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
(武夷山職業學院 福建南平 354300)
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積極性,提高體育舞蹈的整體教學質量。但是從實際來看,高校體育舞蹈分層教學法應用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不夠重視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等,不利于充分發揮分層教學法的優勢作用。需要加強高校體育舞蹈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研究,立足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實際情況,從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課程分層、教學分層等方面入手,實現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合理應用[1]。
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等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著名教育學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有效掌握教學內容;同時提倡不同學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采取分層教學方法,在增強不同層次學生學習信心的同時,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由于每位學生的體育舞蹈基礎、學習態度與能力等都存在差異,因此,在對相同內容進行學習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實際教學時,教師應用分層教學法,需要對每位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情況和需求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與了解,然后分層次對學生進行體育舞蹈教學與指導,提高各層次學生參與體育舞蹈學習的興趣,進而取得更好的體育舞蹈教學效果。
以往高校教師對學生開展體育舞蹈教學,大多采用相同方式對學生進行統一教學與動作指導,這種無差別教學模式無法保障實際教學成效。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可以從學生角度入手,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使課堂展示的教學內容和采用的教學方法更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后在實現體育舞蹈教學模式創新升級中,促進設定的教學目標更好地達成[2]。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對體育舞蹈教學也提出了新要求,特別是在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上,積極引入分層教學法,可以指導教師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需求,然后對各層次學生實施針對性的體育舞蹈教學,既能夠促進每位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又能夠提升高校體育舞蹈的整體教學效果。
現階段,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應用分層教學法還存在以下問題。
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時,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為后續差異化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結合實際發現,學生分層還不夠科學,主要表現在分層時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育舞蹈基礎、實際學習能力等基本情況,只是采用隨機方式將學生分成2 個及以上小組,無法提高體育舞蹈分層教學的適應性,最終的體育舞蹈教學效果也不能得到保障。
只有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下,高校體育舞蹈分層教學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然而實際操作中卻出現分層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的情況,具體表現為設置的教學目標沒有考慮各層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教學目標設置多集中于體育舞蹈技能掌握上、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學生素養的培養較為忽略,不能促進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體育舞蹈學習取得進步。
高校體育舞蹈類型很多,要讓各層次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需要合理安排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舞蹈教學內容。然而從實際來看,體育舞蹈分層教學課程內容安排還不恰當,主要表現為安排課程內容時沒有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課程內容設置沒有將基礎理論知識、體育舞蹈動作技能訓練掌握等相結合,容易出現教學內容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綜合發展需求的問題,所設定的分層教學目標也無法順利達成[3]。
教授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體育舞蹈時,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和相應的動作技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針對性。但實際操作中,教師在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體育舞蹈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手段不夠科學靈活,尤其是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方面,還要結合實際進行優化改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需求。
要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舞蹈基本技巧與動作,能夠根據練習結果進行高層次的表演,還要結合各層次學生體育舞蹈學習狀況,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訓練表演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體育舞蹈技能。但當前高校教師為不同層次學生組織開展的體育舞蹈訓練表演活動還比較少,學生刻苦鍛煉后缺乏相應舞臺表演展示的機會,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保障體育舞蹈教學取得理想效果。
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要重視分層教學評價工作。但是實際教學中,教師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如何開展體育舞蹈分層教學上,對教學評價工作較為忽略,大多采用傳統方式進行統一評價,沒有根據學生劃分的不同層次進行教與學的綜合性評價工作,最終所得評價結果不能反映不同層次學生的真實體育舞蹈學習狀況。
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時,首先需要教師對教學對象進行科學分層,為后續分層體育舞蹈教學的實施奠定良好基礎。相關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教師可以先對班級學生觀察一段時間,組織學生參加體能測試,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個性特點、學習態度、身體素質等情況。然后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將班級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為基礎組,該組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實際學習能力較弱,身體素質較差;B層次為提高組,該組學生基礎知識較為扎實、學習較為自覺、身體素質也較好;C層次為競賽組,該組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學習能力強,身體素質好。(2)在完成學生初步分層后,要避免分層對學生情緒和自尊產生不良影響,教師要及時與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各層次學生都了解教師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時采用的分層教學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并在分類教學指導中,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取得進步。另外,為了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對其實施動態管理,在每次成績檢驗結束后,根據每位學生取得的成績和平時學習表現進行重新分組。這樣既能夠照顧到每位學生的情緒,又能夠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4]。
