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娟
數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數學的難度相較小學階段有較大提升,需要學生具備數學核心素養,掌握學習數學的良好方法。教師應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充分分析現有的教學現狀,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促進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很難體現數學的趣味性,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通常都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在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上,則采用習題訓練方式,學生大都是機械化地學習。同時,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很難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解決方法,缺少對數學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如此教學方式明顯不再適合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分析教學現狀中的不足之處,采取適合的教學策略,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并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
二、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教學策略,從而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對所學知識鉆研探索。教師應當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并著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同時,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更多時間鉆研數學知識,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在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量的幫助,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通過多種途徑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
(二)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
教師為學生講解數學時,應注重教學方式的合理性,知曉課堂教學質量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影響,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由于初中生正處在身體與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學方式不當,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容易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教學內容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從而在新課標下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采取對應的教學方法,突破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內容,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學習,并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
三、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開展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因素,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感,教師應遵循學生的天性,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師需要重視興趣的作用,突出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進行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并調動學生的情感,通過游戲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本節課程需要學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夠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問題。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后,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游戲,通過游戲的方法提升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問題,之后根據學生的座位順序開展游戲接龍,如針對方程x+2y=20,任意賦予x或y其中一個具體數值,讓學生解答另一個數值,如果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出正確答案,則接龍成功。反之,視為學生游戲失敗,對于失敗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懲罰”,比如讓學生進行表演才藝。如此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組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新課標的背景下促進互動課堂的構建,為學生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
(二)開展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數學的知識較為復雜,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過于抽象,學生在學習時有一定困難。如果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會使得學生很難通過教師的教學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極為不利。教師應當非常清楚數學教學現狀,并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如多媒體教學法,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化。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與學生共同找尋解決方法,使學生感受教師對其關注,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多媒體教學,可促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以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模式,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原本較為抽象困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教師應更加了解多媒體教學法于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并結合適當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例如,在講解《平面圖形的旋轉》時,本節課程需要提高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圖形的旋轉概念,并利用圖形的旋轉進行圖案設計,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觀念。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純地根據教材講解知識,會使得部分學生很難準確理解相關概念,對圖形的旋轉理解不足,無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計劃的順利開展,以多媒體直觀的表達形式,為學生展示圖形旋轉的步驟,使原本抽象的圖像內容具體化,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實現新課標下的有效教學,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功能,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時總結圖形旋轉的規律,提升學生對圖形學習的興趣。
(三)開展生活化教學,將理論聯系實際
數學學科的知識來源于對實際生活的觀察,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大部分學習內容與生活有所關聯,教師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適當開展生活化教學,將理論聯系實際,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對生活的理解,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結合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因此,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標下的高效教學方式之一,需要教師立足于教材,發現生活和數學之間的聯系,將生活元素融人數學課堂之中,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便于學生理解數學問題。另外,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好奇,促進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生活即學習的觀念,從而充分發揮生活大課堂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時,需要學生了解兩個不同三角形的三角分別相等,三邊成比例即為相似三角形。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生活化教學,為學生講解生活中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可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提出問題。如身高1.7米的小張在陽光下的影子為0.5米,同一時刻測得旗桿的影長為6米。則旗桿的高度為多少米?學生根據教師所提供的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答相應問題。通過生活化教學,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相應問題進行思考,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并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和組織作用,可讓學生結合具體問題互相交流,并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以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新課標的實施,為初中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教師應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創新教學方法,關注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需要了解新課標概念,并采用適當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部分活動,如開展游戲化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生活化教學等,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