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磊 時誠 郭尚來 | 山東省新泰市平陽小學(集團)
新泰市平陽小學(集團)坐落于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平陽城——新泰市,集團成立于2021年12月,現有教師470人,在校生8700余人。自成立以來,集團黨委始終秉承“辦好家門口的優質學校”這一理念,團結帶領集團教職員工銳意進取,奮楫篤行,創新構建“四層五統”集團化辦學治理體系,優化運行效能,凝聚向心動力,統籌管理,黨員領航,推進集團各校規范發展、融合發展、特色發展,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提升,目前,形成了以平陽小學為核心校,濱湖小學、平陽實驗學校、平陽實驗幼兒園、濱湖幼兒園為成員校的“一校五區”集團化辦學模式。
深化“四層”治理。集團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明確平陽小學黨委為集團黨委,成立理事會,下設秘書處,與黨建辦合署辦公;成立學生成長、教師發展、課程與教學、質量評價四個中心,統籌落實集團全面工作,使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建立事務會商制度,商討出臺制度26項;建立集團黨委會、理事會、校長辦公會或行政辦公會、各校區級部處室會會議制度,落實黨委決策、理事會商討、校務會落實的工作決策和執行機制。

優化“五統”運行。統籌人力資源,集團統籌干部、教師調配及聘任,2023年4月22日集團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各校區基礎崗位配置,解決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全集團任課教師課時量全部達標;實施定期交流機制,本學年在年度聘任中調劑56人次,實現集團內部人員流動常態化;統籌干部培養、集團干部內部交流、青年人才掛職鍛煉,促進了人才梯隊建設,達到了優質人力資源共享。
統一規范辦學,強化集團引導,落實教育科研、質量監控、統籌招生等重點工作,夯實管理基礎。統享教育資源,“名校+集團化”辦學是新泰市教育實施優質均衡教育的 “先手棋”,一子落而滿盤活。與辦好一所學校不同,集團化辦學追求的是各校均衡、高位均衡。一年的時間,在以平陽小學為核心校的帶動下,讓濱湖小學、平陽實驗學校、平陽實驗幼兒園、濱湖幼兒園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這與教育資源的統籌調配是密不可分的。集團推動雙創平臺建設與應用,打造全景智慧化教室;完成濱湖小學運動場地建設,使多年未能解決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順利實現平陽小學集團濱湖園招生,形成“一校五區(園)”集團化新格局。
統攬教學科研,以項目化管理實施、大教研組教研助推、教研成果推介引領、平陽講壇宣講激勵、青藍工程培養助力等方式推動教育科研向“專、廣、深、強”四維發展。集團開展“周周清”,累計實行82周;表彰優秀管理團隊、學科教研團隊、班級管理團隊22個;幼小銜接卓有成效,開展銜接活動21次。統領評估獎勵,制定校區辦學水平評估辦法,落實年度評估并向社會公示;集團實行全員考核,統一制定教師發展性評價細則,為評優樹先、職稱評聘、分級聘任、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據。
強化“三支”隊伍。用強干部隊伍,集團實行理事長負責制,對各校校長進行年終績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交流輪崗,助推各校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實施中層干部專項評價,落實部門管理“月月清”、工作績效學期評,管理業績與個人教學業績掛鉤,根據評價結果動態調整,實現集團中層干部的良性流動。用好教師隊伍,發揮“領頭雁”的示范、引領、輻射功能,提倡“人人上好每堂課”,提升“骨干雁”,引領“青年雁”,培養“奉獻雁”“團結雁”;開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師徒結對”活動,帶動各學科教師師徒結對,提高青年教師業務水平;成功總結和推廣于圣華作文教學法、孟繼彥“四層三向”數學教學法、岳公靜整本書閱讀教學法、李明振“六位一體”數學思維訓練法,構建高效課堂,拓寬教師成長路徑。用活班主任隊伍,細化完善班主任考核辦法,落實家班融合、班班融合新機制,定期舉辦班主任節,組織開展優秀班主任評選,推樹模范班主任典型,宣傳報道班主任優秀成果,凝聚班主任團隊力量,打造和諧幸福班主任隊伍。
立書記引領項目。黨委書記以身作則,抓實基層黨建突破項目,推進了平陽實驗學校改制和濱湖小學運動場地基礎建設,規劃了平陽小學體育館項目,推動了雙創平臺建設與應用,加快了平陽實驗幼兒園、濱湖園、華頌園、城開園提升、籌建工作,引領帶動理事會成員建立切合實際的專業項目,校區行政分工和集團項目管理相融合,分級實施,全面發展。
強教師發展項目。推進雁陣工程、青藍工程、創新教法工程實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搭建三環教研、微研討、平陽講壇平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嘗試建立集團化辦學評估體系,評估和檢驗集團化辦學成果,全面了解集團化辦學中的困難,及時調整集團化辦學策略,助力集團化辦學科學優質發展,集團依托山東省教育改革課題研究,探索構建區域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體系以促進集團化辦學可持續發展為導向,聚焦“質量·成效·特色”,形成6個考核指標、10個關鍵指標和25個觀測點。基于督導評估中的應用反饋,集團將通過動態調整指標、增加部分指標、細化和量化指標,不斷更新與完善指標體系;廣泛開展各類文體藝術活動,倡樹價值體現,提升職業幸福感。
重學生成長項目。堅持“品質、習慣、積累、興趣、全面”的學生發展目標,構建6大主題、66項子課程的多元課程體系;推動大閱讀,三校區共有1258名學生、167名教師推介微視頻,編撰系列讀本《幸福的種子》;鼓勵大社團,強化常規課程,創新特色課程,其中扎染課程獲省優秀課程展示二等獎,10余名同學在全國人工智能大賽中獲獎;打造集團“大視域”下的德育體系,立足集團內外資源進行德育工作的整合優化,構建內容豐富、學段遞進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滿足學生成長需求;推動家校互動,率先開展家長駐校工作;探索家班融合,讓家長走進課堂;關注藝體達標,規范常規訓練,組織校區抽測,推動體質水平和藝術素養大幅提升;落實多元評價,綜合和單項相結合、年度和日常相結合,尊重個性發展,關注過程呈現。
組織領航提效。集團黨委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每周黨委會進行理論中心組學習,學政治站位、黨規黨紀、廉政建設、警示教育等,提高政治素養。開展“六看六問”作風整頓活動,創新“三層九線”式推進,互相查擺問題,引領共同進步。
黨員領航提質。常態引領,黨員帶頭上公開課,參與“平陽講壇”、課題研究,爭做課堂先鋒、教學標兵,引領教師人人上好每節課;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全員參與黨員先鋒執勤“護學崗”,開展“黨員領航”義務送教,服務師生家長,樹立先鋒形象。
模范領航提能。集團每年度開展“模范標兵”評選活動,在集團中評選道德模范、孝善模范、教學模范、智慧模范等各級各類模范標兵,按照自主申報、公開演講、業績評審等流程,逐級推選出平陽模范標兵,建立向上級推選評優樹先人才庫,適時召開大會予以表揚獎勵,營造良性競爭的濃厚氛圍。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瞻望明天,平陽小學集團傳承新泰基因,發揚平陽精神,以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集團為目標,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深化改革創新,強化內涵特色,努力推動集團發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