在完成學生科學分層以后,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為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提供科學指導。相關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體育舞蹈教學要求。在不同的教學目標制定之前,高校教師可以先分析新時期的體育舞蹈教學要求。如通過體育舞蹈教學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理論基礎知識,通過體育舞蹈教學促使學生掌握基本技巧和動作,通過體育舞蹈教學發展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等。然后以此為基礎,對不同層次學生通過體育舞蹈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進行確定。(2)制定不同教學目標。由于A 層次學生無論是知識基礎,還是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弱,因此對該層次學生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時,可以適當降低學習目標,將重點放在豐富學生體育舞蹈基礎知識和鍛煉學生體育舞蹈基本動作上。B層次學生雖然具備較好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學習能力,不過在面對復雜和強度較高的體育舞蹈項目時,也會表現出力不從心,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健全基礎知識結構、掌握基本體育舞蹈技術動作和能夠順暢地表演。C層次學生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都比較好,在開展體育舞蹈學習時,目標可以設置得較高,即在達到A、B層次學生學習要求的同時,高質量地呈現表演和進行其他項目的學習。(3)保持目標優化協調。在科學設置不同教學目標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體育舞蹈學習時間和取得的效果,對不同教學目標進行科學調整,使之更加貼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在完成學生分層和教學目標分層工作后,需要對體育舞蹈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需求,促進所設置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相關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加強教學內容研究分析。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類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大學體育舞蹈主要學習的是拉丁舞和摩登舞,前者包含倫巴、恰恰、斗牛等舞種,后者包括華爾茲、探戈、快步等舞種。教師要想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就要對這些舞種包含的知識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與分析,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選擇和合理運用。(2)教學內容科學合理設置。在有效把握體育舞蹈教學內容以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基本情況、確定的目標等,對體育舞蹈教學內容進行設置。對于A 層次的學生來說,體育舞蹈教學內容設置要將重點放在基礎知識和動作技術上,通過科學控制兩項內容的比例,使該層次學生學習體育舞蹈更為容易,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會更熱情地投入。對于B 層次學生來說,可以適當增加教學內容難度,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偏向體育舞蹈技術動作,使學生學習以后可以順暢地表現出來。對于C層次學生,教學內容除了要包含書本基礎知識、動作技術等以外,還應涵蓋舞臺表演、自主學習體育舞蹈項目等方面,使學生在不斷深入學習和持續挑戰中,實現自身體育舞蹈學習能力和表現水平的同步提升[5]。
教師在面對不同層次學生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時,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積極、主動性,同步提高體育舞蹈教學效率與質量。相應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現代教學方法靈活選用。在面對A 層次學生時,教師在教授學生體育舞蹈基礎知識和技術動作時,為激發該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可以圍繞教學內容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將課堂教學體育舞蹈內容直觀生動地展現出來,加深該層次學生對其的認識與理解。在面對B 層次學生時,考慮到該層次學生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好,實際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問題探究等教學方式,為該層次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創造更多空間,在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體育舞蹈技術動作。在面對C 層次學生時,教師除了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究的空間以外,還可以利用現代教學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體育舞蹈表演視頻,組織該層次學生進行舞臺表演實踐訓練,學生通過學習后,體育舞蹈技術能力和表演水平可以得到提升。(2)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隨著信息網絡技術不斷發展,教師也越來越多地依托線上平臺開展體育舞蹈教學,將線上平臺有效融入體育舞蹈分層教學中,可以使各層次學生學習變得更加自由靈活,整體體育舞蹈教學實效性也能得到提高。高校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情況,開發和制定與之相對應的網絡學習課程,引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甚至支持不同層次學生在完成對應課程學習以后,對其他課程也進行自由選擇與有效學習。在教師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線上體育舞蹈課程學習情況后,圍繞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線下體育舞蹈教學中一一解決。圍繞學習內容組織開展技術動作訓練和指導活動,使學生掌握更多有關體育舞蹈的技術動作,實現知識與技術協調發展。
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相關體育舞蹈技術動作并順暢表演,是實際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開展體育舞蹈教學時,重視學生的體育舞蹈技術動作訓練,鍛煉學生的實際舞臺表演能力,通過定期組織相應活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踐體驗需求。相應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開展小組對抗比賽。為吸引各層次學生積極踴躍參與體育舞蹈訓練活動,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和對抗比賽。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教學體育舞蹈項目及內容進行學習訓練,然后在同層次中進行訓練效果檢驗比賽,贏得勝利的學生再與其他層次學生進行比拼,這樣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發現自身體育舞蹈學習存在的不足,并在比拼中相互學習、有效彌補,使不同層次學生在參與對抗比賽后,自身體育舞蹈技術動作都變得更加標準。(2)舉辦校園文化活動。在引導不同層次學生對不同體育舞蹈項目進行學習和訓練后,可以圍繞這些體育舞蹈項目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讓各層次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參與和表演。在此過程中,除了可以對學生體育舞蹈審美鑒賞能力進行培養外,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體育舞蹈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魅力,后續教師開展體育舞蹈分層教學時,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變得更高[6]。
教師要有效把握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取得的效果,需要高度重視體育舞蹈分層教學評價工作。相應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健全分層教學評價體系。在圍繞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情況開展分層教學評價工作時,需要教師對分層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健全完善。可以將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成果和教師開展的不同層次的體育舞蹈教學相結合,實現對體育舞蹈分層教學的綜合性評價,有效發現學生學和教師教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針對性地解決奠定良好的基礎。(2)明確分層教學評價指標。在不同層次學生體育舞蹈學習效果評價指標方面,可以從學生學習態度、布置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二級評價指標。在教師開展體育舞蹈分層教學評價方面,可以從分層教學目標設定、分層教學內容設置、分層教學采用方法等層面入手,對一、二級評價指標進行確定。通過對這些評價指標進行科學合理賦值,根據評價所得結果全面綜合反映學生學和教師教的情況。(3)有效運用分層評價結果。針對得到的分層教學評價結果,教師要圍繞學生學和教師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在后續教學中采用對應的措施進行優化改進,使分層教學法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與發展,以提升教學水平與質量。
以上是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分層教學法應用的探究。體育舞蹈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培養學生體育興趣、鍛煉學生身體機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并在對學生的體育舞蹈學習基本情況和實際需求進行全面了解后,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使不同層次學生能更加簡單、高效地學習體育舞蹈。同時,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給予不同層次學生相應的體育舞蹈訓練指導,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和深入,最終學生的體育舞蹈基礎知識水平、動作技術水平、表演水平等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