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春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信息技術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堂進行整合,能夠有效地提升高中數學課堂的效率,并且,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認知,從而促進高中學生素質素養的全面發展.本文從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意義出發,明確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從而探究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整合的基本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思路和方法,促進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策略進行,從而保障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的教學不同于小學和初中,需要切實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確保讓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倘若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所學習到的就是書本上的知識和例題,對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來說并沒有太大好處.因此,為確保教師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整合,優化高中的數學教學,有助于幫學生提高對于信息的處理能力,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1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意義
順應信息時代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整合,不僅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本上所提到的理論知識,并且對于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實踐也能有相當大的影響.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意義具體可以產生以下幾種效果.
1.1 信息技術能夠讓抽象復雜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具體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對學生先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再要求學生進行例題的練習.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所需要做到的,便是將抽象而復雜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因此,教師必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把握,以將課堂中需要用到的理念知識滲透到課堂設計當中的方法來,為學生打造高效的課堂.信息技術能夠為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提供新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技術,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有助于營造積極輕松的課堂氛圍,確保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 在學生學習到橢圓等知識時,可能對橢圓的定義還沒有一定的把握.要想讓學生了解橢圓的定義,就必須要學生通過實踐來自主進行橢圓的繪制.但是即使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能對于橢圓離心率的認知也還不夠明確,因此,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以教師進行幾何畫板的方式或者直接播放動態繪畫過程,讓學生能夠加以理解.并且通過在此過程中橢圓的變化,讓抽象而復雜的橢圓離心率問題變得更加形象具體.也讓我們明白即使是運用信息技術,也不能完全摒棄先前的傳統教學模式,需要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的實踐和信息技術進行結合.
利用信息技術讓數學概念以更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確保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理論知識點,以此來激活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營造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1.2 以實踐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方式有利于研究數學本質
在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更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來對定理進行總結,以此來加固學生對于定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幫助學生更快掌握數學規律,從而形成獨有的數學思考體系.倘若直接向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可能會導致學生所接受的知識較為抽象,不僅難以掌握,而且在理解上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將數學的思考實踐過程與信息技術進行結合,通過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段來拓寬學生進行數學實踐的方法和渠道,在對學生探索的實驗過程進行引導,以此來保證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的探索精神有一定掌握.
例如 在教師向學生教授三角函數時,大部分教師會直接為學生整理出三角函數的圖象及其公式,讓學生在課下加以背誦和記憶.隨后再以引導學生觀察圖象來確保學生對于圖象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對于畫出來的固定靜態的圖象,學生并不能總結出數學的規律,導致三角函數學習效率的下降.也有部分教師以讓學生自行設定取值的方式進行三角函數的繪畫,但是直接在黑板上進行繪畫的方式效率過低,并且所畫出圖象的準確率不高,時間也較長.利用信息技術,如直接運用幾何畫板的“繪制點”,可大大減少繪畫時尋找點的時間,也確保了點位置的準確性,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依據不同的取值情況對函數圖象造成的影響來進行規律的總結.一方面,依據控制變量法的思路,確保學生理解圖象產生的過程;另一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自行進行操作,這樣他們對三角函數的認知也會更加透徹.
2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要切實完成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必須要求教師對教學方式和教學結構進行調整,以正確有效把握信息技術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2.1 在教學方式上的調整
要讓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進行完全整合,高中數學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第一,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科書為主進行教學,學生所獲取到的知識和理解的渠道也就只有教科書.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了解到的信息較為單一.第二,傳統的教學方式僅通過教師的聲音和行動進行教學,學生所理解的知識也只能通過詢問教師和同學.而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可以讓數學知識以更豐富的形象呈現到學生面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素材的收集,能夠告別傳統教學方式的單一.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對全面的授課內容有更加靈活的掌握,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有活力.
例如 在進行幾何概型的教學時,教師不僅應當讓學生結合教材進行理解、領會.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查找和匹配相應的數據,讓學生依照數據進行研究分析,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幾何概型的認知,還能夠讓學生直接進行動手操作,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教學結構上的調整
信息技術已經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以便學生能夠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數學的學習.由此,教師也應當充分對信息技術進行了解,積極對數學課堂的教學結構進行變革,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目的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通過教師對教學結構上的調整和信息技術的運用相互結合來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情景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當中獲取數學知識.
例如 在引導學生學習隨機事件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猜測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解答,以此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研究,來發現相關的數學規律.
3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基本策略
以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意義和在整合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為基礎來提出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整合的基本策略,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幾個基本策略.
3.1 以動態的手法來呈現數學知識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的目的,就是要將書本上的知識以更具體動態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出來.因此,可以以動態手段來呈現數學知識的形式,將信息技術和高中數學進行整合,充分發揮出能夠給學生帶來的在認知構建中的優勢,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直觀的理解.例如,對學生進行旋轉體的教學當中,可以基于學生自主進行簡單實踐的基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出旋轉體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對于旋轉體的認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對于立體模型也是一樣的,為避免學生只能從前面、側面和后面對立體模型進行理解,可以直接讓觀察形成動態的建模過程.
3.2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后的復習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后,學生也可以利用電子產品與教師隨時隨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生對于數學理論當中不明白的部分,也可以向教師進行提問.信息技術打破了學生和教師之間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讓學生能夠及時解決自己的學習障礙.可以運用電子產品進行交流就不需要當面去問教師問題,讓性格比較害羞的學生也能夠大膽向教師進行提問,展開互動.并且學生可以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建立深厚的友誼和展開合作,幫助學生形成堅持不懈的品質.
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上傳播的教學資料或教學視頻來進行學習.一方面,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相應的關鍵詞,就能夠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樣的操作模式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網絡上海量的教學資料和視頻能夠讓學生選擇出更符合自己的學習能力的視頻和資料進行學習.例如:信息技術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基礎課程進行鞏固,這就避免了在教師傳授知識時,學生跟不上進度的情況.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上的提高課程學習.網上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之間產生一定的競爭心理,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3 利用基于信息技術的云課堂教學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讓許多教師效仿,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一名學生提供提前錄制好的課堂視頻,并將其發放到網絡平臺上來讓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教師教學時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并且倘若學生在教學時有不理解的內容還可以繼續觀看視頻,對于學生要考試前進行復習也非常有利.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帶動學習成績較差學生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熱情,從而大大地提高了高中數學教學的學習效率.
例如 在進行三視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好教學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并在教學視頻當中提出作業,讓學生自行進行鉛筆盒三視圖的繪畫.以此來激發出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探究,并且能夠讓學生理解和鞏固課堂的學習內容,為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還可以讓學生自行發表觀看了視頻之后的感想和得到的知識,鼓勵學生之間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討論和研究,教師可以對此進行引導來讓學生自主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4 結語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在數學教學當中,能夠為學生學習數學創造更多的途徑和便利,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重視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以信息技術化的模式為學生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帶來的魅力,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高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2020(01):5-6.
[2]古汝娥.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0:294.
[3]華文全.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5):58.
[4]程誠.基于核心素養探討高中數學的教與學[J].新一代(理論版),2020:80.
[5]孫興平.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