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張新化



[摘? ?要]? ?醫(yī)學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帶來教育教學變化,怎樣培養(yǎng)人才成為新時期的重要課題。本研究建立人體結構信息導覽平臺,包括人體結構導覽實驗室和跟進式學習管理系統(tǒng),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人體解剖學教學實踐方式,構建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跟進式教育;人體解剖學;語音導覽;平臺建設
[中圖分類號]? ?G424.1 [文獻標志碼]? ?B [DOI]? ?10.19767/j.cnki.32-1412.2023.04.031
自我國實施高校擴招政策以來,醫(yī)學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步入大眾化、普及化階段。學生數量大量增加,直接影響教育效果。在新形勢下怎樣更有效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1? ?當前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的困境
人體解剖學是醫(yī)學入門的基礎學科,內容繁雜,記憶量大,歷來是廣大學子初入醫(yī)學院校遇到的學習困難學科。隨著學生人數的大幅增加,傳統(tǒng)理論加實驗的教學模式承受嚴峻的考驗。在師資力量有限的情況下,教師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往往只能勉強完成理論課教學,但開展實驗課就顯得步履維艱。傳統(tǒng)實驗課通常采用標本、模型和掛圖結合的形式,以教師邊示教邊講解為主,在學生人數較少時可以采取分組逐一示教,每位學生都能清楚觀察、認識解剖結構。由于學生數量逐年增加,示教人數和次數急劇增加,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完成教學安排。有些教師嘗試只示教主要結構,學生自行觀察余下結構,或完全讓學生自行觀察,教師巡回指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學壓力,但也產生新的問題。實驗標本絕大部分經福爾馬林固定,學生會因異味刺激而不愿拿起標本認真觀察。在缺乏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難以認識所有結構。其次,解剖學課時逐年壓縮,實驗課時減少,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學生掌握有關內容實在不易,學生學習壓力大增,感覺追不上教學進度,學習興趣下降,甚至抵觸。
2? ?以人為本“跟進式”教育理念
在遵循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的基礎上,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跟進式”教育服務體系,教育教學方法圍繞教學核心展開,以促進學生成長、成功乃至成才,該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為本,根本是創(chuàng)新。新時代要求高校教育應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不僅是專業(yè)知識學得好、學得博,更應是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表現。教室作為承載教育主體的第一課堂是學習專業(yè)基礎知識的主要場所,但當今大學生需要更廣闊的渠道和途徑汲取知識,除了教室還需要“第二課堂”。依據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活動可以繼續(xù)在第一課堂外延續(xù),基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學生自由調配學習。傳統(tǒng)教學缺少以人為本理念,單一的手段和形式難以實現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解剖學實踐性強的學科,其教學中不能完全限于課堂和實驗室,應延伸至課外,貫徹“跟進式”教育理念,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接受多元化教學,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引領的主導作用。
3? ?“跟進式”教育的解剖學實踐
為了使學生建立主動性思維,從記憶型學習向實踐型轉變,我們創(chuàng)建人體結構語音導覽實驗室,結合“跟進式”育人管理體系,用于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人體結構語音導覽實驗室以語音方式對每個標本的結構進行講解,并配以先進的管理系統(tǒng)。所有標本密封瓶裝,明確標識需要學生認識和掌握的結構,學生邊聽邊看,反復學習,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實驗室全天開放,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選擇需要觀察的標本。“跟進式”育人管理系統(tǒng)記錄學生學習過程及學習內容,還可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建立人體結構語音導覽實驗室的優(yōu)勢:(1)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平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解決醫(yī)學基礎教育中跟進不足問題:管理系統(tǒng)可以幫助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跟進,可以及時、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3)解決福爾馬林環(huán)境污染問題,保護師生健康。(4)緩解師資緊張:人體結構語音導覽實驗室現場只需要少量教師給學生進行指導、答疑,大大減輕實驗教學壓力。(5)解決標本損壞問題:標本密封瓶裝、透明化展示,以免接觸的形式提供同學學習,標本得到很好的保護。
4? ?“跟進式”教育實踐效果
我們利用平臺隨機抽取3個班級(觀察組)與既往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班級(對照組)各75例學生進行教學效果比較。(1)期末理論考試成績:采用紙質試卷,包含選擇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總分100分,在總評成績中占比60%。(2)平時成績:包括課堂提問和隨機測驗,測驗包括選擇題為主的機答和標本結構辨認。平時成績總分100分,占總評成績40%。(3)教學滿意度:以李克特量表為指導設計調查問卷,分學生版和教師版,分別調查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和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四個等級。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檢驗。
結果顯示,觀察組總評成績和平時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方式非常滿意率為68.0%,優(yōu)于對照組的4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觀察組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非常滿意率70.7%,高于對照組的2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5? ?小? ? ? 結
傳統(tǒng)的醫(yī)學教育存在教學模式固化、教學方法不夠靈活等問題,不適應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1]。為推動醫(y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2001年衛(wèi)生部與教育部制定了《中國醫(yī)學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2]。隨著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一系列改革計劃的實施,醫(yī)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醫(yī)學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我們在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中采取“跟進式”教育,結果顯示觀察組總評成績及平時成績優(yōu)于對照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語音導覽與跟進式育人體系結合,創(chuàng)建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新模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醫(yī)學教學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平臺,發(fā)揮學生學習自主性。跟進式育人管理系統(tǒng)能為教師提供學生學習情況信息,實現教學跟進、管理跟進、服務跟進,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提升教學效果。基于人體結構語音導覽的跟進式實踐教學新模式可為其他學科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同時人體結構語音導覽實驗室也可適當向社會開放,向公眾普及人體結構知識,發(fā)揮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馬忠平. 當前醫(yī)學教改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9(9):76-77.
[2] 楊開明.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投資政策的改革與探討[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09,89(2):75-78.
[收稿日期] 2023-07-06
(本文編輯? ?繆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