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艷
大數據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涉及的業務和數據量越來越大,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審計需求。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尋找一種創新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方法,以適應當前大數據時代的審計需求,從而提高審計效率,減少審計風險,從根本上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一、大數據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研究目的和意義
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創新研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1.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現代化和規范化水平,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效率和水平;2.創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方式,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益,降低審計風險;3.探索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實現審計效率的快速提升;4.為參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審計師提供一種創新的思路和方法,促進審計行業的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現狀分析
(一)大數據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挑戰
隨著大數據應用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量大,質量不高。行政事業單位所涉及的數據種類和數量巨大,數據來源和數據質量不穩定,如何提高數據可信度和準確性,是當前財務審計面臨的重要挑戰。2.數據分散,難以整合。行政事業單位所涉及的數據分散在不同的系統和部門,數據難以集中管理和整合,如何實現全面數據整合與分析是當前財務審計的難點。3.技術手段不足。傳統的財務審計手段已經難以適應大數據背景下對財務審計的需求,需要應用更多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支持財務審計。4.審計人員能力不足。針對大數據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需要審計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技能和數據處理能力,培養高素質的審計人員是當前財務審計的重要任務。5.數據安全問題。大數據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所處理的數據存在泄露、篡改等安全風險,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機密性也是當前財務審計的重要挑戰。6.法律法規與實際操作的矛盾。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中,要求行政事業單位遵守法律法規,但實際操作中,由于各種原因,這種要求往往無法得到很好的落實,如何解決這種矛盾也是當前財務審計面臨的挑戰。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問題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但它與企業財務審計有很多相似之處。下面從四個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問題進行分析:1.思想觀念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通常需審計官員或高層管理人員所占用的資產、資源,審計時需要考慮官員或高層管理人員的特殊地位,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審計人員存在的思想觀念問題,可能會導致審計工作的不完整和不公正。2.人員素質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需要審計人員具有扎實的財務、經濟和稅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察覺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但是一些審計人員可能對審計工作缺乏耐心和細心,可能會忽略一些細節,導致審計結果不準確。3.審計機制問題。審計機制是影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能夠影響審計人員執法態度和習慣方式。例如,審計機構可能存在的問題包括審計人員的管理不夠嚴格、審計工作分配不合理、中途換人等,會導致審計工作的不穩定或不連貫。4.法律法規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需要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可能存在不規范的行為,審計人員需要對這些不規范行為進行核查,但是一些審計人員可能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導致審計結果不完整或不準確。
三、基于大數據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創新
(一)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
大數據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技術形態,將其應用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具體來說,大數據技術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中的應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數據采集
采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會計賬簿、憑證等數據,這些數據通常體量大而復雜,采集難度較大,但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數據處理工具實現自動化采集和清洗,有效提高了數據采集的效率和準確度。
2.數據模型建立
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的數據模型,將各種數據元素進行組合和分析,構建出各種業務指標和數據統計圖表,這些數據可以直觀地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向和財務狀況。此外,數據模型還可以自動識別異?,F象和規律性問題,幫助審計人員快速發現審計問題。
3.數據分析
大數據技術可以對龐大的數據量進行快速、全面的分析,通過各種數據分析算法,可以有效地發現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財務情況、資產負債情況以及涉及潛在問題的信息,并為審計人員提供關鍵信息。
4.風險控制
大數據技術可以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種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供相應的風險控制策略。這可以幫助審計人員把握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提高審計的針對性和準確性??傊髷祿夹g的應用可以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更加科學、高效和準確。但是也應該充分考慮數據保護、隱私保護等問題,并加強對相關技術的監管和審查,以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安全和合法權益。
(二)基于大數據的審計方法探討
基于大數據的審計方法是將大數據技術與傳統審計方法相結合,旨在提高審計效率和精度,探討其應用有利于實現更為準確的審計結果和更全面的風險評估。下面介紹一些基于大數據的審計方法:
1.數據采集
基于大數據的審計需要大量的數據,包括各類財務數據、交易數據等等。數據處理技術可以針對列出的數據直接采集、整合、清洗處理。比如說,審計人員可以利用網絡空間收集相關信息,從中獲得更多的數據支持。
2.數據挖掘
大數據應用,最關鍵的一環是數據挖掘,應用基于大數據的監測和分析技術幫助審計人員發現審計對象的異常行為。對于審計人員來說,數據挖掘可以幫助發現審計目標的規則性問題和大數據背景下的風險點,從而促使審計流程更精確、更準確、更迅捷。
3.數據可視化
將大數據處理成可視化形式,通過圖表、表格等方式,直觀反映出數據之間的關系,讓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定位數據異常點,分析整合數據,從提出審計合適的地方入手,盡可能地縮短發現漏洞時間。
4.風險評估
大數據分析還可以為審計人員提供一個更加全面、準確的風險評估,以幫助審計人員更好地把握審計對象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情況,從而加深審計的深度和廣度,明確問題數據方位和問題嚴重性。因此,基于大數據的審計方法將大數據技術與審計實踐有機融合,使得審計流程更加科學、高效和準確。但是大數據的應用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包括如何保證數據安全、如何保護用戶隱私、如何規范大數據應用行為等問題。審計機關應該在不斷探索大數據應用的同時,注重標準與規范的建設。
(三)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評估與控制
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評估與控制是指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比傳統方法更加全面、快速地識別和評估企業的潛在風險,并在識別風險之后,基于大數據技術提供更加精準的風險控制策略。下面介紹一些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評估與控制的方法:
1.數據采集
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整合各類數據,如業務數據、輿情數據、公開數據等,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經濟形勢和外部環境。
2.數據挖掘
運用大數據技術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挖掘,如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企業所處的風險等級和可能的風險點,從而更好地協助企業制定安全策略和風險控制方案。
3.數據可視化
將分析得出的數據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如圖表、關系圖等,從而更直觀地展示出潛在的風險點和風險等級,以便企業方便地理解識別。
4.風險控制
基于大數據技術,針對風險等級和風險點,分析其特定風險事件的特點,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策略,保證企業在發生風險時有快速響應的預案。總之,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評估與控制,是一種適用范圍廣、覆蓋面廣、提高效率快的風險管理方法。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基于大數據的風險評估與控制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審核,因為大數據只能夠輔助判斷和協助決策,實際決策還需人工審核和控制。
(四)基于大數據的審計程序優化與創新
1.數據分析
通過收集、整合、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的大數據,識別隱性的審計風險和異常情況,并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預警,為審計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
2.專業工具應用
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和可視化分析工具,深入了解審計對象的財務狀況、業務情況、管理情況等,便于審計人員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意見。
3.系統性審計
基于大數據思維,建立系統性審計過程,利用數據分析和專業工具應用來概括審計對象的財務狀況、風險點等,并對其進行評估和控制,完善整個審計過程,確保審計的及時性、高效性。
4.前置式審核
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前置式審核模型,針對審計對象可能出現的風險點進行預先的審核,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
四、結 語
綜上所述,通過大數據背景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創新研究可以看出,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進一步優化審計程序、提高審計效率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等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相信在未來的審計工作中將會有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得到應用,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益,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