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媛媛 黃艷芳 韋瑩瑩
摘 要: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對推動農業現代化及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將近年來有關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研究方面的文獻歸納為三大版塊熱點內容,分別為培訓需求和影響因素、培訓存在問題和對策及培訓工作做法和效果,并就各研究熱點內容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和總結,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我國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文獻分析;研究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S-9;S3-33?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20X(2023)03-0041-04
0 引言
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軍,是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中的重要力量。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和業績好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農業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當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已成為有關部門和人員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知網查詢獲得近年來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研究方面的19篇文獻,經梳理和分析,歸納出培訓需求和影響因素、培訓存在問題和對策及培訓工作做法和效果三大版塊研究成果,文章就這三大版塊成果的文獻進行綜述,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各地了解我國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概況及推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培訓需求及影響因素
做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作,需了解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培訓需求,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和培訓內容等,做到按需培訓,才能解決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劉倩等[1]對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有關新時期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調研獲得的246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對培訓內容的需求以公共基礎、種植業、養殖業和產業幫扶類等專題為主,對培訓方式傾向于視頻錄播+線上直播、在冬季開展且培訓時間控制在3 h以內,對培訓師資要求以一線農技推廣工作者和農業科研院所研究人員為主。郭亞輝等[2]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基層農技人員對培訓的需求主要包括互聯網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和涉農法律法規知識,如農技推廣法、惠農政策、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監管、農作物有機生產、適合當地特色的優勢產業專業技能等。秦媛媛等[3]通過對廣西農業科學院舉辦的全區基層農技推廣培訓班開展問卷調查,搜集到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對培訓的需求和建議,主要包括在培訓內容上希望對實用性較強技術的操作和實地培訓得到加強,增加流通和市場銷售等課程;在培訓方式上,希望增加座談討論、遠程授課及到外省學習交流等;在培訓師資上,希望有成功企業家授課,有相應考察基地和種子企業的聯系方式;此外,還希望改善住宿飲食條件、課余適當開展文體活動、增加培訓次數及延長培訓時間等建議。
董京華等[4]通過問卷調查和組織座談形式,在陜西省白水縣開展農技人員培訓需求調研,提出應根據縣級農技人員比例和不同職責定位,針對國家農業重大項目的實施內容,組織相關專題培訓;適當聘請職業農民和政府中主管農業的領導授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培訓效果。鄭佩佩等[5]以河北農業大學基層農技推廣培訓重點班的調查問卷數據,選用Logistic模型對培訓的運行狀況及農技人員參與培訓的影響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所學專業、現從事專業和工作條件等)進行分析,認為培訓內容與基層農技人員需求的有效對接存在錯位及管理體制與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素質制約培訓效果等問題,提出需對培訓方式方法進行革新、對培訓制度進行完善及對推廣隊伍進行再教育等建議。周佳露[6]總結了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的農業技術培訓形式,分析望城區農技培訓的現狀及培訓人員的需求,在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運用計量方法構建數據模型并分析各因素的關系,找出影響培訓需求的顯著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2 培訓存在問題和對策
做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作,最關鍵的是了解當前培訓存在問題并提出對策,不斷優化培訓方案。培訓存在問題和對策是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三大研究熱點中最受關注的一項內容。眾多學者調研發現,當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主要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培訓工作重視度不足、培訓模式和培訓內容有待優化等問題。楊曉娟等[7]對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50名基層農技人員進行培訓現狀和培訓需求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存在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管理不到位且管理體制不順、課程設置難度大和培訓方式單一等問題,提出了理順管理機制、加強績效考核,分層次、分批次開展專題培訓,創新培訓方式,以及提高培訓實效等對策建議。柴一梅[8]研究指出,當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存在的問題有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培訓工作精準性不強及工作與培訓矛盾較大等,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認識、加強規劃、科學設置、提高效果、建立機制和加強保障等建議。宋曉等[9]分析指出,河北省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開展的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工程存在培訓時間相對較短、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學員水平參差不齊及缺乏一致效果等問題,提出加強溝通是培訓順利開展的前提,精心選用課程是提高培訓效果的關鍵,優良的師資力量是獲得好培訓效果的保證,理論與實踐結合可提高和檢驗培訓效果,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是培訓工作探索的方向等觀點。王春[10]總結了湖北省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成效,認為存在培訓對象有待進一步優化、少數縣(市)對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學員學習積極性有待加強、縣(市)農業各部門協調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及培訓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問題,提出的解決對策包括完善培訓機制、豐富培訓內容、調整培訓方式、推進產學研結合和加強組織管理等。陳永杰[11]從自身作為培訓講師角度出發,對基層農技培訓工作的組織形式、基地建設、人員參與、課程安排、時間安排和師資安排進行了探討。許建紅等[12]從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的承擔單位角度進行分析,認為培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學員所學專業差別大、培訓課程設置難、學員學歷層次差別大、授課教師上課難、農技人員專職與兼職并存、工與學矛盾突出、現代農技培訓要求高和“多面型”授課教師缺乏等,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農技人員信息庫,有效探索分類、分級、分區域培訓模式,以及充實培訓師資庫和加強培訓教材建設等對策建議。