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晨 李喬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資助育人工作得到高度重視,對高校大學生的資助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形成了集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以及各項減免、補貼為一體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進。隨著“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提出,無疑是為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針對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進行全員、全程、全方位創新改革,切實解決大學生的困難,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道德品質的全面養成,落實資助育人工作。
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是對高校困難大學生進行經濟補助、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三全育人”視域下凸顯了資助育人工作中的育人理念,使資助育人工作不再局限于解決大學生經濟困難,更加注重對大學生的精神培養、能力培養。“三全育人”理念指明了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育人方向,使高校能夠對困難大學生進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
育人理念重資助輕育人。在傳統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高校往往注重幫扶大學生的經濟困難,給予大學生物質資金補助,而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夠重視。
育人主體單一。目前,在高校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大部分是輔導員參與資助育人工作,主體過于單一。
育人方法單調。現階段,部分高校對大學生育人理念的落實體現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上,方法較單一,對大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精神滿足等方面缺乏相關育人方法。
全員育人。“三全育人”視域下開展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要求全員參與,齊心協力,共同完成資助育人工作,組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協同組織,落實全員育人理念。在學校方面,學校統籌校內可利用的一切資源,將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包含領導者、行政人員、后勤人員等非專職教師人員發展為育人主體,組建大學生資助育人部門,進行大學生資助育人管理工作,整合全部資源投入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中,充分發揮學校優勢。例如,設置勤工儉學崗位,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大學生參與校園建設活動,進行植樹種草或打掃食堂、宿舍樓道等公益勞動工作,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家庭方面,教師提高家校互動交流頻率,切實了解受資助大學生的家庭情況,建立起學校與家庭溝通的橋梁,并在節日、寒暑假等到受資助大學生的家中走訪慰問,與家長聊一聊大學生的在校表現;幫助大學生解決家庭部分困難,從而使大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并能利用課余時間充實自己,提高綜合素質。此外,針對受資助的大學生創建家校聯系群,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對沒有相關設備的家庭進行提前補助,令學生家長能夠實時了解大學生在校情況。在社會方面,學校加強校企合作,適當開展實習,受資助的大學生可前往相關企業進行實習,在豐富大學生實踐經驗的同時,又讓大學生了解到愛心事業的偉大,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全程育人。“三全育人”視域下開展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不僅要全員參與、全員支持育人工作,還要全程跟隨、監督育人工作開展,對大學生在校全時期進行育人工作的重點進行突破。為避免大學生因承擔不起學費而選擇不入學,丟失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在大學生入學前,學校加強對國家支持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相關政策的宣傳,寄送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附贈家庭經濟困難調查表,將一系列政策指標、相關規定、管理條例等寫明白,令家長充分了解學校對困難大學生的幫扶力度。大學生在新生報到時,高校開通“綠色通道”,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提供免費教材、日常生活用品、超市購物券、文具店購物券等物質資助,并開展新生座談會,與大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呵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關心大學生之余更要注重培養大學生自立自強的精神,落實資助育人工作。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校每學期頒發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生活補助等,實行書費學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支持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進行日常生活物質資源幫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對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具體措施、方法。并定期開展誠信教育主題研討會,培養大學生誠實、自信的精神品質。在大學生畢業時,學校可以提供就業保障服務,為大學生開通就業“綠色通道”,積極引薦大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工作,對大學生進行專業就業指導。學校還會為沒找到合適工作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進行就業幫扶,發放求職以及創業補貼,切實保證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實用性、長期有效性。
圖據網絡。
全方位育人。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進行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要求學校秉承全方位育人理念,多種育人幫扶方法齊行,凸顯育人職能,除物質資源幫扶外,關注并解決大學生學習、生活、成長各方面的困難。學校可以開創多元化精準資助育人方法,進行大學生物質需求、精神需求雙滿足的資助方式,不斷創新實踐,并對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實施精神品質培養、專業能力提升的全方位幫扶措施。在滿足大學生物質需求、精神需求方面,學校首先保證各項助學金、助學貸款等補助都正常發放,保證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日常生活物質需求。此外,還要對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的專業技能、生活技能、人生規劃進行全方位指導,定期進行心理輔導,確保大學生健康成長。如今,在對大學生精神品質培養、專業能力提升方面,高校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大學生育人方向,建立心理咨詢室,定期開展自信、自強、誠信、感恩等主題講座,邀請困難大學生參加,培養大學生學會感恩,樹立自信心,養成誠實守信的好品質,關注大學生在成長路上養成良好的精神品質。另外,學校建立專門服務于困難大學生的專業證書輔導機構,合理統籌校園資源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總之,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是一項漫長、復雜卻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三全育人”理念為其指明了育人方向,解決了傳統資助育人工作中重資助輕育人、育人主體單一、育人方法單調的問題。對此,高校在開展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時要進行全員育人,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對學生從入校到畢業進行全程育人,滿足大學生物質需求、精神需求,進行全方位育人,培養大學生良好思想道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