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麗
做好班主任,就意味要做好孩子們的楷模。對于班主任工作,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個出色的班主任,首先必須要有“三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一、言傳身教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別注重身教。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孩子的特點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而他們的學習最初多半是從模仿父母和教師開始的。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都是“行為場”的作用。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堅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潔;他的衣服永遠整整齊齊,一絲不茍。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親。正如他自己所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見,父母給子女的影響是多么的深遠。因此,我在家長會上要求學生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率先垂范,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們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我始終認為,環境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賞識教育,并且教育學生對待他人要寬容,學會發掘他人的閃光點,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氛圍。
三、充分理解學生
了解學生,真正理解他們,包容他們的過錯。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了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對于成年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也許是不屑一顧的,但對于孩子卻是他們難以獨立面對和解決的。
作為班主任,我必須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這就要求我去“熱愛”每一個學生,去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更不能一味地縱容他們。
這種寬容,不僅要體現在所謂的好的學生身上,也要體現在所謂的壞的學生身上。其實,每一個學生在我的眼里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出色之處。當然,一個班的學生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某個方面,學生的發展必然因人而異,作為班主任,我要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的優點,或所謂的缺點。我現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別頑皮的男學生,很多學生不愿意跟他交往,科任老師也常向我反映他上課搗蛋。我接手后,每次他犯錯都耐心引導他、鼓勵他,慢慢地他接受了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經過近一個月的轉化教育,他思想紀律上有了進步,學習也更認真了。
四、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
首先,讓學生充分明確班級的目標。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集體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的結合,只有全班學生參與制訂,才是真正的集體目標,學生才能把班集體建設看作與自己休戚相關的事情,他們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地被調動起來,他們的個人目標和班集體的目標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其次,發揮班干部的核心力量。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擁有一個堅強的核心。學生集體能否形成往往取決于能否形成一支為班集體成員所信服、所擁護的班干部和團結在班干部周圍的一批積極分子。有了這個核心才能帶動全班學生去努力實現集體目標。
最后,必須實行班級管理民主化、細致化。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但是,這種細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獨斷專行,還應充分發揮民主。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管理,創造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圍,使學生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管理能力得到增強。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使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
五、傾聽學生的聲音
我始終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規范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染學生,逐步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這樣,當某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就會想找信賴的人——那就是我,一吐為快。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樂,因此,我回從學習和生活的每件實實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關心,與學生真心實意地融通,這樣學生才易于接受、樂于接受。
我認為,要做到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用真誠的心去傾聽學生心中最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