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麗
近年來,財政部先后頒發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和《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均提出我國企業應充分把握自身優勢并建立財務共享平臺。本文針對財務共享模式中的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給予充分分析,以期能夠不斷擴張財務共享服務在全面預算管理層面的功能與體系研究。從理論意義上來說,能夠不斷擴張財務共享服務在全面預算管理層面的功能與體系研究。從現實意義的角度來講,首先,把全面預算管理和業務流程達成數據融合,持續增強業務環節的預算調控與執行,可以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的預算管理與戰略規劃。其次,充分運用流程自動化來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徹底解決預算編制數據量大、人工操作容易犯錯等現象。最后,不斷增強財務共享中心對全面預算的掌控能力,有效運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海量的數據資源探索有價值的信息,從數據角度對報告與決策提供充足保證,積極帶動財務共享中心由一般服務型發展成管控服務型,最終能夠實現精準的預算管理。
一、財務共享和全面預算的概述
財務共享通常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當作重要前提,將完善組織結構、增強流程效率和縮減運營成本當作目標,站在市場視角為所有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主要把集團中重復性的財務核算業務匯聚在新的自主業務單元中,業務單元能夠模擬市場化方式為各個企業主體提供服務,這個業務單元被叫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總的來說,財務共享服務就是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企業各個部門提取出多數反復性的會計工作,將它們傳遞到財務共享平臺實施統一處理。有效運用財務共享平臺,可以提高財務工作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最早源自戴維·奧利,其認為全面預算是可以把組織中的重要問題都整合到系統中的管理控制方法。全面預算管理需將戰略目標當作重要前提,是針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與財務結果的全方位預測。進一步帶動經營活動的優化與改進,協助經營者高效管理企業,進而能夠讓企業的戰略目標得以達成。
全面預算管理的流程主要包含明確預算目標、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分析和考核。預算目標包含企業的戰略目標、年度預算目標等。公司首先需要確定運營目標和預算目標,其次所有部門需組織預算會議,編制出較為完善的預算計劃。預算編制涉及公司的事業預算、投資預算和財務預算等。預算執行是介于預算編制與考核之間的關鍵實施環節,強調將預算從計劃發展成現實的實施環節。預算調整主要指預算執行和預算目標出現偏差,需要在短時間內對預算自身予以調整。預算分析和考核通常是針對預算的執行效果和完成度給予充分評價,是預算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上述的全面預算編制過程是相輔相成和不可或缺的。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
(一)對財務共享與全面預算管理結合的重視度不足
伴隨著近些年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我國會計領域逐漸從會計信息化發展成會計智能化領域,大量企業對財務共享平臺給予足夠重視,例如海爾、蒙牛和中國移動等大量企業均在利用財務共享平臺。但是企業并沒有對財務共享平臺和預算管理有效結合給予足夠重視,企業管理層并沒有清楚認知到預算相關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依舊采用舊的模式開展全面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和監督,難以實現全員參加,預算管理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果。
(二)會計信息化人才缺乏
會計信息化與智能化近些年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浪潮與用友等財務人員使用頻次較多的工作軟件也隨之更新換代,實際上對財務人員工作能力是一個挑戰,充分證實了現階段對財務信息化智能化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會計信息化可以看作是財務工作和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相關人才必須充分掌握這部分知識。但是我國會計從業人員數量眾多,然而熟練掌握信息化的人才相對較少,這種現象將會對財務共享等會計信息化與智能化系統的有效利用形成掣肘。會計信息化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技術并不是特別完善,專業人員并未熟練掌握,使得信息化作用并沒有完全展現出來。
(三)系統建設不夠完善,相關制度還需調整
構建出較為全面的財務共享平臺可以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起到推動作用,然而,共享平臺針對預算管理層面的系統并不是特別完善。將浪潮當作案例,成功構建的財務共享系統主要包含網上報賬平臺、業務操作平臺、運營支撐平臺、運營管理平臺和資金結算平臺,上述五大平臺能夠對財務基礎數據信息實施統一處理。在這之中,全面預算管理并沒有形成系統,財務工作的實施與財務共享平臺的利用都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流程規范進行。現階段,財務共享平臺等會計信息化與智能化成果越來越多,需持續優化政策制度、業務處理流程和監督體系,最終能夠滿足新技術與新環境。
