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巧聰,羅秀娟,詹華玉,沈雪華,林麗云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七醫院,福建 南平 353000)
靜脈輸液作為護士最重要的基礎性操作之一,在臨床治療或急救中意義重大[1-3]。我院是聯勤保障部隊醫院,軍隊護士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面對全方位、全天候、傷情復雜、形勢嚴峻的現代戰爭,軍隊護士及時準確的靜脈輸液操作可極大地提高戰救水平,提高部隊戰斗能力[4-6]。但因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還原戰爭環境,軍隊護士無法真實感受到面對戰爭的壓力和緊迫性,輸液成功率不高。基于此,臨床專家將目光轉向了沉浸式教學模式,即利用現代技術為軍隊護士營造一個逼真的戰爭環境,軍隊護士可在此環境進行互動練習,從而提高其操作技術及心理承受能力等[7-8]。但目前沉浸式教學模式相關的研究報道較少,其能否在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凸顯價值,尚需進一步驗證。本研究將沉浸式教學應用在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旨在驗證其應用價值,以期為提升戰救水平提供支撐。
所有軍隊護士均明確本研究的內容、目的及過程,并且自愿參加。于2021 年10 月—2022 年4 月選擇我院42 名軍隊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分層抽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1 名)和干預組(21 名)。對照組女性17 名,男性4 名;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26.25±2.46)歲;文化程度:大專11 名,本科10 名;職稱:護士5 名,護師13 名,主管護師3 名。干預組女性19 名,男性2名;年齡20~37 歲,平均年齡(26.31±2.52)歲;文化程度:大專9名,本科12 名;職稱:護士4 名,護師12 名,主管護師5 名。兩組護士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職稱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所有護士均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基礎護理學》作為教材。為減少研究變量,所有護士均由同一位教師進行授課,授課時間、內容、重點和難點以及操作時間等均保持一致。每次課程共計2 個學時,每個學時45 分鐘,持續干預4 個學時。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理論學習:首先,教師利用1 個學時講授靜脈輸液的理論知識,其中包括靜脈輸液的目的、作用、原因及原則,輸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有哪些輸液反應及如何處理等;其次,播放影片,講解戰爭背景及準確輸液的重要性等。(2)操作學習與演練:本階段占用1 個學時。教師在模型上進行靜脈輸液操作演示并提出要點,然后給予護士一個學時在模型上練習,在練習時教師關注護士輸液操作的規范性并及時糾正;模型練習后,護士分組進行真人練習,教師在旁進行指導;護士在練習時,注意操作的流暢性、準確性及完整性。(3)成績匯報:利用2個學時完成。第一個學時護士各自闡述在此次學習中的感受、感想和看法;第二個學時教師公布護士成績,并進行總結。
1.2.2 干預組 干預組采取沉浸式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理論學習:同對照組。(2)操作學習與演練:同對照組。(3)情景練習:本階段練習占用1 個學時。上課前,講述沉浸式練習的意義、作用及步驟。課堂上教師講述戰爭情況,并搖擺震蕩桌椅,使用多媒體聲光室(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系統投影播放視頻,增加周圍環境的聲音、光線、氣象等感官刺激,如火炮聲、叫喊聲、風聲以及氣象變化等不確定因素),讓護士有置身真實戰場救援環境的感受。護士在此環境下分成小組進行靜脈輸液配合操作練習,同時教師在旁觀察和評估。觀察時,除了關注護士操作的準確性,還關注護士之間的配合、準確表達及現場應變能力。(4)成績匯報:除僅用一個學時完成之外,其他內容同對照組。
(1)理論與操作成績: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對兩組護士進行靜脈輸液理論與操作考試。理論考試內容包括靜脈輸液的原理原則、適應證、血管選擇、輸液故障及輸液反應等。操作考試按照我院規定的操作標準進行評分。理論與操作考試成績總分均為100 分,兩組操作考試均由同一位教師進行。(2)模擬體驗感:干預后,采取模擬體驗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Simulation Experience,SSE)進行評估[9]。SSE 包含臨床學習、匯報及反思、臨床推理及評判性思維3 個維度,總計18 道題目,每道題目根據選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及“非常同意”分別計1~5 分。分數高低與護士體驗感強度成正比。(3)教學效果:于干預后采取由胡雁等編寫的調查表進行評估。調查表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學習興趣、語言表述能力、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分析能力6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5 分。評分越高說明教學效果越好。
本研究采用SPSS 23.0 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 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用(%)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護士理論與操作成績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護士理論與操作成績均提高,兩組理論成績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干預組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理論與操作成績對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es(±s,score)
