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跨境電商對商務英語人才的新要求,指出現有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培養策略。研究結果表明:跨境電商對人才的語言溝通能力、網絡營銷能力、信息獲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現有培養存在課程內容落后、教師能力有限、培養目標不明確、社會實踐不足等問題;需要通過調整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加強教師培訓、明確培養目標、實施彈性教學等策略進行創新。
關鍵詞: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培養模式;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國際物流支付服務的不斷升級,跨境電商遇到新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跨境電商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也與以往有所變化。因此,高校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面應結合目前跨境電商的要求,為市場培養符合市場發展需要的人才。本文分析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現狀,同時結合跨境電商對人才的要求,分析目前商務人才培養的問題,并提出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改善的方面,從而為跨境電商行業的人才儲備奠定基礎。
一、跨境電商對人才的能力要求
近年來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使中國的跨境電商得到了飛速發展,跨境電商對商務英語人才數量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在與客戶溝通、下單、支付、物流以及售后服務環節也與以往傳統方式有相應的變化。因此,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也需要符合目前跨境電商行業的要求。[1]
(一)良好的書面和口語溝通能力
在跨境電商行業,目前除了傳統的電子郵件和一些即時溝通軟件外,還出現了一些新的與國外采購商溝通的應用程序,比如Zoom視頻會議軟件、Tick-tock直播軟件。溝通方式的多樣化,對跨境電商從業者的溝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跨境電商中,跨境電商從業者大多主要以書面形式溝通,目前書面溝通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跨境電商行業發展需求。跨境電商的從業者需要與海外采購商用各種溝通軟件以語音或視頻的形式甚至以直播的方式進行交流。這就對跨境電商從業者的面對面溝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能否與不同國家的合作方進行有效溝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交易能否順利進行,而商務領域內的交際用語、貿易相關的專業術語也是商務英語人才的必備語言和知識儲備。
(二)網絡推廣運營能力
目前,國內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在線上主要通過B2B平臺、社交媒體和谷歌開發等方式開發海外市場。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以及全球資源網是主要的B2B平臺。每個平臺在產品發布、關鍵詞競價排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則。跨境電商從業者需要非常熟悉B2B平臺的后臺操作規則,才能最大限度利用這些平臺開發海外客戶促成交易。除此之外,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運用,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商家在社交媒體上開發海外客戶,所以善于利用社交媒體推廣產品和服務也是跨境電商的必修課之一。[2]
(三)獲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社會中,從事跨境電商需要多渠道搜集各種信息。跨境電商需要從客戶公司官網、社交媒體等渠道搜索海外客戶信息,了解客戶從事的行業、客戶公司的實力、客戶的消費習慣等信息。對客戶的了解有助于跨境電商從業者挖掘客戶需求,在跟客戶溝通時處于主動地位。跨境電商從業者還需要掌握競爭對手公司和產品服務的信息以及新市場、展會、行業、供應商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的獲取主要來自網絡,所以非常考驗跨境電商從業者的信息收集能力。
二、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現狀
(一)課本內容知識相對陳舊,不能適應跨境電商發展需要
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跟專業相關的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以及專業選修課。專業基礎課是培養學生過硬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適應商務活動中的書面和口頭的交流和溝通;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中開設與商務相關的課程,如商務英語、商務英語閱讀、外貿函電、國際貿易與實務等。在這些課程中,有的教材已使用多年,電子商務新出現的一些貿易方式、溝通方式如直播未能在這些教材中出現;即使是更換了近幾年新出版的教材,從教材編寫到出版再到課堂,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這些教材也不能滿足跨境電商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教材內容的滯后性不能滿足跨境電商對人才能力的要求。
(二)教師的知識儲備有限
商務英語與英語專業不同,商務英語專業具有更強的實踐性。但實際從事商務英語專業相關課程教學的教師多為英語專業的教師。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句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高方面毋庸置疑,但是他們的英語專業背景的知識儲備決定了商務英語專業課堂中的知識很難與真實涉外商務活動涉及的知識內容同步。學生更多的依舊是語言層面的學習,大學課堂的知識不能更好地融入畢業之后的工作中。特別是一些涉外商務活動對專業方面的知識要求很高,學生需要對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化學習。與此同時,跨境電商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教師在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時候主要還是以課本內容為主展開教學,學生不能學習到最新、最前沿的跨境電商的發展變化。
(三)培養目標不明確
以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為例,我校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主要以進出口貿易和涉外文秘為主,但是學生近幾年就業主要以跨境電商居多。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模式卻沒有做過多調整,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現在的跨境電商主要是線上形式、互聯網營銷,所以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服務于新的市場需求。近些年在跨境電商新出現的溝通方式,如直播、視頻會議、在線展會等,這些不僅要求有過硬的英語聽說能力,還需要溝通能力和專業知識;支付方面除了傳統的轉賬支付方式TT外,還出現了利用互聯網的支付方式,如阿里巴巴在線信用卡支付、即時到賬。但是商務英語專業基礎階段所學課程與非商務英語專業方向的課程沒有明顯區別,這樣的課程設置會降低學生在低年級建立的目標感。
(四)社會實踐少
由于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教材以及教師知識的局限性的問題,學生在高年級的專業學習內容不能跟上市場的發展。這直接影響到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這一點特別體現在學生的實習階段。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需要重新學習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識,如國際B2B網站的運營、與客戶的溝通技巧,校內所學知識沒有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另外,學校的校企合作的數量十分有限,對口的實習崗位不能滿足所有學生,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實習崗位與自己的專業關聯度不高,學生所學知識沒有機會使用到實踐中,實習崗位沒能夠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畢業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學生需要一段時間來學習和適應工作崗位的工作。