三、財務共享模式下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必須依賴制度的保障,企業需要編制出和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相契合的制度,進而能夠讓其正常實施得到充分保證。在這之中,主要包含業務流程、技術實施標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能夠對全面預算管理是否完善造成嚴重影響。從業務流程的角度來講,企業必須整合出全面預算管理需要的數據流、業務流和資金流,成功編制出相關制度來約束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從技術實施標準的角度來講,需精準確定技術使用的指導原則與供應商的評估原則,有效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真實狀況,編制出滿足需求的技術實施標準,進一步明確技術實施的戰略定位,為日后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全面預算管理完善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提升員工業務能力
在全面預算執行和控制的過程中,企業記賬業務這部分重復性工作能夠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快速完成,然而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安排人員參與,對員工的職業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對員工的培訓給予足夠重視。員工需要清楚認知財務共享中心,只有這樣才可以由整體層面掌控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盡管處于財務共享模式中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夠成功達成自動化管理,而受到技術方法的約束,難以把員工積累的工作經驗評估數據化,因此為保證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需持續優化財務工作技能,不斷積累預算管理經驗。員工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出問題,保證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平臺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具備充分掌握財務知識的高質量員工,在企業戰略編制的過程中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信息技術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處于財務共享模式背景中,持續優化全面預算管理,必須依靠優質的環境與信息技術。財務機器人在財務領域中的使用較為匱乏,如何有效結合RPA 技術與機器學習算法,必須充分運用成熟的信息技術。應用財務機器人的過程包含策略與評估、設計與構建、實施上線、運營與優化,精準確定業務流程以后,首先需要對前期評估給予足夠重視,主要包含RPA的適配性分析等;其次是中期研發測試,主要包含軟件配置與研發;再次為后期運營和優化,涉及RPA及系統的維護;最后需充分運用技術的優勢,根據需求的轉變來完善預算模型,持續推動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與改進。
(四)完善績效考核制度
要改進全面預算評估系統,需持續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完成戰略目標,不斷增強員工的工作效率,持續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得企業具備的向心力大幅度提升。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能夠完成精準分工,成功構建出責權利一體化的系統。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是在財務共享服務的基礎上衍生出的監督體系,使得事前調控、事中監督與事后分析得到充分保證。詳細劃分相關部門的職責與權利,有效規避職能重疊與推卸責任的情況。需構建出較為全面的員工考核制度,實現獎懲有據。將薪酬當作核心目標,遵循業績的完成情況來明確切實可行的員工激勵舉措,把任務精確到員工個人,持續推動工作效率。在構建預算考核體系過程中,需要對整體預算指標給予足夠重視,讓獎懲方案和考核業績充分結合。效果最突出的激勵方法是考核結果和員工薪酬緊密相連,員工為了獲取到充足的利益,會主動投入預算工作之中,使得員工具備的責任感大幅度提高。根據企業制定的內部競爭體系,考核評分高的員工能夠得到充足的利益,同時需根據實際情況編制等級晉升制度,持續推動員工積極主動地進行工作,最終完成企業的發展目標。
四、結 語
綜上,財務共享模式下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以后全面預算管理的發展趨勢。伴隨著財務共享服務概念的面世,數量眾多的企業紛紛構建財務共享中心,企業的經營管理流程越來越完善,能夠讓企業預算管理的快速開展得到充分保證。未來的研究可以致力于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應用,對預算考核指標體系的完善,對預算管理全方位實時、動態監督等方面的研究。未來還可以考慮將財務共享模式的全面預算管理與其他管理流程結合起來,形成一套更智能化的管理體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