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甘溝中學 黨彩玲
課堂提問對初中英語教學的開展具有一系列的積極影響,能夠承上啟下、促進思考、溫故知新、激發活力、培育素養,是改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質的有效途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合理運用課堂提問技巧,利用開放性、多樣性、生活化問題營造溫馨有趣的英語教學氛圍,調動學生思維活躍性,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本文探討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以及比較常見的問題類型,并提出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僅供參考和借鑒。
英語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較少,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不深。在英語教學改革背景下,教師需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基于學生興趣點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科學運用課堂提問技巧,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思維活力,促使學生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英語知識,準確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良好的英語應用環境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吸收速度,增強語感,從而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初中英語教材中知識點的設計遵循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原則,教師在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喚醒學生的記憶,溫習舊知識點的同時,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內化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涉及一些重點難點知識,不易于學生理解,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若能在英語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加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以此培養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夠引導學生揭示英語語言規律,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也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教師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促使學生不斷加深對英語知識的思考程度,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形成寶貴的知識財富。與此同時,教師面向不同學生提出針對性的問題,打破了教條主義的局限性,起到了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作用。經過長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都得以拓寬,將英語學習視為提高自身知識能力水平的有效方式,積極探索英語知識內涵,在英語學習中有所收獲。
英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密切,在課堂上合理設置問題,能夠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展開回憶,幫助學生溫習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把握問題共性,突破知識難點。此過程有利于溫習舊知識點,認識新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有效預習,使其了解將要學習的重難點部分,以課堂提問的形式使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或是帶著問題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此舉有利于英語教學的延伸,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效。
課堂提問可以激發英語課堂活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初中階段的學習是打基礎的階段,此階段要切實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利用生活情境將知識點貫徹其中,提出多種多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對英語教學活動表現出無窮的參與熱情,能夠在英語課堂上暢所欲言,表達真實想法。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優化初中英語教學方案,體現對學生的充分尊重,贏得學生的好感和信任。學生則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提問環節中,認真聽取教師的建議,朝著成為更加優秀的個體方向奮發前進。
核心素養背景下,培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提問環節,創設特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涵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徹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課堂提問是教師持續獲取教學信息的有效舉措,通過學生給出的答案,能夠體現其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準確地判斷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綜合水平,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適時拓展課堂學習內容,有利于實現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課堂導入環節是教師導入新知識、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有效的教學導入方法是設計大量關于本節英語課教學內容的問題,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導入型問題應運而生。一般來說,導入型問題包含多個方面,有些問題憑借學生現有知識儲備能夠獨立解決,有些則需要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新知識,利用新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堅定自主探究英語知識的信念。但在此過程中,要避免打消學生興趣,問題難度要適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對學生主動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英語是與漢語截然不同的語言,不單單體現在語音、語義、語法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更是加大語言溝通障礙,從而影響學習效果,由于初中生的語言掌握不牢,所以課堂教學難度大。為了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教師需要設計解惑性問題,解決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難題,攻克英語教學重難點知識,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解惑性問題的設計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需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及學生反饋的信息,科學設計解惑性問題。此外,若讓學生自主設計相關問題,會使學生的自我定位更加準確,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所謂小結性問題,顧名思義指某個階段的英語教學任務完成以后,教師對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和概括,設計一些能夠體現近期新學知識及各知識點間關聯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這類問題經常在課堂教學的最后階段或是復習課上應用,對于鞏固學生知識基礎、引起學生反思有所助益。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明確小結性問題貴精不貴多,旨在打破學生對英語教學的固有印象,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減負增效。另外,小結性問題要對初中英語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加深學生的思考,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發揮課堂提問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積極作用。
學生是否對英語學習持有濃厚興趣,會對教學效率產生直觀影響,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前提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實現這一理念就要選取符合學生興趣點、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問題,這無疑對那些習慣于照本宣科的教師是一個巨大考驗。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教師應該注重營造開放式的、趣味性的英語課堂氛圍,利用豐富的形式呈現問題,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相互討論、大膽表達,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環境。
教師可以拋出關于現實生活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他們的真實經歷,拉近英語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英語知識的應用途徑及學習價值,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之中。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單元教學為例,教師依次提問:“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并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常用交通工具的圖片,讓學生用英語回答不同交通工具的特點,增強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目標發生了變化,不同教學內容對應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也會有明顯差異。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緊密圍繞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設計問題,科學設置問題難易程度,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以此真正達成初中英語教學目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進行分層,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與其知識能力水平相契合的問題,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對英語學習保持高度熱情,在英語知識中獲益良多。
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A、B、C 三個小組,分別對應英語基礎好、綜合能力強;英語基礎較好、知識應用能力一般;英語基礎薄弱、知識應用能力較弱的三類學生,設計開放探究類、綜合應用類、基礎類問題,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采取相應的訓練和教學手段,從而為其打好語言學習基礎。
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多能夠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學生的思維無法被充分調動起來,難以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英語知識基礎不牢固,日后學習英語面臨更多難題。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在課堂上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基于自身對英語知識和英語文化的理解表達所思所想,利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打破學生的思維束縛,提升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教師可以設置辯論話題,要求學生針對“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minates rather than facilitates people’s lives”展開辯論,思索信息技術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辯論,圍繞對方觀點不斷拋出論據,同時駁回對方觀點。此舉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新課標反復強調了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要加強互動,課堂提問恰恰是打造互動式課堂的可行方式,能夠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和學生所處位置,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但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對教師普遍抱有畏懼心理,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時思維陷入停滯,平時會的知識也難以有效調動,主要原因在于學生過于緊張,或是擔心回答錯誤受到他人嘲笑。對此,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話,提出的問題更要具有探討價值,師生共同討論,不斷提出新想法、新觀點,以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改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與此同時,討論式的問題還能讓學生站在不同角度考慮問題,不但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觀點和思路,而且學生的生活閱歷會更加豐富,增強合作與創新的意識。例如,教師可以提出這一問題“How can we protect wild animals?”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分享保護野生動物的若干建議,在互動交流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初中生的自尊心較強,受到教師批評時往往一蹶不振,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因此,教師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名學生,只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言之有物,就應予以肯定和表揚,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即便學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符,教師也不能一味指責學生,而應該立足于學生角度,思考學生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答案,耐心指導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思考方向的偏差,幫助學生改正思維習慣,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
教師需要使用鼓勵性的話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回答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始終保持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盡量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做到鼓勵和指導雙管齊下,發揮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使參與課堂提問環節、積極回答問題成為一項賞心樂事。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課堂提問技巧,包括設置生活化、層次性、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提高英語課堂的生動性、開放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查漏補缺,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從而實現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