三、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培養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商務英專業的培養方式主要是在課堂內,以教師講述為主。商務英語專業的課堂應該模擬真實的商務英語環境設計和展開教學。商務英語口語課堂上,應結合課本并聯系實際,設計一些真實商務場景,如視頻會議、展會溝通、直播等等,讓學生身臨其境,提前進入商務環境,從而認識到自己英語理解和表達中的不足,加以強化和改善。商務英語寫作課堂上,除課本內容之外,結合真實環境下商務寫作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商務真實場景相關的教學內容。在跨境電商的工作當中,經常需要跟國外客戶通過一些即時消息軟件比如微信或者Whats App跟客戶溝通;另外因為時差的問題,有時候需要跟客戶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系,這里涉及不同主題的電子郵件內容,如通過郵件的方式回復詢盤、回答客戶疑問、處理客戶投訴、給客戶解決方案等。這樣多樣化的培養方式,能讓學生在校就能體驗到商務環境對能力的要求,并使這些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二)以市場導向為培養目標
針對跨境電商行業的特點,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培養目標。具體來看,當前跨境電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網絡營銷能力。跨境電商主要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網絡營銷已成為核心競爭力。因此,人才需要掌握網絡營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電商平臺運營、搜索引擎優化、社交媒體營銷等。學校在設置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時,應增加與網絡營銷相關的課程或者模塊,通過案例教學、市場調研報告、網絡營銷策劃書編寫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網絡營銷能力。[3]
第二,跨文化溝通能力。由于跨境電商涉及不同國家的客戶和業務伙伴,需要用英語進行有效的跨文化商務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模擬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商務情景,訓練學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適應能力。可以讓學生模擬與虛構的不同國家客戶進行洽談,通過角色扮演提高溝通技巧。
第三,電子商務運作能力。跨境電商人才還需掌握跨境電商的日常業務流程和操作模式,如跨境物流、支付結算、客戶服務等。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了解國際物流的運作流程,通過模擬外貿單證的編寫鍛煉學生的業務技能,也可以邀請跨境電商企業專家來校授課或做講座,分享最前沿的商業運作經驗。
通過以上方式,商務英語教學可以與企業需求實現高度對接,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勝任跨境電商崗位工作,為行業輸送合格的應用型人才。這需要學校和教師保持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同時,還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形成校企合力,共同推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4]
(三)增加校企合作
為了縮短商務英語教學與企業實際需求的距離,學校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與跨境電商企業的合作。首先,可以定期邀請企業高管或資深業務員來校做講座或授課,講解最前沿的商業模式和成功案例,實現校企混合式教學。這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和職場需求,接觸真實的商務環境。同時,企業專家的業務經驗也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實用和生動。其次,建立校企聯合實習基地,選派學生到跨境電商企業進行一定時間的見習實習,在導師指導下參與具體工作崗位,掌握崗位所需的商務英語能力和業務技能。實習不僅可以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職業素養。最后,探索校企聯合開設 “訂單班”的模式,由企業提供真實的業務場景和任務,學生以團隊形式承擔整個業務流程,教師和企業導師進行指導。這種 “項目驅動”的教學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5]
(四)加強教師培訓
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執行者,其自身能力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為使商務英語教師團隊能夠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學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教師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專業發展培訓,通過宏觀行業分析的講座、成功商務案例的分享等,幫助教師持續更新商貿知識、跟進國際商業最新趨勢,[6]這可以彌補教師從業經驗的不足;聘請企業高管或資深業務人員針對教師開展專題培訓,使教師直接掌握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以及最前沿的商業模式,獲得第一手資料,培訓可采取工作坊、密集講座等形式;鼓勵教師到相關企業短期掛職鍛煉,親身體驗商務環境和工作流程,這可以使教師獲得寶貴的一線工作經驗,掛職期間教師可以參與企業實際業務,同時企業導師可以對教師進行指導;建立商務英語教師學習社區,開展經驗交流、案例研討等活動,這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習,優秀教師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的考核機制,將其納入教師職稱評審和績效考核的要件,形成激勵制度。
四、結束語
本文系統地剖析了當前跨境電商對商務英語人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了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校企合作、課程改革、強化教師培訓等針對性建議,旨在推動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使人才培養更好地服務于跨境電商行業發展需求。對具體的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優化以及考核機制創新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不同高校和地區情況各異,還需因校制宜,探索本地化的具體方案。此外,學校、企業與教師要加強合作,形成協同效應,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培養方案,以持續為跨境電商行業培養高素質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素青.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9,51(4):609-618.
[2] 李靜.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2021,34(1):120-123.
[3] 張靜.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2021(34):166-167.
[4] 陳瑞蓉.互聯網+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1(2):105-108.
[5] 李菁菁.淺談新形勢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才智,2019(11):182.
[6] 黎景鳳.大數據環境下我國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學院學報,2020,32(3):62-65.
作者簡介: 張萍,女,漢族,山東菏澤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