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麗
工程資料反映的內容是工程進行技術質量管理的依據,工程施工資料也具有連接各部門、施工程序的重要作用,發揮橋梁作用,為順利施工提供基礎性保障。同時也為科學管理、提高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工程資料還在工程結算、商務談判、技術總結、法律糾紛、勞動爭議和個人業績等各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精品塑造強有力的證明,同時工程資料管理的科學規范,也為工程獲獎奠定了基礎,為最終獎項的獲取加分。
一、施工資料編制的現狀
(一)認識不到位。沒有正確認識工程資料的實際價值和意義。
(二)管理不到位。尚未對工程施工資料進行階段性分類分級。
(三)真實性不到位。資料內容造假與施工現場實際不符,資料內容大多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二、工程資料管理基本規定
(一)在對施工資料管理與編制的過程當中,應該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工作,主要包括施工資料的收集、記錄、整理、修正、歸檔、移交等環節。施工前期,應以書面形式明確工程各參建單位責任主體的質量技術管理信息,包括: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姓名及簽名底樣、使用的各類印簽底樣、工程人員(印簽)變更前后底樣等,并約定文件、施工資料的簽字權限、項目章、資料專用章、技術專用章等,法人授權委托文件應作為附件,工程參建各方管理人員發生變更應報建設(監理)審批。只有注冊師進行簽字并蓋章的文件才能夠發揮成效和法律效應,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將會看作無效文件,有關簽字人員應有相應的授權證明。施工資料管理與編制的全過程具有一定時間限制,需要確保申報與審批的及時性和高效性,避免對正常竣工期限造成影響,致使工程延期的現象出現。由相關規定可知,施工資料必須使用原件。如果因各種限制性因素導致無法使用原件的情況出現,需要在復印件上添加印章,并且標注原件放置的實際地點、因何原因無法使用等,同時標注簽字日期。
(二)質量管理資料收集與整理。施工資料收集、整理以及編制的全過程都需要資料員進行負責,為了確保施工資料的完善性和真實性,該工程項目各個部門、崗位的工作人員應該及時給予配合。
(三)資料填寫、編制、審核及審批,應該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工程施工標準規范,確保程序及工作順序不會出現差錯。在實際資料編制過程中,如果出現沒有現行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需要根據企業的規章制度和標準開展工作。在工程建設中使用到的新材料、新工藝等無相應施工資料要求時,應該按照經審批通過的方案和技術交底執行。
(四)施工資料的信息、數據等內容應該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工程概況以及國家、地方、企業的相關標準進行編制。
三、工程資料編號
工程資料中應該涵蓋資料編號、施工數據、工程概況等多項信息,資料編號應與工程資料的形成、收集同步生成。資料排列順序:封面、卷內目錄、分項目錄、文字資料內容、備考表。基建文件可按 JGJ/T 185—2009《建設工程資料管理規程》附錄A劃分類別,可以根據資料名稱及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開展排序工作,監理資料同樣如此。同一類別中的施工資料應該根據施工名稱的不同進行劃分和排序;而同一名稱的施工資料則需要按照編制時間的先后順序對其進行排序處理,避免出現錯亂情況。如果使用的表格相同,但是檢查項目卻存在差異的時候,也應該按照項目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處理,確保該環節具有規范性。
施工資料應按以下形式編號:
××—××—××—×××
編號第一部分代表分部工程代號(2位)
編號第二部分代表子分部工程代號(2位)
編號第三部分代表資料的類別編號(2位)
編號第四部分代表順序號(至少3位),按資料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從001開始逐份編號。
四、工程資料組卷規定
(一)施工技術資料:施工技術資料和施工質量驗收資料。
(二)施工技術資料:施工管理資料、工程質量控制資料、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
(三)施工質量驗收資料:施工過程驗收資料、竣工質量驗收資料。
(四)施工資料的管理工作應該由技術工作人員開展,資料管理人員則需要負責施工資料的收集、記錄以及整理這幾個環節。
(五)每一項工程都需要對建設單位、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施工總承包企業這幾項施工資料進行整理,以此為工程順利開展提供保障。關于專業分包單位工程資料需按合同約定確認是否需總承包單位雙簽字。