許建民等[13]對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基層農技隊伍現狀進行走訪調查,發現存在人才隊伍老化、知識更新不及時、整體素質不高及農技服務手段單一落后和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建議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力度,培訓內容注重科技成果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提出創新基層農技人員工作激勵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等。金雁[14]以云南省為例,分析了基層農技培訓工作中存在培訓安排過于集中,培訓時間未充分考慮相關作物的生長關鍵期,培訓內容實效性和針對性有待加強,以及培訓經費有限等問題,建議合理調配培訓時間,根據各類型農作物生長周期和農民農閑農忙季節,按產業、分層次、應時、應季、應需有序開展培訓,適度延長培訓時間,加大省級層面對培訓實訓基地的政府扶持力度,培育培訓品牌,樹立科技致富典范等。劉崇敏[15]研究認為,山西省大同市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存在人員數量不足、年齡結構老化、學歷職稱層次低、人員保障待遇水平較低和晉升渠道狹窄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政府主導型農業科技組織服務體系下基層農技隊伍建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了保障基層農技隊伍投入、改革基層農技隊伍管理體制和創新基層農技隊伍建設機制的對策。
3 培訓工作做法和效果
做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作,最重要的是獲得良好的培訓效果,既是培訓的核心要義,也是培訓的最終目的。通過構建培訓工作效果評估體系,對不足之處提出優化建議,對促進培訓工作科學開展具有現實意義。但目前對培訓工作做法和效果的研究多數為定性研究,只有少部分是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定量研究。李祥[16]總結出山東省泰州市實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程的主要做法是,組建工作班子落實工作責任、開展調查研究擬定培訓內容、結合實際需要確定時間地點、廣泛征求意見落實培訓師資、建立多種制度實施規范管理及融合多種形式確保培訓效果等。黃頑春[17]總結發現,福建省永安市加強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提升工程的主要做法包括充實人才隊伍、加強制度保障、建立分類分級培訓機制、靈活培訓方式、按需設置課程及構建多元繼續教育學習機制等。孟祥威等[18]總結了湖北省農技人員培訓工作的做法和主要成效,包括將培訓工作放在農技體系建設補助項目實施的重要位置,探索統籌協調的培訓工作機制;對培訓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得當,全面提升基層人員素質;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多領域匯集人才,壯大師資隊伍;采取“雙人”跟班制度,實現規范管理等。蔣傲[19]構建一個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運用AHP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得出當前海南省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存在技術服務能力和經營管理服務評分較低、應用程度較低、教學內容和方式以理論教學為主及農技人員待遇差等問題,提出:一是要建立多場景交流學習機制、增設線上學習平臺;二是因地制宜開展培訓工作、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三是針對各縣(市)不同人群、不同種養殖需求開展培訓;四是考核考評看效果、堅持考核考評制;五是有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杜絕不良風氣等改進建議。
4 總結與展望
眾多學者已從培訓需求和影響因素、培訓存在問題和對策、培訓工作做法和效果三大方面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研究,明確了在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中,培訓需求是基本,發現培訓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核心,優化培訓工作做法和提高培訓效果是根本。未來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研究,仍需從政策方面進一步探究相關政策的制定和機制建立,從實證方面采用更豐富的數據和適當的評價方法對影響培訓的因素和效果進行評估,探討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最優培訓模式,引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劉倩,張文俠,肖玲,等. 新時期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需求的調研及分析[J]. 基層農技推廣,2021,9(12):79-84.
[2] 郭亞輝,程福厚. 基層農技人員年齡結構及知識更新需求調查——以唐山、張家口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為例[J]. 基層農技推廣,2017,5(6):110-111.
[3] 秦媛媛,黃艷芳,蘭宗寶,等. 廣西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科技培訓需求及服務工作狀況分析[J]. 福建農業科技,2019(2):56-59.
[4] 董京華,張王軍,劉軍民,等. 白水縣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需求分析[J]. 現代農村科技,2019(11):12-13.
[5] 鄭佩佩,馬輝,陶佩君.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農機化學報,2016,37(7):230-234.
[6] 周佳露.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需求及影響因素——以“長沙市望城區”為例[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20.
[7] 楊曉娟,張建文,麥麗芳,等. 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 基層農技推廣,2015,3(11):8-10.
[8] 柴一梅.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作思考[J]. 基層農技推廣,2020,8(4):1-3.
[9] 宋曉,李瑜玲,陳莉,等. 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工程的實踐啟示——以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2015,43(32):344-345.
[10] 王春. 湖北省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現狀及對策[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5):273-274.
[11] 陳永杰. 關于對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的思考[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4):35-36.
[12] 許建紅,吳先福,尹小莉,等. 淺談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企業導報,2014(5):83.
[13] 許建民,方莉.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基層農技隊伍現狀及其對策建議[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31):27-28.
[14] 金雁. 云南省開展基層農技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解決辦法及建議[J]. 農業與技術,2015,35(22):195.
[15] 劉崇敏. 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演變對基層農技隊伍建設的啟示——以大同市為例[D]. 晉中:山西農業大學,2020.
[16] 李祥. 泰州市實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工程的實踐與啟示[J]. 基層農技推廣,2014,2(1):42-44.
[17] 黃頑春. 永安市加強農技人員培訓提升職稱服務能力的做法與成效[J]. 中國農技推廣,2019,35(3):3-4.
[18] 孟祥威,程佩儀. 推進湖北省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的思考[J]. 廣東蠶業,2022,56(2):148-150.
[19] 蔣傲. 海南省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效果評估研究[D]. 海口:海南大學,2022.
(責任編輯 思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