表1 兩組護士理論與操作成績對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es(±s,score)
組別 操作成績理論成績干預前90.25±5.13 91.08±5.23 0.519 0.607干預后 干預后干預前對照組干預組t P 84.54±5.09 84.47±4.88 0.045 0.964 72.45±4.56 73.28±4.60 0.587 0.560 80.09±5.01 89.21±4.76 6.048<0.001
干預后,兩組護士匯報及反思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士臨床學習、臨床推理及評判性思維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模擬體驗感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experi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es(±s,score)
組別 臨床推理及評判性思維臨床學習匯報及反思對照組干預組t P 4.50±0.37 4.74±0.39 2.046 0.048 4.35±0.22 4.36±0.25 0.138 0.891 4.29±0.34 4.75±0.30 4.649<0.001
干預后,干預組護士各項教學效果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士教學效果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each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es(±s,score)
表3 兩組護士教學效果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each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es(±s,score)
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述能力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組別 綜合分析能力學習興趣對照組干預組t P 4.28±0.64 4.78±0.42 2.993 0.003 4.34±0.63 4.80±0.45 2.723 0.010 4.32±0.66 4.80±0.46 2.734 0.010 4.39±0.67 4.78±0.45 2.214 0.034 3.98±0.76 4.45±0.58 2.253 0.030 4.12±0.81 4.59±0.56 2.187 0.035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基礎操作之一,快速準確的操作不僅會減輕患者痛苦、獲得患者信任,還能在搶救時爭取黃金時間、提高救治水平[10-12]。軍隊護士是戰爭后勤醫療保障成員之一,其精準的靜脈輸液操作更為重要。由于現代戰爭環境十分復雜,不僅要面臨炮火、槍聲、呼救聲及打斗等,還要應對很多突發狀況,影響護士判斷及應變力,給護士造成極大的壓力,進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操作難度[13-15]。而目前傳統教學模式沒有模擬真實情景,護士不能完全投入,進而影響其在戰救時發揮正常水平[16-17]。沉浸式教學模式通過營造逼真、虛擬的戰救環境,可使護士身臨其境,增強體驗感,激發學習積極性[18-20]。但目前關于其在護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較少,其能否在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取得突出成績,尚需進一步驗證。本研究將沉浸式教學應用于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旨在驗證其應用價值,以期為提高戰救水平提供理論支持。
本研究數據顯示,干預后,兩組護士理論與操作成績均提高,且干預組護士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沉浸式教學在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應用,有利于提高護士操作技能。究其原因,可能與沉浸式教學重視技能訓練和操作程序訓練,護士在反復的練習中可以發現自身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有關。另外,沉浸式練習具有真實操作體驗感,通過頻繁的練習可增加護士練習的熟練度。
本研究數據顯示,干預后,干預組護士臨床學習、臨床推理及評判性思維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沉浸式教學在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應用,有助于提高其臨床學習與臨床推理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增強模擬體驗感。分析原因可能是,沉浸式教學可為護士提供一個逼真的戰救環境,促使其積極投入虛擬學習環境中,認真思考每一個操作步驟,不斷對現場進行評估和推理,不僅有助于激發護士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其推理判斷及操作能力。
本研究數據顯示,干預后,干預組護士各項教學效果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沉浸式教學在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應用,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沉浸式教學可為護士營造一個真實且生動的學習環境,護士身臨其境地操作不僅可以增強記憶,還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其主動學習。另外,在沉浸式教學中,在逼真的戰爭環境中,護生需要準確表達觀點、綜合分析問題并默契配合,從而培養了其團隊協作、積極思考、分析并解決問題能力,進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沉浸式教學應用于軍隊護士靜脈輸液技術培訓中,提高了護士操作能力,增強了其模擬體驗感,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如樣本量較小,在進行統計學分析時,可能使試驗結果出現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