五、施工管理資料
(一)與工程相關的證件收集。各施工單位項目管理人員資格證(工程開工前填寫,監理審核:同意資格審查),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如防水施工人員、鋼結構與鋼筋焊接作業的焊工資格證書等)復印件,其中電工、管道等安裝工種在工作前應該確保他們持有相關上崗證件,證件具體應該以當地建設部門的相關制度規定為標準。商品砼生產單位、試驗報告中所涉及的試驗單位的資質證、營業執照、計量認定證書等復印件。施工中檢測用到的儀器、儀表(包括全站儀、水準儀、垂準儀、沉降觀測尺、50米鋼卷尺、涂層厚度檢測儀、力矩扳手、安裝工程的檢測儀器及儀表等)的檢定證書復印件。復印件資料應加蓋施工單位公章,寫明原件存放處及抄件時間,以上證件必須是有效的。
(二)工程概況(由施工單位填寫,附建筑總平面圖、建筑立面圖、建筑剖面圖)。開工報告(由施工總承包填寫、申報,一式五份。監理審核: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同意開工)。
六、施工技術資料
(一)圖紙會審記錄。對該環節進行記錄的重點在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所出具的視同圖紙審批書以及權威審查機構出具的審查報告是否在標準范圍之內。如果施工圖紙是按照批次劃分并依次交付時,那么需要對施工圖紙的分段施工情況進行嚴格審查。1.一式五份,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蓋監理工程師注冊章)→建設單位。2.針對設計單位存在的各項目信息交底問題,施工單位應該參照規章制度和標準對問題、內容等按照不同的專業類別進行整理。設計答復需要清晰明確,四方簽章必須齊全。3.施工單位會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對項目進行深化和設計處理,深化設計的文件應該在通過上級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審批認同之后,再投入實際施工工作當中。如果項目內容存在與重大結構及節能效果變更有關聯時,應該出具權威單位的認證證書,為項目提供資料方面的專業保障。4.嚴格禁止人員或單位在圖紙會審記錄上對內容和數據進行隨意更改、涂抹以及刪除,提升規范性。
(二)工程核定、洽商記錄。由提出單位編制,分不同專業編號。后附圖需要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共同簽字。用于變更部位的工程簽證,除此之外,還包括額外工作、額外費用支出的補償等。可作為向甲方申請工程款的依據,對現場發生的事實進行確認。需要建設、監理、施工單位三方簽字確認。
七、施工測量基本規定
(一)測量員是走進施工現場的第一人。測量是工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需要組建一支高素質、高專業能力、高質量的測量隊伍,隊伍中配備專業的測量人員。項目實施前應編制測量方案及技術交底,以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應當為城市規劃部門測繪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可靠性提供支撐。必須保障各項測量數據的精準性,避免出現偏差而對施工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確保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的狀態之下(測量器具檢驗有效期為一年)。
(二)工程定位測量記錄。一式五份,應在工程開工前填寫、蓋章。
(三)樓層平面放線記錄。施工單位需要根據設計圖紙、主控軸線以及施工建筑的平面圖紙測量并確定建筑物的實際建設標準高度,針對墻柱軸線、邊線、集水坑以及電梯井坑邊的位置進行數據測量,確定放線標準。
八、施工資料重點檢查清單
(一)施工管理資料。重點檢查施工現場質量管理記錄各項附件(13項)。施工日志連續性,填寫是否合理,有無漏項。管理人員證書(分包)是否與簽字人員一致(必須本人簽字)。
(二)施工技術資料。技術交底是否齊全、是否按不同類型分別交底。施工方案是否有交底。危大工程編制大綱是否相符;應急預案是否詳細。洽商、變更是否描述準確。
(三)施工測量資料。測量儀器檢驗證書是否在有效期范圍內。
施工資料的管理和編制在整個工程項目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要求建立并做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對該環節的重視程度。同時提升資料員的專業能力、水平以及其他部門人員與資料員的配合能力。嚴格遵守工程施工資料編制的相關規章制度,如果工程資料內容出現不符合實際及標準的狀況,那么該項目也就屬于不合格項目,致使項目質量、施工效率嚴重下降,甚至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