生在支付時應用人臉識別系統,提高支付效率。校園內使用智能清掃設備,比如清掃車可以減輕人員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校園綠化工作方面,采用智能傳感設備,合理設置數據采集點,物業管理人員可通過信息平臺查看綠植病蟲害情況,檢測土壤酸堿度,保障校園綠化效果。
3.6? ?拓寬服務領域,實現物業服務人性化
高校物業信息化管理旨在為師生提供舒適且便捷的學習環境,除了原有的物業服務項目,還應增加服務內容,拓寬物業服務領域,彰顯高校物業服務的人性化特征。學生在寒暑假離開學校時需要攜帶較多物品,物業管理平臺可以提供訂票與行李托運服務,降低學生負擔。網購可以為學生帶來生活便利,物業管理企業和電商企業合作后,在校園內開設體驗店,融合線上服務和線下體驗兩種模式,盡可能地滿足學生日常購物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邀請學生積極參與,增加個人閱歷。
4? ? ?結束語
總而言之,物業管理的意義在于提升物業管理與維護水平,提高物業企業服務質量,最大程度滿足業主的需求。針對學校環境加強物業管理,順應學校物業規模逐漸擴大的發展趨勢,有必要轉變物業管理模式,加強物業信息化建設,發揮大數據與互聯網的應用優勢,創建物業管理信息化平臺,打造智慧化物業管理模式,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張錦榮.當前高校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0):136-138.
[2]劉春燕,任廣峰.高校多校區物業管理面臨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22(9):95-96.
[3]張昊.高校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9):128-129.
[4]李萍,王曉東.委托代理模型與高校物業管理研究[J].商業文化,2021(18):117-119.
[收稿日期]2023-02-25
[作者簡介]刁元凱(1984— ),男,江蘇常州人,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基建與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